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5.4到7.0,逆襲的《宸汐緣》憑何“低開高走”?

作者|爽子

從豆瓣5.4到7.0,《宸汐緣》真香了。

回顧開播之初,網上諸多不看好的聲音,如今,《宸汐緣》已然為自己“正了名”。

不過,這種“正名”說來簡單,但深思下去,背後卻也飽含深意。

可以說,《宸汐緣》此次的“逆襲”所折射出的並不僅僅是一次“單純”的作品口碑之爭,更多地還有當下愛情故事該如何創作,以及金牌導演“進與退”的抉擇。

怎樣以“喜劇”元素講好“原創”愛情故事?

“每部作品之間您是如何進行創新的?”是林玉芬最常被問及的一個問題。

作為曾經執導過《花千骨》《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等多部備受觀眾喜愛作品的金牌導演,再次挑戰同題材作品,的確需要突破點什麽才行。

不過,剛剛接觸到劇本的林玉芬那時還沒有確切的思路要如何創作。她只知道,為了能夠保證觀眾在看到這部作品的時候既能嗅到一絲熟悉的親近感,又能令他們直觀地感受和接受到一些不同的內容設計,這一次的挑戰,似乎比往常都大。

因此,在經過對劇本和劇中人物的精心揣摩過後,她才慢慢找到了新的起點:以“喜劇”元素確立新的創作風格。

怎麽運用好“喜劇”元素?難道只是以台詞或獨白的“直給”形式營造喜劇氛圍?

答案當然不會是這樣。

其實在做《步步驚心》的時候,林玉芬對人物性格和命運的感悟能力就開始展露,而這種能力在《宸汐緣》的喜劇風格塑造上也有所體現。對林玉芬來說,喜劇風格一定是植根於人物本身的,與人物融為一體的。

以該劇中笑點擔當的司命和十三為例,林玉芬就在這兩個人物身上設計了很多反差來烘托笑點。基於對喜劇表達效果的考量,林玉芬特意找來了一位很高的演員那廣子和喜劇感很強的演員張海宇來分別飾演這兩個角色,以達成視覺上的衝擊感及感情線中的趣味感。此外,還特意加重了女仙外表下,鋼鐵直男本性的十三諸多“東施效顰”的戲碼等。

當然,劇中諸如此類的角色被成功“盤活”的還有很多,比如樂伯醫仙、天雷真君等等,就連張震飾演的不苟言笑的戰神九宸偶爾也會畫風突變,令人忍俊不禁。諸多喜劇化元素的交叉使得故事的發展不再沉悶,甚至備受觀眾好評。連該劇的編劇就感慨,“從沒想過自己手中的劇本能夠如此鮮活地呈現。”

不可否認,喜劇化的表達方式使得從人物到整部作品都更加豐滿和新穎了起來,細節之處,足見林玉芬的創作功底。

可是,創新歸創新,面對口味愈發嚴苛的觀眾,該劇在播出伊始,由於劇中桃林、天宮等設定的似曾相識,也曾陷入過不小的非議之中。

對此,林玉芬卻看得很開:“我覺得有時候確實很難規避一些情節的重複。但我也在努力盡量避免讓觀眾們覺得沒有新意。比如加入像喜劇元素這類比較生活化的內容來衝淡之前常見的那些模式。同時,由於是原創故事,其實在這部劇中,還有許多精彩的地方,比如故事的豐滿度等等。”

而談及《宸汐緣》為何採用原創故事的緣由,該劇製片人江陸豔給劇研社解了惑,其實早在製作《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時候《宸汐緣》的劇本便已經開始孵化了。

江陸豔和她的團隊感受到,其實無論男女老少,大家內心都有對美好的愛情、美好的情感、美好的事物的嚮往和期許。因此,在《宸汐緣》中,不再將故事隻聚焦在愛情上,而是希望能把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美德與古典美學,融合成新的視聽體系和情感世界體系。

的確,在《宸汐緣》中,基於人物群像的刻畫,通過該劇中不同人物關係的設定和交集,潛移默化地將許多有關親情、愛情、友情的美好情感夾雜其中,比如九宸與靈汐、雲風與青瑤、司命與十三之間的忠貞愛情,雲風與九宸之間的友情之愛,靈汐與樂伯醫仙之間的親情之愛等等。不同的人物關係設定滿足了不同觀眾群體所能感知的情感模式,能夠很輕易引起共情或者共鳴。

立足大環境,如何抵禦“變量”風險?

