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長期藥物治療可以減輕冠狀動脈狹窄、減少心絞痛和心梗發生

已經發生心絞痛和心梗的冠心病人士,會經常問道「口服藥物需要服用多長時間」?所有心內科醫生都會給出「長期終身服藥」的答案,這聽起來有些令人沮喪!

今天喵醫生來聊聊原因,聊聊長期藥物治療的優勢——可以阻止冠狀動脈狹窄加重、可以穩定斑塊,最終減少心絞痛和心梗發生!

一、先講個故事。

老張男性,今年62歲,2年前因心絞痛發作,住院治療,造影檢查發現:前降支血管中段有一處嚴重狹窄。這是造成心絞痛發作的元兇!但是該處狹窄卻位於血管分叉和心肌橋之間,不適合支架治療。只好選擇保守藥物治療。

老張非常聽從醫生的囑託,堅持口服藥物治療,前幾天複查造影顯示:2年前的那處血管狹窄,不但沒有進一步加重,反而減輕,血管腔更加通暢。

二、科學家告訴您,長期服藥的收穫!

2018年初在國際頂尖心血管雜誌上,我國心血管專家於波教授發表的科研結果表明:規範藥物治療,可以縮小血管腔內的血栓體積。

三、為什麼藥物治療可以減輕血管狹窄?這要從冠心病的形成過程說起。

1、 一種情況:冠狀動脈血管腔內已經存在明顯的狹窄,通常狹窄程度大於50%,人體在休息時,冠脈血管的供血可以滿足心肌的需要,此時不發生心絞痛。但是當人體活動、情緒激動時,心肌需要更多血液時,冠狀動脈因為嚴重狹窄,無法及時、有效的提供血液,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出現「心絞痛」癥狀!

2、 另外一種情況:冠狀動脈沒有明顯狹窄,只是存在「斑塊」,但斑塊發生破裂,吸引血液中的血小板和紅細胞粘在血管壁上,最終阻塞了血管腔,出現了「心絞痛或者心梗」。

四、長期甚至終身藥物治療,血管會發生哪些變化?

1、 穩定「斑塊」,斑塊不發生破裂,不會吸引和粘附紅細胞和血小板。

2、 「斑塊」逐漸縮小扁平,甚至消失,冠脈血管管腔恢復通暢。

五、心絞痛和心梗人士如何選擇長期藥物種類?

1、 他汀類藥物:瑞舒伐他汀片或者阿托伐他汀鈣片等,帶有「他汀」字樣的藥物,以往僅僅用於降低血脂,現在證實,此類藥物還具有多種保護心血管功能。

2、 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腸溶片或者氯吡格雷片或者替格瑞洛片等,血管內斑塊如果出現破壞,這些抗血小板藥物也會阻止血小板粘附在血管壁上。

六、身體其他部位發生動脈狹窄,同樣需要長期藥物治療。

1、 頸動脈狹窄。

頸動脈狹窄是分布在頸部兩側的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性病變,由小斑塊逐漸變大,最終造成血管腔狹窄,造成腦部供血不足,誘發腦梗疾病。

2、 下肢動脈閉塞。

是由於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引起下肢動脈狹窄、閉塞。表現為活動時下肢小腿出現疼痛,發涼等。

歡迎關注「心內科喵醫生」,分享健康知識,如有感興趣問題,請評論區留言探討。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