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關於寶寶接種疫苗,需要知道的幾件事


隨著疫苗事件的不斷發酵,影響範圍越來越大,因為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與孩子的健康息息相關。跟隨兔比兔,一起來了解下疫苗接種的相關內容。

寶寶接種疫苗常見類型

寶寶從出生後至12歲左右,都要進行疫苗接種,以預防一些重大疾病。下面來了解下常見的接種疫苗有哪些?

1、B肝疫苗

B肝疫苗是用於預防B肝病毒感染的疫苗。疫苗接種後,使人體具有了預防B肝的免疫力,將B肝病毒清除,阻止感染,並不會傷害肝臟,從而達到預防B肝感染的目的。所以爸媽一定要及時給寶寶接種B肝疫苗,讓寶寶避免B肝感染。

2、卡介苗

卡介苗是一種用來預防兒童結核病的預防接種疫苗。卡介苗接種的主要對象是新生嬰幼兒,接種後可預防發生兒童結核病,特別是能防止那些嚴重類型的結核病,如結核性腦膜炎和播散性結核病。

3、脊灰疫苗

脊灰疫苗是預防和消滅脊髓灰質炎的有效控制手段。脊髓灰質炎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所致的急性傳染病,病毒主要侵犯人體脊髓灰質前角的灰、白質部分,對灰質造成永久損害,使這些神經支配的肌肉無力,出現肢體弛緩性麻痹。好發於嬰幼兒,故又稱小兒麻痹症。本病可防難治,一旦引起肢體麻痹易成為終生殘疾,甚至危及生命。

4、百白破疫苗

百白破疫苗是百日咳、白喉、破傷風混合疫苗的簡稱,它是由三種成分混合而成,包括百日咳疫苗、精製白喉和破傷風類毒素三種,將這三種成分按適量百白破疫苗量比例配製,即可得百白破疫苗。該疫苗用於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三種疾病有很好效果。

5、流腦疫苗

注射流腦疫苗是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的有效手段。流腦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化膿性腦膜炎,多見於冬春季,兒童發病率高。臨床表現主要有高燒、頭痛、噴射狀嘔吐、脖子發硬。也可引起敗血症,皮膚出現紫色淤血、瘀斑,腦膜炎會引起腦部損傷而遺留聽力下降或耳聾、智力低下等後遺症。

6、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用於預防麻疹疾病。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全身發疹性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約90%發生在6個月至5歲的未接種過麻疹疫苗的寶寶,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末春初為多。麻疹的癥狀包括發熱、上呼吸道炎、結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丘疹等。麻疹傳染性極強,在人群密集的小學及幼稚園容易流行。

7、甲流疫苗

甲流疫苗全名為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專門用於預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此前也曾被稱為豬流感)的疫苗。甲流疫苗適用人群的年齡為3歲以上,流感疫苗是預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可以減少接種者感染流感的機會或者減輕流感癥狀。接種流感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方法,適用於任何可能感染流感病毒的健康人,每年在流行季節前接種一次,免疫力可持續一年。

疫苗接種不適處理?

有些寶寶在接種疫苗後24小時內身體局部會出現紅、腫、熱、痛等炎症反應,還可能會有發熱、噁心嘔吐、腹瀉等癥狀,這些都是接種疫苗後的正常反應,一般1-2天后就會自行消退,家長們不必過於擔心。那麼寶寶出現這些癥狀時,應該如何處理呢?

1、發熱:一般在接種疫苗24小時內發生,持續時間不超過48小時。如果寶寶體溫不超過38.5℃,且沒有其他明顯的不適,可以讓寶寶多喝水,並用溫水擦浴的方式給寶寶退熱。如果體溫超過38.5℃,可以酌情給寶寶喂一點退燒藥,嚴重者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

2、局部紅腫:一般寶寶接種疫苗後,注射部位會出現紅腫、疼痛或硬結等。如果紅腫範圍不大,可以在48小時內給寶寶冷敷,以減少充血腫脹,超過48小時則採取局部熱敷來緩解癥狀。如果紅腫癥狀嚴重,範圍大,則要帶寶寶到醫院就診,並明確告知醫生接種疫苗的種類和時間。

3、腹瀉:一般由疫苗引起的腹瀉癥狀都不嚴重,媽媽們只要注意多給寶寶補充水分,保證充足的休息即可。如果寶寶腹瀉嚴重,持續3天都沒有好轉,就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特殊情況不適合接種疫苗

1、寶寶正在發燒,且體溫在37.6℃以上時,應該等寶寶康復後再去接種。

2、寶寶處於疾病的急性期或者患有急性傳染病時,應該等疾病康復一周後再接種。

3、早產的寶寶應該等到月齡足月後再去接種,而出生時低體重的寶寶要等到體重達2.5kg以上時才能接種卡介苗。

4、有過敏史、以前接種疫苗時曾經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的寶寶不能接種疫苗。

5、有先天性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的寶寶,接種疫苗後效果會比健康人差,且容易引起不良反應,因此不宜接種疫苗。

6、確診患有癲癇、腦病、癔症、腦炎後遺症、抽搐或驚厥等神經系統疾病的寶寶,接種疫苗後會有一定的危險性,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謹慎接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