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汪力成:昆藥集團“青蒿素龍頭”背後的資本教父?

諾獎獲得者屠呦呦團隊宣布對青蒿素出現抗藥性難題取得新的突破,之後資本市場開始蠢蠢欲動,結果可想而知,在熱點頻出的A股市場,青蒿素佔據了當日的C位。而拔得頭籌的,卻是偏居一隅的昆藥集團。或許,該上市公司在青蒿素領域的布局,與浙商資本教父汪力成的籌劃分不開。

6月17日,屠呦呦團隊宣布經過多年攻堅,在“抗瘧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對應“青蒿素抗藥性”難題提出可行治療方案,於此同時並在“青蒿素治療紅斑狼瘡等適應症”等方面取得新進展。

一時間,A股聞風而動。A股青蒿素概念板塊共涉及9隻個股,如昆藥集團、複星醫藥、譽衡藥業、康恩貝、中新藥業、浙江醫藥、新和成、華潤雙鶴、白雲山。今日開盤,昆藥集團、譽衡藥業“一字”漲停,中新藥業、複星醫藥等集體高開,並帶動醫藥股走強。

特別是昆藥集團,由於直接與屠呦呦團隊有合作,更是被稱之為這波概念的龍頭。其實,昆藥集團此次力拔頭籌,應與浙商資本教父汪力成的籌謀分不開。據了解,汪力成為昆藥集團董事長汪思洋的父親,其通過華立集團間接持股昆藥集團,為上市公司實控人。

汪力成行事低調,但是卻在早期的A股市場縱橫捭闔,屢次上演精彩的資本運作。1999年,華立集團將旗下電能表資產置換入ST重慶川儀,使千瘡百孔的ST重慶川儀改頭換面,並更名為華立控股。

其後,汪力成有用相同的手法入主了上市公司ST恆泰,並將其改組為華立科技。2002年,華立集團再度出手,以1.7億元將昆明製藥收入囊中。短短3年時間,鎮辦企業華立,在資本市場連續出手,控股3家上市公司,成為A股市場不可小覷的“華立系”。

//搶先搭上屠呦呦//

上世紀70年代,屠呦呦發現的青蒿素,拯救了成千上萬的生命。但好景不長,由於瘧原蟲對青蒿素類抗虐藥物產生抗藥性。再經過科研攻堅後,屠呦呦團隊在“抗瘧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終獲新突破,提出新的應對方案,治療效果立竿見影。

2015年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引得A股市場蠢蠢欲動。對於熟稔資本運作的汪力成來說,無疑是發現了一個做大昆藥集團的良機。

2016年9月,昆藥集團與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簽訂《雙氫青蒿素片新適應症-紅斑狼瘡項目轉讓合約書》,上市公司出資7000萬元,購買其所持有的屠呦呦團隊開發的雙氫青蒿素片新適應症-紅斑狼瘡研發項目臨床前研究所取得的相關專利及臨床批件,而這一次的交易也拉開以後兩者間項目合作往來的序幕。

有了2016年的基礎,之後的合作亦就順水推舟。

之後,屠呦呦團隊提交了“雙氫青蒿素片劑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盤狀系統性紅斑狼瘡的適應症臨床試驗”申請。於此同時昆藥集團則作為負責部門開展臨床試驗。而目前青蒿素治療紅斑狼瘡項目一期臨床試驗結果謹慎樂觀,這無疑不是利好消息,幾年的努力終究有了結果。

根據相關信息,在屠呦呦團隊的指導下,昆藥集團開展臨床試驗一期在2018年5月啟動,設計樣本共120例,由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等全國15家牽頭部門共同參與開展。

不過根據相關資料,二、三期試驗樣本量更大,至少還需7-8年時間。若試驗順利,預計新雙氫青蒿素片劑或最快於2026年前後獲批上市。亦就是說,短期內無法對上市公司帶來實際的業績。

//汪力成其人//

說起汪力成,就不得不提及華立集團。1970年9月,余杭鎮生產竹器、雨傘、筆管掃帚三個手工業合作社合並成為“余杭鎮竹器雨具廠”,這就是華立集團的前身。

此後,華立集團參與開發試製的 DD28 型電能表樣品通過哈爾濱電工儀表研究所的鑒定,被列為中國生產DD28型電度表四家批試廠之一,成為行業新星。

1987年,經職工代表大會推薦,余杭縣二輕工業總公司任命汪力成為廠長,並實行 廠長全面負責製。在汪力成的帶領下,華立集團實行產銷分離,成立銷售服務公司,實施區域化戰略,並於1993年成為電表行業龍頭企業。

