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世界關節炎日,你的關節還好嗎

10月12日,世界關節炎日。關節炎作為一種常見的慢性病,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少見,但由於其對人體的危害進程比較緩慢,人們往往對其不夠重視,以為有點痛癢無關緊要,以致在不知不覺中加重病情。究竟什麼是關節炎?關節炎對人的危害都有什麼?如何預防關節炎的發生?燕趙都市報記者邀請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的專家為大家詳解關節健康的秘密。

認識幾種常見的關節炎

關節炎這一名詞大家都很熟悉,但究竟什麼是關節炎呢?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關節科主任醫師高石軍介紹,關節炎泛指發生在人體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由炎症、感染、退化、創傷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炎性疾病,可分為數十種。臨床表現為關節的紅、腫、熱、痛、功能障礙及關節畸形,嚴重者導致關節殘疾,影響患者生活品質。

高石軍表示,骨關節炎和關節炎不是同一概念。骨關節炎只是關節炎其中的一種,為一種退行性病變,系由於增齡、肥胖、勞損、創傷、關節先天性異常、關節畸形等諸多因素引起的關節軟骨退化損傷、關節邊緣和軟骨下骨反應性增生,又稱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等。臨床表現為緩慢發展的關節疼痛、壓痛、僵硬、關節腫脹、活動受限和關節畸形等。

對於關節炎的種類,高石軍說臨床中常見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骨關節炎: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與人體衰老密切相關,在醫生看來人到老年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骨關節炎。

2.類風濕性關節炎:該病常表現為小關節(手指關節、腕關節等)疼痛,且發病關節呈對稱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80%在35~50歲之間,但老人、幼兒同樣可發病。因其病因與遺傳、感染、環境、免疫有著複雜關係,臨床尚無法徹底根治,只能通過藥物治療控制病情,維持關節功能。

3.強直性脊柱炎:多表現為脊柱、骶髂關節等中軸關節病變。病因不清,一般認為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該病男性多見,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前,嚴重者可導致脊柱和關節畸形而影響日常生活。

4.反應性關節炎:因腸道系統、泌尿系統等關節外感染因子觸發的炎症性關節病變。降低感染率、提高免疫力有一定防治作用。

5.痛風性關節炎:因尿酸鹽結晶、沉積引起的關節炎。發病多為急性單側關節炎,以腳部大腳趾突然紅腫、疼痛為主要癥狀,痛時「痛不欲生」,病程持續一周左右可緩解,像三分鐘熱度一樣過去,因此叫「痛風」,但易複發。預防方法是有效的抗氧化,防止核酸被氧化分解,從而減少內源性嘌呤(佔80%)產生,繼而減少尿酸的產生。同時改變生活飲食習慣,少吃動物內臟、海鮮等外源性嘌呤,從而減少尿酸產生。

關節炎病因複雜 危害不容小視

人們為什麼關患上關節炎呢?高石軍認為,關節炎的病因複雜,主要與炎症、自身免疫反應、感染、代謝紊亂、創傷、退行性病變等因素有關。根據病因可將關節炎分為風濕性、類風濕性、外傷性、骨性及化膿性。

至於關節炎的危害,高石軍表示有以下幾方面:

關節功能障礙:關節炎最常見、最重要的危害,出現這種癥狀的患者病情都趨於嚴重,和患者輕視疾病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是手部和肘部關節炎,患者會感覺梳頭、提物、寫字等簡單的動作都很難順利完成;如果是膝、髖關節炎患者,在行走時會感覺患肢屈伸不利,甚至有蹣跚步態,上下樓梯時需要扶把手,嚴重時可能會臥床不起,導致患者生活品質嚴重下降。

神經系統疾病:這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危害之一,主要是一些人在得了類風濕關節炎後,因為沒有及時進行有效的治療,從而誘發神經系統疾病。

呼吸道疾病:這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危害之一,多見胸膜炎和間接性肺炎,也是由於治療不及時而導致的。

痛風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如控制不佳極易複發,長期反覆發作會造成局部痛風石的形成,久而久之使局部潰瘍和壞疽存在混合病變,嚴重者有截肢風險。

關節炎患者還可能出現其他的不適癥狀,比如發熱、疲乏、無力以及因關節長期疼痛會誘發的焦慮、壓抑及睡眠障礙等精神障礙。

什麼情況的關節疼痛該就醫

對於關節炎的常見癥狀,高石軍根據自己多年臨床經驗認為有如下這些:1.關節疼痛:是關節炎最主要的表現。不同類型的關節炎可表現出不同的疼痛特點。2.關節腫脹:腫脹是關節炎症的常見表現,也是炎症進展的結果,與關節疼痛的程度不一定相關,一般與疾病成正比。3.關節功能障礙:關節疼痛及炎症引起的關節周圍組織水腫,周圍肌肉的保護性痙攣和關節結構被破壞,導致關節活動受限。慢性關節炎患者由於長期關節活動受限,可能導致永久性關節功能喪失。4.體征:不同類型的關節炎體征也不同,可出現紅斑、畸形、軟組織腫脹、關節紅腫、滲液、骨性腫脹、骨擦音、壓痛、肌萎縮或肌無力、關節活動範圍受限及神經根受壓等體征。

有了以上癥狀是否就患上了關節炎呢?高石軍認為,醫生會結合這些癥狀,再進行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來綜合判斷。

對於人們平時的頸椎、腿、腰等關節疼痛或不舒服,高石軍表示,這多與勞累、長期保持某種姿勢、受寒等誘因有關,積極消除致病因素後大多可以自行痊癒。但是,一旦出現關節持續疼痛或進行性加重、不明原因的關節腫脹、關節功能障礙、紅斑、畸形、軟組織腫脹、關節紅腫、滲液、骨性腫脹、骨擦音、壓痛、肌萎縮或肌無力、關節活動範圍受限及神經根受壓等體征時應及早就醫。

不良生活方式增加患關節病概率

很多人認為關節炎是一種老年病,高石軍表示,在實際治療中,有不少年輕人存在關節疼痛,這主要是由不良生活習慣導致的。現在年輕人群中,「久坐族」的頸肩綜合征、「電腦族」的滑鼠手、「手機族」的手機肘、「開車族」的腰椎病等較常見,還有白領的膝、踝關節也是最易受損的關節。此外,有的年輕人飲食上愛吃大魚大肉體型肥胖,以及長期對著冷氣機吹冷風,夏天喜歡把腳泡在涼水中,冬天年輕女性愛穿短裙將關節暴露在寒風中等,這些都會增加患關節病的概率。

高石軍認為,一般關節炎的發病率和年齡成正比,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逐漸出現退行性改變,老年人軟骨中粘多糖的含量減少,骨性韌性降低,易受到創傷。但是年輕時的不良生活習慣,會對關節造成日積月累的損傷,這將會進一步增加年老以後患關節疾病的概率。

適度運動避免寒濕護關節

如何保護自己的關節?高石軍總結自己的臨床經驗,認為可以這樣做:一是避免過度運動,如劇烈體育運動,中醫有「百病皆起於過勞」之說,建議步行健身時間以40~60分鐘為宜,「每天走一萬步」應「因人而異」;二是運動前要充分熱身,使關節充分潤滑,防止關節軟骨損傷;三是控制體重,減輕關節負重;四是增強肌肉力量訓練,保護關節穩定性。五是盡量少穿高跟鞋,以減緩膝關節周圍韌帶緊張度,減輕膝蓋骨異常受力;六是預防風寒濕外邪因素,如注意保暖,不要讓關節受寒等,以免加重或誘發此病。

(燕趙都市報記者 劉良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