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家丨在倫敦探訪卡爾·馬克思的蹤跡

在特裡爾為馬克思像揭幕

撰文/羅傑·克勞利

翻譯/陸大鵬

今年5月5日,在德國城市特裡爾,為紀念卡爾·馬克思誕辰兩百周年(他出生於1818年5月5日),人們為一尊四米高的馬克思像揭幕。這是中國人給特裡爾的禮物。每年有15萬中國遊客到特裡爾參觀馬克思出生的房子。特裡爾妥善利用今年的誕辰,甚至有些交通燈上有小小的馬克思指揮行人過馬路或停下。

只有卡爾·馬克思命令的時候才能過馬路!

在倫敦,人們也在紀念馬克思。大英博物館為此舉辦了一次小規模展覽。馬克思人生的一半以上在英國度過。英國對他思想的發展有很大影響,也為他的研究和寫作提供了知識資源。

馬克思因為革命思想先後被逐出法國、比利時和德意志,1849年來到英國。他的妻子燕妮一起來了,此時正懷著他們的第四個孩子。她雖然出身貴族家庭,但熱愛馬克思及其思想家圈子的社會主義思想。其中最重要的人物,也是馬克思的畢生好友與合作者,是弗裡德裡希·恩格斯。恩格斯對英國很熟悉。他出身富裕的紡織業家庭,在曼徹斯特有工廠,還研究了世界頭號工業國家的工人的惡劣生活條件。1845年,他發表了《英國工人階級狀況》,這是對工業化的全面批判。恩格斯的作品生動描繪了英國北部各工業城市裡工人的悲慘生活:淒涼、疾病、極高的死亡率、童工和對環境的破壞。

1848年,馬克思抵達英國之前,就和恩格斯一起作了安排,請倫敦一位同情他們事業的印刷商秘密印刷《共產黨宣言》。它的最後一句話是:“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這本只有23頁的德語小冊子,就是馬克思被逐出比利時的原因。它後來成為全世界影響力最大的書籍之一。

罕見的《共產黨宣言》德文版首版

馬克思於1849年抵達倫敦後,有機會直接觀察全世界頭號富國的工人階級的淒慘生活。他還親身體驗了倫敦貧民的生活。馬克思的家庭背景是相當富足的中產階級,但他到倫敦的時候一貧如洗。他和燕妮住在索霍貧民區的兩個房間裡,隻吃麵包和土豆度日,有兩個孩子死於繈褓中。他靠為國際社會主義報紙寫稿和接受恩格斯資助來維持生計。馬克思因為革命活動已經很有名氣,所以為了躲避審查有時用“A.威廉姆斯”的筆名。

馬克思抵達倫敦的時期,正逢英國越來越多的激進思想家和社會改革家開始揭露工業化社會的弊端。記者亨利·梅休(Henry Mayhew)研究倫敦工人階級的生活,與工人交談,描寫他們的生活。當時的倫敦更像今天的第三世界城市,而不像龐大帝國的中心。梅休採訪了街頭小販、乞丐、竊賊、仆人、娼妓、童工和社會底層人員,在系列著作《倫敦勞工與倫敦貧民》中向廣大讀者揭露了工人階級的悲慘狀況。與此同時,作家查爾斯·狄更斯寫了一些社會問題小說,如《艱難時世》。在這些小說裡,人們被工作與艱難困苦壓倒,因為工業汙染始終看不見太陽,河流被工業廢物汙染。

梅休著作中的插圖,表現赤貧人口的住房

19世紀倫敦的童工

在這種環境裡,馬克思見證了工業發展的第一輪巨集大試驗,形成了自己的觀點。英國和大英帝國還在改變印度和其他地方千百萬人的生活。在他眼中,英國和大英帝國是革命性變化的測試案例。他寫道:

“這個國家將全民轉化為無產階級;英國的龐大胳膊包圍著整個地球……在這裡,階級矛盾到達了極高程度,英國似乎是一塊磐石,革命的浪潮在它上面破碎、分散;未來的社會尚在母腹中就要被餓死。英國主宰了世界市場。歐洲大陸乃至全球任何國家的經濟條件發生的革命,若沒有英國積極參與,就隻不過是杯水中的波瀾。任何國家的貿易和商業條件都取決於它和其他國家的交流,取決於它和世界市場的關係。英國控制著世界市場,資產階級控制著英國。”