1999年開始,汪力成又帶領華立集團殺入了資本市場,其第一個看中的是同行重慶川儀。該公司於1996年8月上市,次年即開始虧損,到1999年,其主業進一步萎縮,負債近5億元、資產質量持續惡化。

而華立集團將其電表資產置入重慶川儀,並將其更名為華立控股。2000年,汪力成又相中了同樣債務纏身的恆泰芒果,先是成立一家農業公司剝離債務,後又將華立集團旗下電力自動化產業裝入該上市公司進行運作,後改名為華立科技(後來又更名為開創國際)。

2001年,在汪力成的運作下,華立集團又以1.7億元的價格拿下昆明藥業。短短3年連續出手,掌控了3家上市公司。當年,汪力成也被《財富》中文版評為2001年中國十大商人首位。

//昆藥集團有著什麽樣的未來?//

18年前收購,3年前籌劃了與屠呦呦團隊的合作,又令其子擔任昆藥集團董事長,可見汪力成對昆藥集團傾注了大量心血。為何汪力成偏偏看上了昆藥集團,該公司的未來又會有怎樣的發展呢?

據了解,昆藥集團成立於1951年,2000年登陸上交所,公司以植物藥為主,涵蓋中藥、化學藥和醫藥流通等業務。

2015年9月,昆藥集團收購華方科泰整合青蒿素產業鏈。彼時,華方科泰擁有全球最大青蒿素原料藥種植和生產基地,昆藥集團也通過其獲得了雙氫青蒿素呱喹片等青蒿素類產品。因此在青蒿素的原料方面,可以說我國對產業鏈具有絕對的控制優勢。而公司從1991年開始便向瑞士製藥巨頭諾華等提供抗虐藥物用的青蒿素化學衍生品。

根據公司2018年年報數據,營收71.02億元,同比上升21.35%、淨利潤3.36億元,同比上升1.65%。具體來看,昆藥集團按產品分類為藥品批發與零售、心腦血管治療領域、骨科系列、抗感染類、抗瘧類等,營收分別為27.65億、25.64億、2.04億、1.9億、0.69億,而抗虐類及抗感染類營收佔總營收的3.66%。

不得不提說的是,2018年度,昆藥集團的抗瘧類藥物營收6925.92萬元,同比下滑36.11%、毛利率為52.71%,同比增加12.23%,抗感染類藥物營收1.9億,同比增長為0、毛利率為46.84%,同比下滑4.98%。

作為青蒿素的發明的國家,事實上我國的青蒿素產業在國際上並得到與之相應的地位。曾有數據統計,全球青蒿素市場被瑞士諾華集團、法國賽諾菲集團與印度的仿製藥藥企主導,中國的市場份額不到10%。

而且值得關注的是,青蒿價格曾一度低至5元/公斤,比起2005年的22元/公斤大幅下跌,抗虐藥原料利潤微薄也不斷打擊了農民種植的積極性。上市公司內部人員表示,近年青蒿素產品銷售的下降,主要是銷售地區瘧疾感染率在下降有關,這也對應了上文中昆藥集團該板塊營收下滑的情形。

除此之外,新三板掛牌的青蒿藥業是一家以青蒿素類複方製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於一體的企業。公司2018年年報顯示,營收9859.13萬元,同比下降10.66%,其業績下滑主要因素青蒿素抗瘧藥物的出口銷售有所下降。同人泰也是一家出口青蒿素原料藥企業,2018年其青蒿素營收1700.49萬元,同比下降近五成,公司亦是受青蒿素市場走低的影響進而導致公司青蒿素銷量降低,對公司業績產生影響。

但是不同於抗瘧疾,紅斑狼瘡適應症的需求市場是面向全球市場。如果青蒿素在這塊研究上有新突破的,可以擴大青蒿素銷售市場。這也對相關企業是一個不錯的利好消息。不過,紅斑狼瘡適應症的開辟仍需要一定時間,對於昆藥集團而言,預計藥物要上市還需要7-8年時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