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線隊吃飯得排隊 申花那年的另類“433”了解一下

2007年2月8日的那個早晨,對當時還是球員的姚力君來講,就像是做了一場夢一樣。

此前的一個賽季,姚力君在申花隊中的機會並不算多,作為右邊後衛,與孫吉和李毅男這樣的隊友進行競爭,壓力可想而知。為了能夠打上比賽,2006賽季結束之後,姚力君向申花俱樂部提出了轉會申請,他的目標,是同城的另外一支中超球隊上海聯城。“當時想得好好的,去聯城可以競爭一個主力位置,而且也不用離開上海,家裡也能照顧到,挺好的。”

就在那天下午,聯城與申花合並的消息正式公布,原本想要到“城外”去的姚力君發現,轉了一圈之後,他又回到了申花的“城內”,於是,像姚力君、劉巨集濤和董陽這些同樣出自申花的“舊將”,也只能感歎自己與申花隊的緣分“妙不可言”了。

七年“朱駿時代”

整個2006賽季,上海聯城俱樂部投資人朱駿都是“瞄”著申花的。

作為同城“德比”的對手,朱駿承認申花強大的同時,也一直希望能把兩隊之間的比賽搞得動靜再大一點,因為他很清楚蘊藏在足球背後的巨大影響力和商機,而且他也從不掩飾自己想跟申花競爭的野心,用他的話說就是“把上海足球這塊蛋糕做做大,最終受益的,是跟足球相關的每一個人”。

對於足球,朱駿更願意把自己定義為“球員”而不是“球迷”,相比看球,他更喜歡自己披掛上場去衝鋒陷陣。上世紀末的那次全球性的經濟危機當中,朱駿創辦的公司同樣遭遇了極大的困難,為了凝聚核心團隊的力量,他想到了踢球,因為在他看來,足球是一項注重個人能力但更需要團隊作戰的運動項目,而且球員在場上踢來撞去的肉搏,也更容易激發男人體內的戰鬥欲和征服欲。

熬過了最艱難的那段時間後,認為踢球改變了自己命運的朱駿開始對職業足球產生了興趣。2003年底,朱駿收購了乙級球隊上海天娜,隨後以上海九城隊的名義參加了次年的乙級聯賽並且獲得冠軍,成功衝入中甲。

2005年,上海九城隊更名為上海聯城,年底衝超失敗之後,收購了中超球隊上海中邦,用兩年的時間完成了從乙級到中超的“三級跳”,並且在2006年中超聯賽中排名第七,成為當年中超賽場上一匹不大不小的“黑馬”。

在相關部門的協調下,2007年1月底,朱駿與申花俱樂部的代表坐到了一起,協商球隊轉讓一事,最終確定由朱駿以個人出資的方式,獲得申花俱樂部的部分股權及經營權,申花就此進入了長達七年的“朱駿時代”。

公開的資料顯示,按照協定,朱駿以三年注資1.5億元的方式完成了對申花的收購,而他此舉最大的意義,就是為上海足球保住了“申花”這個品牌。

事實上,朱駿為了入主申花,付出的代價遠不如此,因為收購完成的時候,距離當年中超聯賽開打已經沒有多長時間,來不及尋找下家的情況下,他乾脆直接注銷了上海聯城這支球隊,為此損失了兩千萬左右的收入,要知道當時一支中超球隊一年的運營費用,也基本就是這樣一個數字。

迫於無奈的“443”

完成合並手續之後,申花隊的名字沒有改變,俱樂部的名稱則變更為“上海申花聯盛足球俱樂部”,據說之所以取名“聯盛”,一方面是因為跟“連勝”同音;另一方面,“盛”的另外一個讀音為“CHENG”,跟之前的“聯城”也是同音。

名字取好了,但是對突然完成合並的這支新申花隊來講,如何盡快消化“1+1”帶來的不適卻成了難題。

由於兩支球隊一線隊球員加起來超過了60人,雖然康橋基地擁有多達十塊標準的訓練球場,但是以烏拉圭人吉梅內斯為主帥的申花教練組卻只有一套人馬,所以球員也被分成了兩支甚至三支球隊,一支球隊訓練結束之後,另外一支再到場地上進行訓練;再到後來,一些當時還是國字號球隊常客的球員,不得不到預備隊進行訓練,因為球隊的任何一個位置上,都有四五個甚至五六個人在競爭。

合並帶來的“排異現象”自然也在所難免,畢竟此前不管在申花隊還是在聯城隊,球員之間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默契,一旦被打亂,想要在短時間內完成磨合進而提升戰鬥力,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為了平衡雙方球員的情緒和利益,當時的教練組想出了“443”的解決方案,也就是每場比賽上場的11名隊員當中,除了三名外援,其余的八名國內球員當中,四名來自原來的申花隊,四名來自原來的聯城隊,雖然對原先申花隊中眾多的國腳來說並不公平,但是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誰也說不出什麽話來,只是這樣一來,預想中的1+1不但沒有大於2,甚至連等於2的效果也沒打出來。

雖然在2007年的A3聯賽中拿到了冠軍,但是在勉強支撐了大半個賽季之後,吉梅內斯還是宣告下課,2006年帶領申花隊拿到聯賽亞軍的吳金貴重新出山,打完了剩餘的中超比賽,申花最終排名第四,不但沒能完成賽季前制定的“再進一步”的目標,連第二年的亞冠參賽資格也沒能拿到。

雖然合並之後的第一個賽季算不上成功,但是完成了磨合的申花隊在2008賽季與山東魯能隊的爭冠戰也一直延續到聯賽最後一輪,重新回到了中超強隊的行列。

親歷者吳偉超

那個時候連吃飯都要排隊

聯城隊從青浦搬到康橋之後,我倒沒有什麽不適應的,因為那支球隊裡的很多球員,都是我原來在中邦隊的隊友,在一起踢過一年的中超聯賽,都很熟的。

作為球員,當時我們知道合並的消息也不比外面早多少,可能當時最大的感受,就是基地裡的人一下子多了起來,原來的節奏也一下子被打亂了,除了訓練要分兩批,那個時候連吃飯都要排隊,這撥人吃完了換一撥再去吃,因為餐廳就那麽大,不可能所有人都在裡面。

最大的影響,應該還是比賽吧,因為要照顧到兩邊球員的感受,上場人數上要保持一致,所以每場比賽就那麽幾個上場的機會,我記得於濤從國家隊回來之後,因為一線隊沒有位置,直接被放到了預備隊,所以當時很多球隊都羨慕申花,替補席上坐著的都是國腳,太奢侈了。

當時的情況,其實我們也都理解,只是從球員的角度來講,大家都希望能踢上球,都希望有一個穩定的環境,但是那會兒誰也不知道怎麽辦,因為根本連選擇的機會都沒有。

再到後來,不少人慢慢地都離開了,雖然對球隊而言人員流動很正常,但是以當時申花的人員配置,如果用得再好一點的話,成績肯定會更好,很多球員的職業路線可能會走得更遠也更寬一點,從這一點來講,確實挺可惜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