從籌備到投入製作,《宸汐緣》用了近3年的時間才打磨完成。

可是3年,對於快速發展著的影視行業來說,已經是一個不短的時間。既是零粉絲基礎的原創故事,又是大班底、大製作,沒有壓力嗎?

“當然有。”江陸豔說。

因此,為了能夠“抵禦風險”,在《宸汐緣》籌備之初,主創團隊就明確了一點:這不是一部古偶劇,而是精品劇。“我們希望做出來的內容,不是一次性的消費,而是能夠更加持久回味的內容,是禁得起反覆觀看的。所以,我們在表演上、製作的呈現上,都力求更扎實一些。”江陸豔補充道。

雖然《宸汐緣》被廣大土味緣女孩們稱之為“土味”,但看過劇的觀眾都知道,其實“土”並不是一種貶義,反而是對該劇格外“討喜”“接地氣的一種讚美。

以該劇配角演員們來說,無論是貌美如花的青瑤醫官、還是火神祝融坐騎禍鬥,大到主要角色,小到幾場戲的配角,每個演員就都是經過試鏡嚴格試過的,“合適”是唯一的標準。

當然,如果談及演員,張震和倪妮自然也是繞不開的兩個話題。區別於外界對兩人演技的討論,對於此次兩人在劇中的表現,林玉芬很堅定地表示,“兩個人都在突破著自己。

據林玉芬介紹,生活中的倪妮是一個大咧咧的性格。在片場的她不僅喜歡和導演鬥嘴,更經常插科打諢,但一旦進入角色中,就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副樣子。

張震則是個慢熱的演員,融入環境和角色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其實觀眾要給他一點時間,他的狀態起初真的是在適應當中,但是越演越好,到最後他的很多場戲,我都哭了真的很好。”聊到興起,林玉芬還分享了一個劇組小趣事,“每次拍完戲張震為了保持服裝不起褶皺總是會坐在木箱上面,而不是去找一把舒適的椅子,其實從細節處就能夠感受到張震的專業和認真。”

至於選擇張震的原因,江陸豔分享:“在我們創作過程中,寫著寫著就發現市場上適合演這個角色的演員並不多。因為九宸並不是一個年輕的角色,戰神的身份就是帶有使命感和滄桑感的。如果是很年輕的演員,未必能夠把責任感跟擔當更多層次地表現出來。所以,我們覺得張震不管是外形、氣質,還是他表演的內在東西,都跟這個角色是最搭的。

如果說班底的搭建是作品的起跑線,那麽,顯然《宸汐緣》的起點已經足夠具有優勢。不過,班底的搭建雖重要,但歸根到底,一部作品的品質終究也是離不開拍攝和製作的呈現。

據悉,《宸汐緣》為了能夠把東方傳統的文化元素更好地植入到劇中,以傳遞一種夢幻、美好的氛圍,90%以上都是棚內置景。同時,為了製造美學的真實感,《宸汐緣》在服化道上也花費了不小的心力,90%以上的道具也都是自己製作的,美術組單設計團隊就五六十人,置景陳設道具組等工作人員累計超千人。

並且,由於全劇組都是“細節控”,小到天宮的每個台階側面雕紋的不同,大到靈汐仙裙的設計隨著不同階段的身份和狀態不斷由大地色調轉為粉調、紫調等等,整個創作過程中加入了很多細節。隨著劇情的推進、故事場景的不斷轉換,這種精雕細琢的細節把控不斷為整部劇集攢著口碑和人氣,儼然掀起了一股“土味緣熱”。

顯然,不管是製作、班底,還是原創故事,面對瞬息萬變市場大環境,“變化”才是唯一的“不變”。在江陸豔如今看來,《宸汐緣》並不是一部“快”的作品,也希望觀眾們能夠多一點耐心,在急躁和快餐化的生活節奏下,慢下來,用心體會作品才能感受到其中的精彩。

金牌導演的退與進:“我只是用心而已。”

“您拍完這部戲最大的感受是什麽?”

