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煙草第一股”香港上市,28名員工撐起70億營收

作者|韓蕾 海舟

來源|野馬財經

這是一場煙民和股民的較量……

今天,港股市場迎來了“煙草第一股”——中煙香港(6055.HK)。

因是港股市場上的“煙草第一股”,又背靠中國煙草總公司,早在年初遞交上市申請書時,中煙香港就倍受市場關注。

此次發行,中煙香港共收到約2.9萬份公開認購申請,超額認購了近100倍,顯示了市場對於這個據稱“最賺錢公司”的追捧。

投資者的熱捧也讓中煙香港的股價節節攀升。

上市當天,中煙香港開盤股價即逆勢上漲1.84%,報4.97港元/股,盤前成交1.43億萬港元。此後,中煙香港的股價一路震蕩上行。截止6月12日收盤,漲幅9.63%,總市值約35.67億港元。

中國煙民有力量

“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中煙香港成立於2004年,是中國煙草總公司(下稱中國煙草)的全資子公司,負責中國煙草國際業務的拓展,主要經營四大業務:煙葉進口、煙葉出口、卷煙出口和新型煙草製品出口。

背靠中國煙草,2016年到2018年,中煙香港的收入分別為63.10億港元、78.07億港元和70.32億港元,淨利潤則分別達到了3.38億港元、3.48億港元和2.61億港元。

中煙香港披露的上市材料顯示,公司在香港僅有28名雇員,員工總成本共計約2591.4萬元港元。如果按70億港元的營收來計算,意味每個人每年可以為公司創收逾2.5億港元。

是煙民對經濟貢獻大,還是股民對經濟貢獻大?你可能沒考慮過,也可能琢磨不清楚。但從中國煙草連續三年稅收總額破兆元人民幣的規模來看,中國煙民的貢獻著實非同凡響。

據國家煙草專賣局此前發布的數據,2017年中國煙草實現稅利總額11145.1億元,佔全國稅收的6.46%。這一數據在2015年、2016年分別為11436億元和10795億元。

破兆是什麽概念呢?

拿萬科、恆大來說,每年利潤也不過數百億;中石油、工商銀行等國企大佬,納稅規模也不過千億。即便如今蘋果市值的超過了1兆美元,在中國煙草面前卻仍然是個“皮皮蝦”。

畢竟對於煙民來說,可以始終不買iPhone,卻很難一天不抽一根煙。

這下股民們也許要不服氣了。可據證監會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股票交易印花稅累計1124.62億元,2016年累計1273.84億元。大A股股民交的印花稅不及煙民的1/10。

不過,如果算上股民們投入的資金對上市公司以及社會發展的潛在貢獻,那說不定煙民和股民也能平分秋色。

共同的難題

其實,中國煙民和中國股民本就難分難捨。除此之外,中煙香港的上市材料,還為大眾揭示了一個有意思的“秘密”。

仔細研究中煙香港的業務構成比例,野馬財經發現,人們最為熟知的卷煙出口在公司的四大業務當中佔比並不突出。而煙葉類產品進口業務則貢獻最大,佔總營收的74.8%。

中煙香港披露的上市材料顯示,通常公司會從巴西、美國、阿根廷等地採購煙葉類產品,然後向中國煙草製造商轉售,以賺取差價。

中國煙草製造商則會將本土煙草和國外煙草進行混合,從而製造出有獨特口感的卷煙。毫無疑問的是,這些卷煙大部分都銷往國內,供3億多中國煙民享用。

當然,有一部分卷煙還是以出口的方式在離岸免稅店進行銷售。不過有意思的是,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在離岸免稅店所售中國品牌卷煙的消費者中有90%以上是中國居民。

中煙香港在披露材料中也表示,出口卷煙的數量一定程度上依賴於中國出境遊客的數量,特別是前往香港、泰國、新加坡及澳門的遊客數量。

也就是說,中國生產的卷煙好不容易能出趟國“見見世面”,卻還是會被中國遊客大包小包的帶回國內。

那到底哪一種煙在免稅店賣得最好呢?

要是放在從前,非“玉溪”莫屬。畢竟,在中煙香港近年來銷售的卷煙品牌中,雲南的卷煙佔據半壁江山。在2017年,僅玉溪、雲煙、紅塔山三種卷煙的出口就為中煙香港創造了近3億營收。

不過從2018年開始,中煙香港對外銷售卷煙的品牌發生了顯著變化,除了大力銷售“中華”外,還加入了利群、芙蓉王等其他品牌。

截至2018年9月30日,“中華”的銷量為1.64億元,佔比高達38.2%。據中煙香港在披露材料中解釋,這種調整是鑒於供應增加及市場狀況不斷變化所致。

野馬財經試圖就卷煙品牌問題對中煙香港方面進行求證,對方沒有發表意見。

還是做股民好

近年來,中煙香港也並非優哉遊哉,雖然手握煙葉產品進出口獨家經營權,但公司營收水準和毛利率卻在不斷降低。

其中2015年—2017年,中煙香港毛利率為7.4%、7.7%、6.3%。2018年,更是下降到3.7%。毛利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高,而且還有下滑趨勢。

中煙香港解釋,這與其高度依賴中國煙草的業務模式有較大關係。其中,前者進口業務中的所有銷售交易對手方,以及出口業務中的採購交易對手方須為後者的旗下實體。

此外,中煙香港與關聯方的採購和銷售都需要遵循相關文件規定的政府定價制度。

以中煙香港主要收入來源煙葉類產品進口業務為例。目前中煙香港是在供應商的採購價格基礎上加價6%,以及部分為製造特定卷煙品牌而進口的煙葉類產品加價3%後,再向關聯方中國煙草售。因此,該業務2016年至2018年的毛利率分別只有4.3%、4.9%及5.1%。

在全球的競爭環境中,中煙香港也不佔優勢。公開資料顯示,菲莫國際、英美煙草、日本煙草和帝國品牌四家跨國煙草公司,幾乎壟斷了全球70%的煙草市場。在2017年,這四家煙草巨頭分別收入781億美元、735.7億美元、649.7億美元及383.2億美元。

其中,菲莫國際的產品覆蓋180個國家,在大多數市場的佔有率排名前兩位。相比而言,中煙香港在香港、澳門、泰國和新加坡等地免稅卷煙市場也就排名第二,並沒有明顯優勢。

與此同時,國內煙草的銷售情況也存在一定壓力。在2018年9月,國家煙草專賣局曾在年度會議上提出,確保年銷售4750萬箱目標任務。

在披露的上市材料中,中煙香港稱準備采取並購等方式提高公司市場佔有率和產品滲透率,成為全球煙草行業更具競爭力的市場參與者。

對此,協縱策略管理集團創始人黃立衝對野馬財經表示,中煙香港在此時選擇上市,想必是認識到了全球潛在的成長市場,而在港股上市一定程度上更能和國際化接軌。

隨著未來人們對健康的要求,政府對煙草的管制會越來越嚴格。不排除中國煙草未來發展向更為綜合的方向發展。

其實,國家在獲得稅收的同時,也面臨著因吸煙帶來的損失。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日前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2014年中國由於吸煙而導致的經濟總損失約為3500億元人民幣。

然而,對比香煙創造的收入和就業崗位,在目前的情形下,似乎也沒有比這更好的選擇。世界各國都面臨著這個棘手的問題。

正如英國拍攝的一部電視劇中所說,“煙民們為挽救同胞犧牲了自己,是我們國家的恩人啊。”

這樣看來,無論是煙民還是股民,我們都懷著同樣複雜的心情。或許,做股民相對還是更好,努力繳稅還不給國家醫療衛生添麻煩。你意下如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