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短史記 | 新版初中歷史教材刪去屈原 是一種正確的做法

文 | 諶旭彬

今天是端午節。

很多人認為端午節與屈原有關。

不過,屈原,已經從新版(2017年統編本)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中消失了。

使用至2015年的人教版七年級上冊(2006年研發,下文統稱舊人教版教材),在第八課《中華文化的勃興(一)》中,曾如此介紹屈原:

“屈原生活在戰國末期的出國。他吸收民歌精華,採用楚國方言,創造出一種新體詩歌。屈原創作出很多優秀詩篇,代表作《離騷》是千古傳誦的抒情長詩,被翻譯成多種外國文字。世界和平理事會把屈原定位世界文化名人。”②

圖:舊教材關於屈原的描述

2016年投入使用的部編本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教材、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教材,均不再介紹屈原其人其事(筆者注:統編本語文教材仍保留有與屈原相關的內容)

圖:統編本第二單元目錄,該單元乃至整冊教材,已無隻字介紹屈原。

屈原從初中歷史教科書中消失的主要原因,與“屈原是否真實存在”尚無學術定論,有直接關係。

圖:2017年秋季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封面

今天所見有關屈原的史料,幾乎全部出自《史記》中的《屈原賈生列傳》(賈誼所作《吊屈原賦》,提供的史料有限;淮南王劉安《離騷傳》已失傳, 司馬遷或有參考)。而在現存百家著作,及《呂氏春秋》《戰國策》的等先秦典籍中,完全找不到“屈原”的名字。

《屈原賈生列傳》當中,也有很多可疑之處。

比如,作為一篇傳記,傳主的籍貫、家世是需交待的必要資訊,但《列傳》中只有一句“楚之同姓”,可見在司馬遷的時代,有關屈原的史料已經極為少見。

再如,《屈賈列傳》中,記載了賈誼之孫賈嘉“至孝昭時,列為九卿”。按照司馬遷的年齡,他無法看到賈嘉官至九卿,也不會事先知道昭帝的諡號是“孝昭”。顯然,在司馬遷之後,有人對《屈賈列傳》進行了補寫或增刪。

又如,《列傳》中有些情節前後矛盾。傳中說,楚懷王“怒而疏屈平”,“屈平既疏,不複在位,使於齊”。聯絡齊楚兩國感情,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怎麽會交給一個被疏遠的人去做呢?

由於《史記》中的屈原傳記存在種種問題,指其不可信的學者頗多。如胡適說:

“《史記》本來不很可靠,而屈原、賈生列傳尤其不可靠。”

徐複觀《兩漢思想史》引用劉殿爵的說法,做了另一種猜想:

“《屈原列傳》中實由稱‘屈平’與稱‘屈原’兩種材料所構成。”

“屈原的被質疑史”的大致脈絡如下:

(1)晚清學者廖平,是近代最早對屈原真實性提出質疑的學者。

他認為,《離騷》是方士們為秦始皇所寫的“仙真人詩”,目的是滿足始皇長壽、成仙的想象。按照廖平的考證,《離騷》前幾句“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名予曰正則兮,字予曰靈均”,其實是追述秦國歷史——秦先祖為“高陽氏”;始皇名“政”,“正則”即其化名。他還提出,《楚辭》是《詩經》的旁系,說的是所謂“天學神鬼事”,與“道家別為一派”,宣揚的是道家思想。

(2)在廖平之後,胡適從思想史方面入手,指出屈原即使真有其人,也不會生在秦漢以前。

在他看來,屈原是“一個理想的忠臣”,“但這種忠臣在漢以前是不會發生的,因為戰國時代不會有這種奇怪的君臣觀念”。胡適認為,今天“儒教化”的屈原及《楚辭》的始作俑者,是“漢朝的老學究”。他們把當時盛行的“‘君臣大義’讀到《楚辭》裡去,就把屈原用作忠臣的代表……”。屈原故事是“宣帝時人”補《史記》,“七拚八湊”“塞進《史記》”的。④

