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學而思:初中以君子人格為核心的古詩文教學

摘要:春秋時期社會的動蕩變革使得儒家君子人格的誕生成為符合順應時代發展必然之勢的精神思想產物,其在個人、社會與國家三個層面提出的理論內容影響至今,甚而成為古代傳統文化核心之經典與現代中華民族文化精神之標識,揚名之外。其是民族文化血脈,亦幾乎是國人生而攜帶的民族烙印,與現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緊密相契。在此背景下,君子人格被納入以人文精神培育為初衷的語文教育的重點行列則成為必然之需,而以與此君子意識與文化氛圍正甚的時代靠攏為原則,古詩文便必擔負傳遞君子人格的重任。

關鍵詞:君子人格古詩文教學個人修身社會交際國家意識

以傳統單純限於字詞翻譯、結構分析與大意感知的教學模式相悖,以君子人格的滲透和培育為核心的古詩文傳授理應將上述三者作為基礎,而使其之外的對文本歷史和人文意義的掘發作為重點。也即重視學生個人之修身、社會之交往與國家之責任,此為為人一世必得經歷並為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求和實現人生價值而需有所作為的三方領域。下面,我便以此為綱,對以君子人格為核心的古詩文教學問題詳做闡述。

1.個人之進取精神與獨立意志——進取點樹立之後的引導性落實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乃為人之發展長久之路徑,即修身乃為在世之基。在此,儒家亦將修身之法歸為“進取不息”與“獨立意志”。《論語·衛靈公》言:“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即將君子小人之界限限定於是否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達成目的。而此種品格的真正樹立卻以不間斷的過程為標誌,即“篤志而體”,此亦為君子修身人格的第二重特徵。但獨立卻是建立在理性的價值判斷基礎之上的,即“志於道”。而此在古詩文教學中的滲透如若僅僅局限於文本之內的述說,以初中學生尚不自覺的意志為依靠,則不久便忘於腦後。而應以此為契機,以日常學習生活為載體,在古詩文人物或言論的進取點樹立之後,進行適時地引導落實。

例如:在劉禹錫《送東陽馬生序》一文的講解中,我便將其中主人公自強不息的求學精神以及“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的獨立意志作為君子人格的教學重點。在此之下的教學過程中,我以此三問作為實施中心:

(1)幼時家窮,主人公何以遍觀群書?(借書筆錄,天寒冰堅,亦弗之怠,不敢逾約)

(2)主人公加冠之後益慕聖賢之道,但面對“無碩師、名人與遊”的現狀,其是如何解決的?(趨百裡外,從鄉之先達,俯身傾耳以請,色愈恭,禮愈至)

(3)主人公從師之途如何?(行深山巨谷中,窮冬風雪,四肢僵勁,足膚皸裂,日再食)

這是主人公從幼時至加冠至從師學習的完整過程,始終保持著不息進取的精神。且面對“燁然若神人”的同舍生,雖自“縕袍敝衣”,但卻“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這便是建立在其“有足樂者”價值判斷基礎上的獨立自由意志的體現。針對此,在這樣的理念精神於課堂教學中進行初步滲透之後,為使同學們能夠內化並落實此種精神,我便將“中有足樂者”作為指導,積極組織同學們參加趣味與價值並存的語文活動,真正去引導其領悟語文文學的美和魅力,愛上文字,愛上語文內理,進而增強其學習的主動性與深入探索的不息動力。

2.社會之孝悌志同與推己及人——現實對應之後的內省化明晰

在個人化的修身之外,還應明確獨立個體的社會性,及與社會發生關係所需要樹立的交往人格。在這裡,儒家將交往發生地分為家庭、社會泛交與交友三類。對於家庭,乃曰:“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論語·陽貨》),將孝置於單純的血親關係之上,且提升為人道精神與自主性品格。對於社會泛交,乃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顏淵》),將此作為“可終身行之”的交往基本準則。對於交友則有志同道合、平等互助、和而不同之談,而與小人以利結交、同而不和相悖反。此在古詩文教學中的滲透應與現實生活進行聯繫,讓學生在可見、可感的熟悉化情境中進行深度內省,進而加深理解。

