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流行文化背後的太極思維

著名演員、壹基金創始人李連傑熱衷於推廣太極文化,在接受公眾號「仲偉志搜神記」採訪時,李連傑分享了自己對流行文化與太極之間關係的思考。

李連傑認為,任何文化都不是說想把它打出去就能打得出去。比如說,如果中國不開放,可樂、披薩、星巴克就進不來。打必須是有人要開門,有人願意才能互動起來。所以對「文化打出去」這件事,李連傑更喜歡找一個人類共同想達到的目標。「這樣就不需要打,只需要找到共同追求的東西就能實現。」比如全世界都流行的衣服、飲料、音樂等,找到了那個共性,把產品拿出來,它會利益他人,就會流行。李連傑說,我們很多產品的原點還是中國的,「那麼打過去,它可能給一個反傾銷,上個稅,對方就打回來了。這種『打過去打回來』還是少林的思想。」

李連傑認為,美國文化輸出在戰術上就運用了太極的思想,「它的產品不以國別去界定,它用人性的需求來界定,什麼樣的體育、什麼樣的電影、什麼樣的音樂、什麼樣的流行,它把每個年齡段都分出來,然後用它的軍事、金融、文化等等工具去推銷,用這三個鎚子錘你,錘得你受不住了,你就打開門了。」他說,全世界的年輕人和美國年輕人想要的是一樣的,就是快餐文化,方便、容易、簡單,它符合人性需求。而我們有時會把推銷產品的工具和產品本身混到一起,這就導致產品定位不清晰的問題出現,這時候就是自己覺得好,而目標消費群體未必認同和接受這個產品。

怎樣找到太極中符合人類健康快樂的東西,把它細化,有針對小孩子的產品,有針對年輕人的產品,有時尚的產品,有追求生活態度的產品,在不同市場推廣,這是李連傑正在思考的問題。

李連傑認為,一個大的經濟體,它必然會向外輸出文化。他舉了日本與韓國的例子。日本七十年代經濟騰飛時,把動漫、空手道、柔道推廣到了國際上,最後國際上接受了柔道,變成了世界普及的項目,後來全世界又接受了空手道,空手道也變成了奧運項目。而韓國八十年代汽車工業崛起時,韓國把跆拳道也推廣出去了。而在這樣的過程中需要三個因素:「一是經濟騰飛,二是政府要給很大的政策支持,三是企業要把資本拿出來,才能順勢走出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