“最大的感受是要休息。”林玉芬咯咯咯地笑了。

的確,眼前的這個有些消瘦的林玉芬與《宸汐緣》花絮中的林玉芬簡直判若兩人。

“我真的很喜歡拍戲,很享受從這個戲的高度去到另外一個高度的感覺。“林玉芬用手比劃著波峰波谷的樣子。

如果用什麽詞來形容林玉芬的性格,或許沒有什麽比“勇於挑戰”更適合的了。無論是22年前隻身來到大陸拍戲,還是在創造了收視奇跡和國民熱度後再次操盤《宸汐緣》,小小的身體裡,似乎蘊含著用不完的能量。

談及此次再次與老搭檔合作,林玉芬坦言,是被大家的理想所打動。“這種東方傳統美學風格能不能再次延續下去?其實我是覺得蠻有挑戰性的,但反正每一個戲都有它的難度,不是這部戲就是另外一部戲,所以都是一樣的。”

不過,話是這樣說,等實際執導的時候,林玉芬還是犯了難。

“真的是摸索前行的。”林玉芬皺著眉頭操著一口不太流利的國語說道。

因為是原創故事,每一個角色都沒有參照和原型,而且又在不斷的優化過程中,這就要求了林玉芬一定要把關得很小心。尤其在劇中靈汐回歸天宮的時候,團隊反覆推敲了很久,要用什麽角度,要用什麽感覺去做。以她的話來說便是“編劇都被我們逼得快瘋掉了。”

而在九宸下凡那段故事中,從一個尊為戰神的大男人變成一個接地氣的小男人,中間的銜接同樣是非常不好拿捏的。因此,林玉芬在九宸下凡的戲份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使其以一種守護的姿態陪伴著凡間的靈汐,化身小男人的樣子並不違和,還有些可愛。

除了對劇本二次轉化的費心費力,在鏡頭語言方面,由於中國式情感的表達並不是開放的、轟轟烈烈的,尤其在《宸汐緣》中,兩位主角的情感更是從細水長流累積下來到爆發的一個過程。為此,怎樣用鏡頭表達情緒,林玉芬也琢磨了良久。

當然,劇中還有許多大場面的群戲,如何保證情節順利推進、什麽時間節點拋出什麽點,以及面對劇本有可能會漏泄的主演反應,該如何把它們找補回來,都需要進一步的調整和平衡。

“她一直是一個專注且認真的導演。”一旁的製片人江陸豔評價道。面對這樣的評價,林玉芬笑了笑,“我真的是很用心,我只是用心而已,我只能這麽說,問心無愧吧。

其實很多人對林玉芬有過誤解,認為她只會拍同一個題材的作品。其實不然,早年間,林玉芬就拍過許多不同類型和題材的作品。比如《900重案追凶》《鐵血男兒》等等。

而她本人的回答也有點孩子氣:“有時候我還蠻好勝的,其實很多題材我都能拍,但是主要看劇本的方向是什麽,它的立意是什麽,基本上是這個標準。如果是有不同的題材,我還是很想接,因為我會覺得像給自己換環境去了旅遊一樣。一下子穿梭到古代、穿梭到天空,穿梭到哪裡,然後突然間又去到十幾年前、二十年前的那個感覺,我覺得拍戲好玩的地方就是這樣。”

不過,面對越來越變幻莫測的市場現狀,林玉芬也表示:“ 22年,好像一眨眼也過去了,國內的導演也都厲害,有他們自己的風格,也越來越專業,我覺得這樣是很正面地百花齊放,是非常好的。”

但當問及作為經驗豐富的老牌導演,是否也有迷茫的時候,林玉芬首次披露了自己的心聲,“年輕的時候是忙到沒有機會去說迷茫。不過,其實我也是普通人,也有喜怒哀樂,也會走到某一個口然後質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做導演。但通過作品的沉澱,我開始慢慢看到自己的能力。不過接下來呢,我要把自己的腳步慢一點了,再去尋找下一個階段的自己這樣子。”

無疑,《宸汐緣》的“逆襲”並不是一個偶然,從原創故事內容的雕琢,到製作細節化的呈現,再到主創團隊中每個人的專注。在變化莫測的市場背景下,以怎樣的心態創作就會為作品累積怎樣的“福分”,用心創作的作品早晚會得到應有的回報。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