例如:在《記承天寺夜遊》一文的講解中,為使同學們深入理解作者蘇軾與張懷民之間志同道合的君子情誼,我提出此三問:

(1)作者蘇軾為何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

(2)月色有何異景,為何深得作者喜愛?(月光下的竹柏影子恰似空明積水中的交橫藻荇)

(3)文末作者說:“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說明這二者事物的普遍性,但為何作者與張懷民卻能樂在其中呢?(少閑人如此二人——志同道合)。如此以平淡寧靜之夜景為二人友誼之展現環境,則大大說明了其不以利結交,而單純以內心共同的審美與志趣進行,雖淡如水,但卻真如玉的精神共享與交流。在此明確之後,我還通過類比現實生活中的交友事件,讓同學們樹立正確的友誼觀——志趣之和,精神平等。如:拜金者與富二代的結交,為求得利益而甘為人下、阿諛奉承、諂媚迎合。不以真心對待,亦更得不到對方的真心,損人損己,喪失自我。而兩個不以任何利益目的為指向的人的友誼,彼此分享著自己的喜怒哀樂,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成為彼此真正的心靈牽掛。這樣的對應,能夠讓同學們自主地去反思真正的友誼,並落實到自己的交友行為中。如此的文章還有《與謝中書書》等。

3.政治之身正忠信與仁政理想——解明政理之後的情感化朗讀

在傳統教學話語下,政治政理不應成為初中學生教育的重點,但對此需明確:國家是學生公民身份的承認者,是學生公民責任的指向對象。所以,政治政理的涉足和啟蒙是必要的,但需以符合學生學段水準的方式進行滲透,以合理地促使其國家意識與人格格局的形成。傳統君子人格的政治屬性為“忠信”與“仁政”,即“忠於職守”、“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但學生對於此理念認知只限於表層含義而不明白其背後的生成原理,所以,教師要適當地以解明政理的方式,對其政治意識與格局進行初步的啟蒙,並以情感化朗讀的方式培養其政治化的胸襟與氣度。

例如:在《出師表》一文的教學中,在講到“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一句時,為使同學們了解君主左右之賢臣小人對國家安泰動蕩之影響,我這樣述說:“君主以治國為中心,但這始終不是一個人的事,因為其不可能去實地考察國家每一個地方的民情,亦不可能以一己之力去實地治理。所以以君主、大臣、地方各官僚階層形成的統一的管理機構對國家管理而言便是必然。但在此系統結構中,並不能保證每一個人都是在盡心誠意地為君主、國家與百姓謀幸福,因為利益永遠是正義最大的敵人。且正義在明,利益在暗,後者便會想方設法進行立場的轉換,這時,君主若沒有清晰的分辨能力,利益集團得利益而舍民心,君主隨之,則失民心者失天下”。這便是“忠信”、“利益”與國家管理之間的政理聯繫。在此之後,我又讓同學們依托前面的講解所形成的政理感對此段進行朗讀,即站在一個監視者的視角,伴隨著自己對其的理性分析,邊思邊讀。這時,同學們便不再是平淡無奇的朗讀,而是以諸葛亮本人的語氣對劉禪進行的苦心勸導。這無疑是對學生內在正然之氣的有效培養和激發。

君子人格的三重精華經過時代的篩選而延續為現代社會主流價值觀,即真正能夠提升自己、服務社會的人格理想。所以,以教書育人為宗旨的教育和以人文精神培養為目的的語文教學理應對君子人格進行滲透,以讓學生在浮躁的環境之下保有一顆純淨的心。

參考文獻:

【1】李淑雨. 初中語文意涵君子人格古詩文教學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8.

【2】李淑雨. 初中語文意涵君子人格古詩文教學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8.

作者:江蘇省高郵市外國語學校 趙桂珠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或shiwen_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