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積極廢人:我靠著“積極”二字可以“苟活”好幾年

千面英雄

作者:[美] 約瑟夫·坎貝爾

譯者:黃玨蘋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02

“積極廢人”擁有積極向上的進取心,但先前失敗的經驗或者對未來可能失敗的預設造成了他們心理上的障礙,所以遲遲不能落實到行動上。但是失敗真的有這麽可怕嗎?它只能為我們帶來“恐懼”等負面影響嗎?在美國比較神話學家約瑟夫·坎貝爾的著作《千面英雄》中,失敗成為一種隱形的保護膜,激起了神話中英雄們更強的衝破閾限的欲望,他們不再畏懼失敗,而是打開了一扇又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最後,“消除了自我依戀的英雄來來回回地跨越世界的邊界,進進出出地進入毒龍的身體,容易得就像國王進出自己的宮殿。”

坎貝爾通過多年的搜集將全球各地的神話與宗教故事匯集到一起,並結合宇宙論、社會學等不同領域的理論完成了整個英雄架構的敘說。這些匪夷所思的故事足以勾起讀者的好奇心,同時坎貝爾又有傾向性地選擇了很多帶有普通人象徵符號的故事作為案例,因此對個體的引導作用恐怕是坎貝爾最想凸顯的。他認為,神話和儀式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把人類精神向前推進的象徵符號,以此抵消把人類精神拖住使之無法向前的人類幻想。神話強化了人們的儀式感,並通過其象徵意義幫助個體脫離滯留已久的陣痛。

“鯨魚之腹”是英雄之旅中的一部分,它意味著“黑暗”、“無知”和“失敗”。在以“啟程、啟蒙、考驗、歸來”為航線的英雄旅途中,“鯨魚之腹”對所有的英雄來說都是必經之路。如果所有的英雄都像普羅米修斯那樣憑借橫衝直撞的蠻力來得到既定的目標,結局必然是被釘死在“潛意識”的巨石上。著名心理谘詢師武志紅在《巨嬰國》這樣評論坎貝爾的《千面英雄》:“完成自己的英雄之旅,需要在現實生活中展開內心,觀察自己。”讀過英雄們的故事後,請試著放下抵禦,跟失敗和解,完成自己的英雄之旅吧。

解憂禪繞畫

作者:[美] 蘇珊娜·麥克尼爾(Suzanne McNeill) / 辛迪·謝帕德(Cindy Shepard)

譯者:李陽琨

出版社:後浪 /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16-03

“積極廢人”愛給自己制定很多目標,甚至在“屢戰屢敗”後依然能為自己制定各種切實可行的計劃,當然結果是一如既往地沒有付諸行動,然後懊惱、自責、挫敗的情緒周而複始。究其原因,他們是貪心地想要齊頭並進,還想把每件事都做到自己心目中完美的狀態。然而,隨著截止日期的逼近,他們心中的壓力和畏難情緒加倍增長,相反,積極的心態卻迅速消退。最終,情緒和時間的失控使他們徹底淪為“廢人”。

安撫“積極廢人”崩潰的內心,培養他們的專注力,也許需要一本《解憂禪繞畫》。禪繞畫的概念產生於2005年字體藝術家瑪利亞?托馬斯的創作過程。她在創作一幅手工畫稿的背景圖案時,感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她告訴自己的伴侶瑞克?羅伯特,說那是一種專注、自在,而又非常放鬆的感受。羅伯特是一個已經還俗了的佛教僧侶,他敏銳地覺察到,這正是佛教裡所說的冥想狀態。於是,他們合力研發了一套可以引導、鼓勵其他人來體驗這種狀態的方法,即本書中所描繪的“解憂禪繞畫”。

不少人利用禪繞畫來舒緩壓力,減輕焦躁情緒,以達到身心平和。禪繞畫如同一場“頭腦瑜伽”,只需一支黑筆、一支鉛筆、一張紙,無須橡皮、無須繪畫基礎,隨時隨地都可以盡情“禪繞”。盤曲纏繞的線條是禪繞畫的基本紋樣,“隨心所欲”和“重複”能讓人腦進入到冥想狀態,逐漸達到深度的專注,在“禪繞”的過程中還可以尋找自己心中真正所需。當你遲遲找不到人生的方向,盲目投靠於各種一時興起的”志向“時,不如畫一會兒禪繞畫來整理思緒。找到那件可以讓你專注的事,並按計劃推進,才是避免成為“廢人”的有效辦法。