在倫敦,馬克思與英國激進群體和來自德法的政治庇護者取得聯繫,倫敦還為他發展自己的思想提供了知識資源。

今天,我們走進大英博物館的大中庭,只見它被玻璃與鋼鐵的屋頂覆蓋,成為歐洲第一大有屋頂的庭院。大中庭的中央是一座大型圓形建築,如今是展示太空,曾經是閱覽室。那裡曾經存放著博物館的藏書。它的建造,它那用鑄鐵造成的龐大穹頂,以及對混凝土、玻璃和創新通風系統的運用,是19世紀中葉科技的傑作。它運用了工業化的全部技術,而在馬克思眼中,工業化是壓迫工人階級的體制。大英博物館閱覽室於1857年5月開放時,公眾受邀前來參觀。8天內有62000人目睹了新的建築奇觀。那裡存放著超過50萬冊圖書,書架長5公里,還有數百張書桌從圓型建築的中央呈放射狀分布,圖書就在這裡存放和展出。

建造大英博物館閱覽室

2006年,在大英博物館閱覽室內。此後它不再作為圖書館開放

大英博物館的大中庭和今天的閱覽室

最早來參觀閱覽室的人當中可能有一個憔悴、衣著寒酸、蓄大鬍子的男人。1857年6月11日,也就是閱覽室開放不到一個月後,馬克思申請了一張借書卡,相關的記錄仍然保存在大英博物館藏品中:

大英博物館檔案,顯示馬克思於1857年獲得閱覽室的借書卡,1873年續簽借書卡

馬克思來到這裡,閱讀關於社會學、經濟學和政治理論的圖書,並撰寫了《資本論》。它的德文版於1867年出版。馬克思不僅在這座圖書館借書,還捐贈了自己的一些書。

馬克思簽名並捐贈的《資本論》法文版

大英博物館的記錄顯示,還有其他一些革命思想家也用過這裡的閱覽室。這些思想家借用馬克思的思想,把階級鬥爭引向了完全出人意料的方向。這是1902年一個名叫雅各布·裡希特的讀者申請借書卡的信。他其實就是弗拉基米爾·列寧。

列寧申請借書卡的信

馬克思的餘生在英國度過。1856年,他依靠恩格斯的資助和妻子的遺產,搬到了倫敦一個環境較好的區域,在那裡一直生活到1886年去世。他被安葬在北倫敦的海格特公墓,所在區域是專門給無神論者和不可知論者用的。今天他的墓地是旅遊景點,也是聖地。

馬克思的墓地,上書“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大英博物館閱覽室給了馬克思重要的啟迪,也是他的家庭悲劇發生的場所,不過那是他去世之後的事情。他最小的女兒埃莉諾·馬克思繼承並發展了他的事業。他寫《資本論》的時候,她就在他腳邊玩耍。她後來對英國社會史、經濟史和政治史有了很深的把握。她成為他的秘書,陪他到全世界參加社會主義者的會議。但馬克思是個嚴厲的父親,不準她嫁給她愛的人,因為兩人年齡差距較大。

卡爾·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張著名照片,還有他的三個孩子,中間是小埃莉諾

埃莉諾將他的著作譯成外文,自己也寫作,並積極參加倫敦的社會主義和工會活動。1882年,一個叫愛德華· 艾威林(Edward Aveling)的男人申請大英博物館閱覽室的借書卡。艾威林是個有名的公共思想家和作家,但喜歡操縱他人,無所顧忌,花錢大手大腳。他在閱覽室認識了埃莉諾,逐漸贏得她的好感。埃莉諾相信他是有婦之夫,但還是和他同居。艾威林到處借錢,從不還錢,並且經常對埃莉諾不忠。1898年,埃莉諾發現他其實從來沒有合法妻子,但剛剛娶了自己的情婦,一個年輕女演員。1898年3月31日,她服用氰化物自盡。她的骨灰被埋在海格特公墓,在他父親身側長眠。

今天,馬克思在倫敦生活和工作過的一些地方有藍色銘牌標示。他和家人在索霍區住過的那些肮髒房間如今是餐廳。遊客可以在倫敦市中心參觀他生活、工作、發展思想、與其他激進帳子和思想家會面的地方。

卡爾·馬克思曾生活在這裡。用他女兒燕妮的話說,“這嚇人的糟糕房間承載了我們的所有喜悅和痛苦”

馬克思故居拐角處,有一家馬克思理發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