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以詩證史,歎南洋

傳統詩詞抒寫真情和優美意境外,又素有紀事之功效,所以有“以詩證史”之說。民國優秀詩人楊圻《江山萬裡樓詩詞鈔》即多存史料,堪稱詩史。楊圻不但極富才華,而且深懷愛國憂民之忱,其感歎南洋數百年史事的長詩《哀南溟》,極具史料價值,讀來甚是感人。

原文 :《以詩證史歎南洋》

作者 |山西省社科院 馬鬥全

圖片 |網絡

楊圻(1875~1941),初名朝慶,更名鑒瑩,後名圻,字雲史,號野王,江蘇常熟人,李鴻章孫婿。二十一歲時以秀才為詹事府主簿,二十七歲為戶部郎中,又官郵傳部郎中。後曾出任英屬南洋領事數年,所以於南洋史多所留心。惜無載記可查,只能考之舊聞,而僅得約略。因此,彌足珍貴。

《哀南溟》作於清末,前有長序,簡直就是一篇重要史料,節錄如下:

我國滇粵西南數千里外,有島嶼數十百,星羅棋布於煙波浩渺中,綜之曰南洋群島。考之地勢則中國之門戶,歐洲之孔道。考之史冊則明以前少與中國通,近二十年,朝廷稍稍知國人多生聚茲土,商業特盛,始有保護華僑之命。初不知樓船橫海,宰割鯨鯢,四百年中執南荒牛耳者,大有偉人在。徒以海禁未開,有司目為海盜,不以上聞,謂珠崖為可棄,等夜郎於化外,聽其自興自滅。至今日而臥榻之側,龍盤虎踞,時機之失,可勝追哉!嘗考明洪武中,南海梁明道據三佛齊稱王,永樂時王順塔國於爪哇之北。萬歷初,王連據舊港稱王,同時林道乾據勃泥稱王,後閩人某複王勃泥。同時張璉複王三佛齊,李馬奔亦王小呂宋。清高宗時澄海人鄭昭,逐緬人而稱王暹羅,其子鄭華,助餉征緬,清封為王。嘉應人吳元盛,商於坤甸之戴燕,因其國亂,據而王之。同時羅方伯亦嘉應人,據喃巴哇,稱王百餘年,光緒十年,荷人奪之。嘉慶時,嘉應人葉來,與柔佛王戰八年,王之,複攻取檳榔嶼。英人忌之,時我國方禁出洋,英人乃迫官吏嚴治其家族,葉來不得已,以政權讓之。同安洪某,據峇眼,地近新加坡。葉來族人某,王婆羅洲之沙勝越。嘉應人某,王薩拉瓦,地五萬方裡,人口三十萬,在婆羅洲西北。嗟乎,我人之割據稱雄、握海外霸權者,已非一人一日。其人類皆豪傑,不得志於中國,乃亡命入海,卒能驅策異族,南面稱孤,不亦壯哉。獨其振臂孤往,無所憑借,但奮其筋骨血汗,縱橫於大海之中,不知其幾費經營,成厥偉業。至今日而無人能言之矣,良可慨夫!當時中國全盛,四夷震悚,苟有人羈縻之,則若輩子孫,列若藩封,而今之英屬五萬方裡,荷屬七十三萬方裡,如荼如火之南洋群島,為我中國有可也。乃有司闇於國勢,無遠謀,昧乎因利之勢,坐失乘便之機,使群雄者勝無可歸,敗無可救,或奪於英荷,或侵於土人,以至澌滅,甚至事跡不彰,姓氏不著,誰之過歟?……嗟乎,南溟群雄,不幸而不遇高帝其人,以至湮沒無聞。天與不取,時不再來,私心痛之,作《哀南溟》。

從詩序所記可知,自明洪武以來,在南洋群島各地稱王的漢人就有梁明道、王順塔、王連、林道乾、閩人某、張璉、李馬奔、鄭昭、鄭華、吳元盛、羅方伯、葉來、洪某、葉某、嘉應人某等。用如今一句常用語來說,就是“據不完全統計”,先後有十五人曾在南洋群島稱王,其中以嘉應即梅州客家人為最多。暹羅王鄭昭之子鄭華,或是繼其父而王暹羅,尚且是清政府所封。“四百年中執南荒牛耳者”“類皆豪傑”“樓船橫海,宰割鯨鯢”,“驅策異族,南面稱孤”,何其壯哉。有的甚至是苦戰八年才得取勝。所以楊圻稱為“偉人”。從所記地名可知,這些漢家豪傑稱王之地,不但有今之泰國、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一些地區,更遠至印度尼西亞。三佛齊、爪哇、坤甸、喃巴哇、柔佛、沙勝越、薩拉瓦等均印度尼西亞地名。可惜無遠謀的清政府未予重視,不曾聯絡藩封,而讓群雄孤往獨戰,勝無可歸,敗無可救,任其自興自滅。以致如荼如火之南洋群島,終不為中國所有。處全盛時期的清政府若能像漢高祖賜封南越王那樣羈縻南洋群雄,中國版圖當遠越南沙群島而有南洋諸島。如是,世界史便將是另一種寫法了。

詩人無限哀痛的回腸蕩氣之作,我們不可不讀:

噫籲乎,鬱鬱蔥蔥何年王氣來南方,開疆拓土勢莫當。偶然足跡出八荒,男兒當為外國王。君不見羣公逐鹿國為空,骨肉操戈同室中。殺人最多稱奇功,哀哉萬古之英雄。日出月落之西東,茫茫大塊禹跡窮。交臂失之故步封,卑哉萬古之英雄。炎洲往事堪流涕,五百年間失載記。取而代之大有人,大國小國不可紀。軒轅子孫真龍種,虯髯自王佗自帝。磨刀割破滄溟水,快哉我取人所棄。目光熊熊燭宇宙,昂頭天外攫土地。豈不有意圖中原,一笑置之今何世。其間稱王十餘傳,或數十年或百年。一二故事但口述,考之文字殊茫然。當時百蠻皆懾服,或以兵力或以賢。

……

人事天時不可知,立馬川原意飛動。鯤鵬南徙黯傷神,一片興亡問水濱。數著殘棋猶未了,風生日落更無人。

讀罷真是令人撫卷長歎。詩人當日之痛心,亦後人永遠之感痛也!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67期第8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