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證監會:無需擔心科創板從主機板“抽血”

7月22日,科創板開市,將有25家首批企業在科創板上市,這是我國資本市場一件大事。7月19日,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就相關熱點問題,接受媒體採訪。

首批企業體現產業發展導向

方星海表示,總體而言,首批25家上市企業經營情況較好,也有一定技術實力。從發行情況看,市場對這些企業也比較認可。

從行業分布看,25家企業中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度較高,高端裝備企業有11家,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有6家,其他也都是屬於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企業,體現了資本市場對產業發展的導向性作用。

從公司所有製來看,民營企業佔比較高,達到16家,反映出了民營經濟的活力和創造力。其他企業中,外商投資企業7家,國有控股企業2家。

從財務經營狀況看,25家企業的體量和資產整體規模相對較大,經營有一定的穩定性。2018年,這些企業平均營業收入達到24億元、淨利潤均值達到3億元,絕大多數企業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在報告期內穩步增長。此外,這些企業的研發投入佔比、研發人數、擁有的專利數等指標整體看起來,也是相對較高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的科研能力。

從發行募資情況看,由於科創板實行市場化定價,企業可以根據市場化原則有效募集資金,未來繼續投入科研,這樣的機制初步體現出了資本助推科技發展的力量。首批上市的25家企業實際募集資金370億元,平均每家募集15億元左右。

資金分流極為有限

科創板即將開市交易,有聲音認為科創板開市將會從主機板“抽血”,對此如何看?方星海表示,科創板對其他板塊的資金分流極為有限。

從歷史數據看,新板塊的資金分流影響有限。比如,中小板2004年6月25日正式開市,開市後的一周(至2004年7月2日)和一個月(至2004年7月23日)內,滬市主機板的日平均成交額分別較開市前一周下降1.26%和上升1.78%,深市主機板的平均日成交額則分別上升12.98%和11.00%;期間上證綜指分別上漲2.86%和0.45%,深證成指分別上漲4.18%和2.43%。

再以創業板為例,2009年10月30日開市,開市後的一周(至2009年11月6日)和一個月(至2009年11月27日)內,滬深主機板、深市中小企業板的日均成交額均顯著上升。其中,深市主機板、中小板一周內的日平均成交額上升16.06%和17.11%,滬市主機板上升15.40%;上證綜指分別上漲5.61%和3.35%,深證成指分別上漲5.61%和4.71%,中小板指上漲7.06%和7.96%。

從當前市場數據看,分流效應也很有限。根據券商研究報告的測算,假設科創板開市首日平均換手率與創業板相同(88.9%),則首日交易僅需要不到270億元資金,與其他板塊日均成交額比較,這是一個很小的數字。

另外,進入科創板交易的資金也不一定是從現有股市中抽出,還可以從場外流入。“主要看科創板企業質量是否高,定價是否合理,只要做到這兩點,就不缺資金。只要科創板有投資價值,我國場外資金很多。”方星海說。

通過市場定價,不存在超募

近期市場出現了“科創板上市企業超募有圈錢嫌疑”的聲音,科創板超募會否常態化?方星海表示,在市場化發行定價的情況下,不存在“超募”概念。實際募集資金是一個市場化定價結果,而企業披露的募投項目預計資金使用需求是一個計劃數據,兩者之間存在差異屬於正常現象。實踐中,科創板首批25家企業不僅有實際募集資金超過披露的募投項目預計資金使用需求情況,也有4家企業募集資金未滿足披露的募投項目預計資金使用需求。

科創板企業通過市場化詢價的方式確定發行價格,監管部門對發行定價不設任何限制,也沒有窗口指導,詢價過程中,充分發揮專業機構投資者的定價能力,最終發行價格由發行人和主承銷商根據市場化詢價情況,綜合考慮發行人基本面、可比公司估值水準和市場環境等因素協商確定,這個價格體現了買賣雙方充分博弈的結果。

按照規則,科創板新股發行募集資金應當用於發展主業,發行人應當披露其募集資金使用管理制度,以及募集資金重點投向科技創新領域的具體安排。對於實際募集資金超出預計資金使用需求的,發行人應說明相關資金的運用和管理安排;對於實際募集資金未滿足預計資金使用需求的,發行人應說明缺口部分的資金來源及落實情況。“企業能不能把錢用好,是我們需要關切的。如果用好了,能夠回報投資者,就不是超募。”方星海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祝惠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