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兒童燙傷如何正確處理?你聽過的許多土辦法是錯的

相信在生活中,一定有不少人都有過被燙傷的經歷。

當被燙傷時,你也可能用過各種「偏方」——醬油、蛋清、食鹽、牙膏……

袋鼠麻麻想說,以後這些錯誤做法可別再繼續了!錯誤的小偏方,可能引發大悲劇。

俗話說的好:別往傷口上撒鹽。受傷的細胞碰到醬油、鹽水等,那得多疼啊,腦補一下都哆嗦;

去年,一3歲男童不小心碰倒了桌上的電熱水壺,胸口和兩個上肢被熱水燙傷。外婆見孩子胸口起了水泡,想起老家治燙傷的土辦法,抓了一把鹽撒在外孫的胸口上。孩子全身15%燙傷,胸口因撒鹽最為嚴重,達三度燙傷!

真的難以想像,孩子當時忍受了怎樣的痛!

醫生介紹稱,食鹽不能緩解傷情,反而會增加疼痛感,造成創面高滲,大量水分滲出,加重血液濃縮,同時,鹽分被血吸收還容易引起高鈉血症等。

可能燙傷時,很多人最常用的偏方是抹牙膏。牙膏中含有的薄荷成分,給人清涼舒爽的感覺。但是,如果用牙膏塗抹在燙傷患處,不但對治療沒有任何效果,還可能造成創面感染,並影響醫生對創面的觀察。

據英媒近日報導,一名馬來西亞女子手被燙傷後,用牙膏塗抹傷處,結果整隻手迅速腫起來!

醫生指出,用油、麵粉、醬油、雞蛋、黃油等塗抹傷口,不僅不能療傷,還可能引起二次次感染。

除了以上幾種常見偏方,有的家長還直接用上了二鍋頭!

一名4歲的小男孩意外燙傷後,家長往娃身上澆了好幾瓶二鍋頭,導致男孩兒酒精中毒住進了ICU。

袋鼠麻麻更是看到過這樣不可思議又讓人心疼的案例:

廣東中山一名小朋友,被開水燙傷後,家中老人聽信「貓毛可以促進傷口癒合」的偏方,把家裡一隻貓的毛全部剪下敷在創面上。三天后,貓禿了,孩子的臉也感染了。

夏季氣象炎熱,日常衣著單薄、皮膚裸露部位增多,是兒童燙傷的高發季節。兒童燙傷多以熱液燙傷為主,如沸水、沸湯、沸油或者熱蒸汽等都可造成燙傷。生活中,不僅需要警惕一些容易導致孩子燙傷的危險因素,還要儲備一些急救知識,以保護孩子遠離危險、少遭罪。

一、不幸燙傷,如何正確應對?

燙傷根據嚴重程度可以分為三類:Ⅰ度、Ⅱ度和Ⅲ度。

那麼,孩子被燙傷該怎麼應對?

一般,當發生Ⅰ、Ⅱ度燙傷時,家長記住「沖、脫、泡、蓋、送」5字口訣,可以進行緊急處理後就醫。

再次強調下,當創面衣物不易脫下時,千萬不要強行拉扯!

武漢有一起病例,1歲多的孩子撲倒了桌上的開水杯,被燙得哇哇大哭,奶奶一慌神,立即把孩子身上的衣服和紙尿褲揭下,結果造成了寶寶腰側皮膚撕開有巴掌大的創面,受到二次傷害!真的令人心痛。

5字急救法一般適用於創面不大、程度相對較輕的燙傷。如果情況嚴重,如局部成灰色、紅褐色,甚至變黑髮焦,或者是燙傷的面積比較大,最好還是儘快送醫院或者撥打急救電話,讓專業醫務人員處理。

除了文章開始提到的錯誤做法,還有一點需要注意:

如果出現水泡,千萬不要用針挑破;在處理過程中,也要防止皮膚上的水泡受壓破裂。

因為皮膚是完整的,細菌就不容易進入引發感染,利於傷口儘快癒合。

二、遠離燙傷,預防是關鍵

國家衛生部的一項調查顯示:0~6歲的兒童燒燙傷比例佔燒燙傷患者的23%。

意外的燙燒傷不僅可能留下疤痕影響兒童的心理健康,還有可能導致傷殘甚至死亡,給一個家庭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想要孩子遠離燒燙傷的危害,做好預防很關鍵!

1、不要讓寶寶在廚房玩耍,提防孩子打開燃氣、電磁爐等;燒好的熱菜、盛熱水的杯子、水壺等不可放在桌子、灶台邊緣或其他寶寶能夠到的低處;微波爐、烤箱中取出食物時,確保寶寶不在附近;端熱湯、熱菜上桌時注意防止寶寶突然跑過來撞到;無論是在家中還是飯店,吃火鍋時尤其要注意安全位置和距離。

2、給寶寶洗澡前先用手試水溫,先放冷水再逐漸轉熱水;中途如果覺得水溫變涼,不要直接加熱水,最好先用另外器具接好,把寶寶抱出來後再加熱水。

3、飲水機放在寶寶觸及不到的地方。

4、白熾燈、射燈等打開時溫度都很高,儘可能選用溫度不高的節能燈。

5、不購買不合規的家用電器、電動玩具等。定期維護家電、手機充電時不要玩耍、不要放在床頭。

6、夏季告誡寶寶遠離地燈、金屬滑梯、空調外掛機、汽車排氣管、石凳等易造成高溫燙傷的地方。

7、冬天使用取暖器,要注意安全。電熱毯加熱到被窩暖和就及時關掉,暖寶寶建議貼在內衣外面,熱水袋外面最好有棉套包裹。

2017年就有這樣一則新聞,2歲男童在電熱毯上睡覺時尿床,導致漏電燒傷,生殖器官嚴重受損。

8、孩子懂事時,及時給孩子普及消防和急救常識。

袋鼠麻麻有話說:

無論何時,作為父母一定不要心存僥倖,危險因素要時時警惕,多學點急救常識,不要盲信偏方,這樣才可以更好地保護孩子。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