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貝兒》票房口碑雙低,但這鍋不該由楊冪來背


《寶貝兒》沒火,“《寶貝兒》為什麽不火”的問題卻火了。


電影上映5天票房僅2300多萬,這個數字只能用“跌破想象”來形容——該片成本約4000萬,映前業界和片方的心理預期大在1億左右,本來就屬於勉強回本的水準,可按照現實的票房跳水趨勢來看,基本要血虧了。貓眼的預測票房眼睜睜從1億多下調到3900萬,現在又改成了2600多萬。


更令人費解的是,電影口碑也撲得厲害,目前兩個評分網站都是5開頭。在這個時代,這樣的分數尤其對於文藝片票房來說更是致命一擊。導演劉傑的導演處女作就在威尼斯拿過獎,之後從未拍過爛片,《寶貝兒》也接連入圍了多倫多和聖塞巴斯蒂安兩個國際一流電影節,按理說算是套上了雙重品質保證,未曾想回到國內遭遇了不適。


北京日報接連發表兩篇評論,一個寫“文藝片不是鍍金片”,另一個寫“票房口碑雙輸 給流量明星敲響警鍾”,後者經過人民網轉載,直接把《寶貝兒》票房問題送上了熱搜。導演劉傑在微博上點名兩個記者,貼出一篇網友觀後感,怒稱“請你們關注一下影片中表現的你們的人民。”


《寶貝兒》到底怎麽了?或許有幾個問題可以探討一下。


1.《寶貝兒》票房慘不慘?


慘,即便放在文藝片範疇裡也很慘。


實話說目前這個檔期競爭並不激烈,《無雙》已經進入第四周,其他也沒有很能打的對手。當然,今年大盤整體遇冷也是不爭的事實,《寶貝兒》首日是周五,大盤一共才7200萬,而去年10月第三個周五是1.37億,主要原因就是新上映的片子沒支撐起來。


楊冪這樣的頂級女流量主演的文藝片,此前能對照的案例不多,但可以大致參考一下,前不久的《找到你》票房2.3億,三大節系列的《聶隱娘》6140萬,《江湖兒女》近7000萬(仍在映),《白日焰火》1億,這些都是比較正常的數值。


據知情者透露,上映前導演劉傑曾提出過,要不要組織圈內人和影評人看片,率先帶一波口碑,但發行方聯瑞堅持不安排任何提前看片。結果就是上映第一天全國影院依照對電影品質預判給出了最高排片(全國23%的排片,佔比已經相當高了),結果上座率和口碑一出來,讓排片經理們傻了眼,第二天便開始大幅下調,《寶貝兒》單日票房瞬間跌出前六名,再難殺回來。


2. 是誰在打一星?


導演劉傑在前不久的新浪潮論壇上說,楊冪給《寶貝兒》帶來關注度的同時,也帶來了一水兒的一星差評。之後劉傑還發過微博質疑貓眼的評分價值。


貓眼的評分確實有點怪。


目前《寶貝兒》在貓眼上的評分是5.4,33%的人打出9-10分,21%的人打5-8分,而值得注意的一塊是45%的人隻給出1-4分,佔最大比重。還真是第一次見兩極分化這麽嚴重的片子。


真的是楊冪黑粉戰鬥力強嗎?


可以對比之前楊冪的一些代表作,《小時代》系列、《爵跡》《逆時營救》,包括最近的電視劇《扶搖》。以上這些的貓眼評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三段打分是從高到低依次遞減的,最後呈現出來的總體評分都較高,也就是說,比起黑粉,可能還是真愛粉戰鬥力更強。


再看看一些“知名”爛片,《富春山居圖》4.8分,《逐夢演藝圈》6.8分?!嗯,貓眼的標準也是有點迷……


有沒有人刷分,到底誰刷了分,成了未解之謎。但像《寶貝兒》這樣的無公害文藝片,不至於得罪什麽黑粉和競爭對手啊。


而豆瓣則呈現截然相反的局面,兩頭小中間大,打出中等三星評價的網友佔四成之多。也就是說,豆瓣經過複雜算法過濾掉一部分水軍後,也還是沒能挽救口碑不及格(5.6分)的現實,確實,很多普通觀眾也反感這部電影。


3. 觀眾的心理落差在哪?


《寶貝兒》上映前該路演就路演,該發物料就發物料,宣傳一件不落。但從海報預告片等物料來看,宣傳方還是把很大籌碼壓在了楊冪身上,畢竟她是這部片子最大的流量來源&大女主,倒也可以理解。問題是,楊冪的表現並沒有hold住這樣的高負荷期待值,上映後的差評絕大部分都寫了楊冪,這次轉型並沒被看好。


部分網友還提到,原來片方放出的楊冪郭京飛在警察局吵架的片段就是全片高潮了,沒了驚喜,觀影過程變得乏味。


翻了翻差評,觀眾詬病楊冪的點主要集中在:


演技不行,被同片其他演員秒殺;刻意扮醜,轉型失敗;方言蹩腳,聲音讓人出戲;也有人說江萌這個角色本身就不討喜。


看來,請明星來演一部深入生活底層的文藝片,依舊是不容易啊。


劉傑走的這一步險棋,其實之前就有跡可循了。雖然是文藝片導演,但他一直在嘗試與明星合作,2015年他低調推出一部小眾文藝片《德蘭》董子健演的。看看小董這小臉兒漆黑的樣子,是不是似曾相識?可能這正是江萌的測試版?


但是小董長得接地氣啊……



4. 那麽就說說明星扮醜成功率的問題?