(3)“屈原否定論”的其他有代表性的觀點。

有學者認為,《離騷》原作者為淮南王劉安,其謀反自殺後,著作權被劉向、劉歆父子給了“屈原”;有學者認為,屈原是賈誼偽造的人物,意在抒寫自己的“冤屈”;還有學者認為,《離騷》表達的不是屈原或其他特定人物的個人情感,而是“經過古代多數詩人之手,一點一點地加工而流傳下來的一種民族歌謠”;等等。

總而言之,“屈原”這個人,究竟存不存在,目前還是一樁未解的學術疑案。而這樁疑案的源頭,在於《史記》中的屈原傳記所載資訊,存在種種問題。從一開始,關於屈原的史跡,就缺乏擁有可信度的傳世文本。

因為相同原因,從《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中消失的歷史人物,還有扁鵲。

舊人教版教材,曾如此介紹扁鵲:

“扁鵲是春秋戰國之際的名醫。他能用針刺、按摩、湯藥治療疾病。他總結出來的望、聞、問、切四種診斷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醫沿用。”①

2016年的部編本教材、2017年的統編本教材,均不再介紹扁鵲其人其事。

圖:舊教材裡關於扁鵲的描述

因為歷史上究竟有沒有扁鵲這個人,目前也仍是一個未有定論的學術問題。

司馬遷在《史記》中為扁鵲立傳,所舉三則醫案,在時間上是很可疑的。扁鵲不可能既醫治過趙簡子,又醫治過虢國太子,齊國或者田齊也沒有什麽“桓侯”可供扁鵲去見。如果承認《史記》中所載扁鵲事跡的真實性,那麽,扁鵲死的時候,差不多已經兩百歲了。

據朱維錚教授的考證,司馬遷為扁鵲立傳,其用心本就不在“保存史實”,而是為了傳遞政治見解——“治國如同治病,不可諱疾忌醫,更不可棄良醫而信庸醫,致使輕恙變重症,自招亂亡”。司馬遷刻意把“名醫傳”列在田叔、劉濞二傳中間,而不是將其與天文、天氣、占卜之人的傳記放在一起,有著特別的深意:

“他寫田叔‘義不忘賢,明主之美以救過’的故事,再寫景帝用人多疑而終於激起諸侯造反乃至君位幾失的故事,在二傳之間忽然插入古近兩位名醫因醫術高明反遭不幸的故事,那序次編定,豈非無意?”

即便忽略扁鵲這個人的真實性,舊教材中所謂的“他總結出來的望、聞、問、切四種診斷疾病的方法”,也與《史記》的原始表述完全相反。

據《史記》原文,扁鵲的高超醫術,依賴的不是“望色診病”,而是神人“長桑君”傳授的透視術。長桑君給了扁鵲一種神藥,扁鵲飲後三十日,“以此視病,盡見五藏症結”,雙眼可以穿透人體見到五髒六腑。扁鵲遂以此技能行醫,“特以診脈為名耳”,對外用“診脈”作幌子掩飾自己的特異功能。

據《史記》記載,在治療虢太子時,扁鵲還說過這樣一番話:

“越人(秦越人,即扁鵲)之為方也,不待切脈望色聽聲寫形,言病之所在。”

意思是:我扁鵲診病,是不切脈、不望色、不聽聲、不寫形的。

無論如何,筆者不能相信,在先秦時代,真的存在“透視術”這種特異功能;也無法相信,扁鵲可以靠“透視術”成為神醫。進而,當然也難以相信扁鵲這個人的真實存在。

新版初中歷史七年級教科書,刪去屈原、刪去扁鵲,是一種值得讚賞的行為。因為求真,才是歷史敘述的第一要義;對於歷史教科書而言,尤其如此。

圖:1949年後的屈原題材連環畫

參考資料:

2015年人教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2016年部編本《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2017年統編本《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朱維錚,《歷史觀念史:國病與身病——司馬遷與扁鵲傳奇》,收錄於《朱維錚史學史論集》,複旦大學出版社,2015。楊津濤,《端午節紀念屈原,但屈原這個人真的存在嗎?》,短史記2017年5月30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