我的家裡空無一物

(2016)

導演: 新井友香

主演: 夏帆 / 近藤公園 / 趣裡 等

類型: 劇情 / 喜劇

片長:單集30分鐘(共6集)

美國心理學教授蘭德·弗羅斯特和社會學教授蓋爾·斯泰吉蒂在《物品:強迫性囤積和物品的意義》中這樣評價那些有囤積癖好的人:“囤積者非常敏銳,感知視覺細節的能力很強,擁有一種特殊的創造性和欣賞日常用品之美的能力……但不幸的是,太多的物品妨礙了他們的生活,他們的藝術作品一直沒做出來。”“積極廢人”雖然沒有囤積實物,但卻堆積了一個又一個未完成的目標,這些堆積物有的助長了他們前進的動力,有的卻拖拽著人停滯不前。對於後者,我們應該像清理多餘的日常用品一樣及時地扔掉它們。

在電視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中,麻衣就是個扔東西狂魔,喜歡讓家裡可視的範圍內不要有多餘的東西。電視劇開頭便是她身穿黑白服飾躺在栗色的地板上,房間裡空無一物,只剩下自己呼吸的聲音。對麻衣來說,不需要的東西就要果斷扔掉,“簡”不僅意味著舒適整潔,還意味著高效。她總能在廚房中迅速找到大小合適的器具、丈夫要的衣物、奶奶要的碗筷……而且每一件物品被拿出來時都感覺被精心呵護過。久而久之,麻子身邊的人慢慢開始認同她的行為,並紛紛效仿起來,結果發現“扔”的行為具有舒緩壓力的作用。他們有的人學會了在愛情裡當斷則斷,有的人覺得在工作方面提高了效率,還有的人學會了結交真誠的朋友,每個人的生活都有了明顯的起色。

奶奶曾經問麻衣,為什麽那麽想要扔東西?麻衣回答她: “就是想扔。但是相應的,我隻留下喜歡的東西。一旦買了,就好好保養,為長久使用而用心維護。”正如《道德經》中所言:少則得,多則惑。“扔”意味著“不持有”,不持有無感之物,不持有無用之物,更容易留下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最後我們發現,真正喜歡的東西,原來那麽少。

內部運作

(2016)

導演: 裡昂納多·松田

主演: 雷蒙德·S·佩爾西

類型: 喜劇 / 科幻 / 動畫

片長: 6分26秒

積極的狀態被消解的原因有很多,恐懼失敗是其中之一,生活中易得的“小確幸”也是一張謀殺執行力的溫柔床。“小確幸”一詞最早出現於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散文集《蘭格漢斯島的午後》中,“很多事物都可以產生‘小確幸’,只要你用心體會就行 。”如今,這一流行用語的過度演繹不禁讓人重新反思,在我們滿足於“小確幸”的同時,是否也放棄了對自己更高的要求?如何平衡好享樂和工作,正是“積極廢人”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動畫短片《內部運作》中,主角保羅是一位十分務實又謹慎的普通辦公室職員,儘管他意志堅定且為人正直,卻還是避免不了跟惰性、物欲、好奇心等作鬥爭。在他上班的路上,香車靚女,佳肴美酒不斷誘惑著他,但最終,這些欲望總會被理智壓製下去。實際上,保羅長期以來一直壓抑著心底對於玩樂的渴望,並且對上班已經十分抗拒。當他試圖走進公司時,內心的部件就會自動運作起來,阻止他踏入公司的大門。在這樣的惡性積累下,終於有一天,保羅打破了對自己的禁錮,選擇放縱玩樂一次。在充分的身心放鬆中,他意識到了享樂的必要性。這種娛樂與工作的平衡感給他帶來了積極向上的改變,他不再像流水線上的螺絲釘,而變成了一個辦事高效且充滿激情的工作者。

一旦上班,就意味著大多數人要像保羅一樣,在枯燥無聊的工作與五花八門的娛樂之間不斷做心理鬥爭。《內部運作》告訴“積極廢人”們,適時的娛樂會加強動力,推進目標的實現,但它絕不能多也不絕不可無。享樂只需剛剛好,腳踏實地做事才是成功路上的常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