《寶貝兒》裡的楊冪準確來說並非素顏,而是化的特效妝。導演和楊冪的解釋是,因為江萌有無肛缺陷,消化系統不好,所以皮膚黝黑有雀斑。


道理我們懂,但看著還是別扭,可能因為平時楊冪的美照大家實在看得太多了,一時半會轉換不過來,免不了會分神想想她是不是塗了很大一坨黑碳粉底。


楊冪這次的造型有點類似《我不是潘金蓮》裡的范冰冰,吃力但不討好。因為兩人都屬於小V臉,五官小巧精致,跟傳統印象裡的底層人民形象相去甚遠。但是《我不是潘金蓮》是一部導演痕跡大於演員的作品,范冰冰多是遠景,削減了出戲感,范冰冰還運氣爆表地拿了聖塞影后。


再舉一個“小黑人”的例子,《再見瓦城》裡的柯震東,演一個偷渡的打工仔,他這一身黑是真吃苦頭去曬了的,至少從形象上看就自然多了。當時柯震東的境地是沒戲可演,有一股想要重回影壇的心氣兒在。


“扮醜”的例子還有很多,《找到你》的馬伊琍《親愛的》趙薇,早一點的鞏俐余男黃璐,她們獲得的評價都是ok的,沒有被觀眾特別拎出來批評的。還是那句話,楊冪平時跟觀眾太近了,她的形象、聲音、性格都有太鮮明的個人印記,要扮演一個村裡的孤兒,還沒演就已經比較吃力了。


5. 楊冪該為票房背鍋嗎?


楊冪成了眾矢之的,但因此把票房不佳全部歸罪於她,那肯定也不對。


導演劉傑曾在新浪潮論壇上大方表示,他認為楊冪演得非常好,如果對楊冪有任何不滿,責任在他,因為是他在片場喊pass的。導演也是很呵護演員了~


一名主演人選,確實是片方、導演、藝人經紀公司等多方共同做出的選擇,有各種角度的考慮。可能換一個演員演票房也不會好,導演選擇楊冪,自然也是希望能借助她的人氣來喚起大眾對孤殘兒童的更多關注,出發點是好的。


況且楊冪給了《寶貝兒》一個當紅明星的最高配合度,拍攝過程中她是十分敬業的。這部電影的幕後實在是太一波三折了——


《寶貝兒》第一次殺青後,楊冪去演了《扶搖》,被告知《寶貝兒》拍的素材不夠,被叫回去補拍了一個多月,實際幾乎全部重拍;導演對扮演聾啞人的素人不是很滿意,於是在第三次補拍的時候換上了李鴻其,楊冪也配合著又拍了一遍。像《寶貝兒》這樣的文藝片,相信楊冪的片酬是遠低於她平時的市場價的,能毫無怨言多給檔期反覆演三遍(還有大量最後沒用上的素材),真的挺配合了。


並且劉傑這次的創作方法比較實驗,不提供劇本,隻告訴演員大綱,要求演員自己編台詞;開拍幾條之後,劉傑才告訴楊冪,片中她要說南京話,楊冪只能臨時跟場記學,結果學了一口不太標準的馬鞍山話。


從之前劉傑楊冪的媒體採訪中可以隱約感覺到,楊冪自己也覺得這種創作方式挑戰很大,也沒有全部理解內在原因,但她的性格就是給啥接啥,不會提出異議。另外劉傑楊冪對江萌這個人物的定性也有點不同意見,劉傑有意鍛煉楊冪,希望她多去村鎮裡觀察和體驗生活;而楊冪覺得自己本來就沒有高高在上,並未遠離過生活,江萌這樣的孤兒雖然窮苦,但也會有她的快樂,不必苦大仇深的。


劉傑有劉傑的想法,他透露自己並非不寫劇本,而是希望能防止演員太熟悉劇情、在表演上做出預設。他還講到楊冪剛進組的時候,演十條都是一模一樣的,因為她太習慣電視劇的後期製作要求了,劉傑在極力打破她的習慣。


可能雙方都沒錯,客觀來說楊冪在《寶貝兒》裡的表演還是要比她之前的很多商業片都要好一些。但楊冪離一名實力派演員依舊還有很遠的距離,她自己都坦言在表演事業上沒有什麽野心,演《寶貝兒》也不是為了要扮醜給大眾證明什麽,順其自然,開心點多好。


但是,以現在的結果,估計楊冪也開心不起來。


6. 社會題材不等於話題度高


《寶貝兒》上映後,多多少少還是引起了一些導演希望有的社會話題討論,但水花不大。有的觀眾分享了自己作為同樣有先天缺陷的人的感受,有的聾啞人群體對主創表達了感謝,也有人說電影票房不佳,恰恰說明社會對孤殘群體的關注度還是很低。


有延伸話題討論對一部電影來說當然是好事,哪怕是爭議。《寶貝兒》也有網友提到很像天津無肛女嬰“小希望”事件,江萌這個人物是不是在給陳嵐洗白。當時《我不是藥神》上映的時候,也再度引發大眾對原型新聞人物的是非熱議。


可惜《寶貝兒》並沒有像《我不是藥神》那樣因社會話題而票房大爆,後者是一部標準的商業片,還是要放在不同語境下討論。換句話說,社會現實題材並非票房靈藥,很多跟風立項的片子還是要慎重。


大盤遇冷,起手遭黑,觀眾抵觸情緒擴散……每個片子上映都有不確定的命數,《寶貝兒》真可謂流年不利。即便這部電影劇情平淡偏文藝,楊冪演技被詬病,但目前的票房和評分都不是《寶貝兒》應有的結果——它其實,真的沒那麽爛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