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壓、血脂、血糖應該控制到多少才合適?

人體就象一部精密的機器,任何一種運轉都不是孤立的。比如血脂發生異常,就會導致細胞膜上的胰島素受體功能障礙,其結果是胰島素不能被充分利用而導致血糖的升高;升高的血糖又會造成血管內皮的損害,血液中的物質便在血管上沉積導致動脈硬化發生,血管的彈性就會下降,血壓就會升高。

冠心病是一種嚴重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如果不能夠很好的控制病情,病情惡化會導致嚴重的致命併發症的發生。老年人是冠心病的高發人群。

血糖、血壓、血脂,這三個好基友,哪個控制好最更重?

所以,對血糖、血脂、血壓的控制沒有孰輕孰重,是同等重要的。生活中經常看到,很多糖尿病患者隻關注血糖的控制而忽略了對血脂和血壓的控制,其結果是血糖難以控制,各種併發症提前發生,就是這個道理。

1.血糖:

要制定2型糖尿病患者綜合血糖調控目標的首要原則是個體化,應該根據患者的年齡、病程、預期壽命、併發症或合併症的嚴重程度等進行綜合考慮。一般來說,因為老年人對低血糖的耐受能力較年輕人要差,發生低血糖的癥狀不典型等,故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應基於力爭最優化的治療和管理而又避免過度醫療和規避治療風險的理念。總的來說可以參考以下3個標準:

(1)糖化血紅蛋白≤7.0%:相應空腹血糖在4.47.0mmol/L和餐後2小時血糖≤10mmol/L。這樣的血糖水準適用於新診斷、病程<10年、胰島β細胞功能尚好、預期生存期在10年以上且低血糖風險低、以非胰島素促泌劑降糖藥物治療為主,自理能力好或有良好輔助生活條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2)糖化血紅蛋白7.0%8.0%:對應的空腹血糖<7.5mmol/L和餐後2h血糖<11.1mmol/L。適用於預期生存期大於5年、有中等程度併發症,有低血糖風險,應用胰島素促泌劑類降糖葯或以多次胰島素治療為主、自我管理能力欠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3)糖化血紅蛋白>8.0%8.5%:對應的空腹血糖<8.5mmol/L和餐後2h血糖<13.9mmol/L。適用於血糖控制有難度、預期壽命小於5年、有嚴重低血糖發生史且反覆合併感染、急性心腦血管病變、完全喪失自我管理能力也無良好護理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總之要記住我們行業的一句話「高血糖的生命是以年計算的,低血糖的生命是以秒計算的」。也就是說,控制血糖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2.血壓

根據目前多個國內外心血管專業指南推薦,老年糖尿病合併高血壓血壓控制目標為<140/85mmHg。可根據患者高血壓病程、糖尿病病程、一般健康狀況、有無心腦血管病變及尿蛋白水準等情況設置不同的血壓控制目標。新診斷、心腦血管病變輕微、能耐受更好血壓控制且合併糖尿病腎病以蛋白尿排出為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可是血壓逐漸控制到<130/80 mmHg,儘可能減輕腎臟負荷延緩腎臟病變進展。

和血糖控制類似,對於高齡、合併多種疾病的老年人,血壓控制可以相對要求放寬,因為血壓控制太嚴格有時會導致腦部血流供應不足等問題,因此也要記住安全第一條!

3.血脂: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必須關注的指標。對合併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高危人群的糖尿病患者,LDLC主要目標為<2.6mmol/L,有其他心腦血管病變因素存在的極高危人群LDLC應<1.8mmol/L。其他目標則是甘油三脂<1.7mmol/L。推薦長期口服他汀類藥物降血脂,並可預防冠心病發生。

圖片來源網路

更多健康資訊,歡迎大家關注「北京護生堂大藥房」微信:hstdyf_lepu。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