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央企並購地方國企步入加速階段,四大邏輯支撐

根據近日公布的2019年中國500強報告,千億級企業明顯增多,兼並重組重回活躍軌道。其中,國有企業是並購重組主體,104家國有企業去年完成了613次並購重組。顯然,今年以來中央企業兼並重組地方國企,進入加速推進的新階段。有必要研究央企對地方國企重組兼並的邏輯,對於政府和企業認識、把握發展趨勢並采取正確對策有重要意義。

並購活躍

中國寶武收購馬鋼集團在央地重組案例中有代表性。實際上,早在去年9月就有消息稱中國寶武正在洽購馬鋼集團,不過當時中國寶武並未對此發表評論,僅表示“尚未接到任何通知”。今年6月初,中國寶武對馬鋼集團實施重組,安徽省國資委將向中國寶武無償劃轉馬鋼集團51%的股權。

同一時間,遼寧省與招商局集團圍繞“遼寧省港口資源”重組事宜再獲實質性進展。也幾乎是同一時間,“江中藥業實控人將變更為中國華潤”消息坐實。江中藥業發布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明確華潤醫藥基於每股25.03元的要約價格,以42.78億元的資金總額,持有江中藥業56.97的股權。

馬鋼集團、大連港、江中藥業,都是聞名遐邇的大型國有企業。上述三個案例均為央企對地方國企的重組。緊接著,6月16日,雲南兩家國企——貴研鉑業和錫業股份發布了變更實控人公告。其中貴研鉑業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貴金屬集團收到雲南省國資委通知,雲南省政府擬與中國五礦深化合作,該事項可能導致公司的實控人發生變更。這也為“央地混改合作”再添新案例。

企業並購是一種通過轉移公司所有權或控制權的方式實現企業資本擴張和業務發展的經營手段,是實現企業業務、資產、財務等方面的結構性調整的重要途徑。並購的實質是一個企業取得另一個企業的資產、股權、經營權或控制權,使一個企業直接或間接對另一個企業發生支配性影響。

資產重組是資源的重新組合,包括將其他企業資源整合進自己企業的行為。資產重組是資本運作的結果,而並購本身就會產生資產重組。從落地情況來看,中國寶武對馬鋼集團實施重組,安徽省國資委將馬鋼集團51%股權無償劃轉至中國寶武,並通過馬鋼集團間接控制馬鋼股份45.54%的股份,並成為馬鋼股份的間接控股股東。

再來看看招商局集團對遼港集團的收購情況。此次收購並非一步到位,而是通過兩步走實現的。去年11月,遼寧省與招商局集團簽署協議,招商局集團通過增資方式入股遼寧東北亞港航發展有限公司,並取得後者49.9%的股權。後來,招商局通過無償劃轉方式取得遼港集團1.1%的股權。最終招商局持有遼港集團51%的股權。

事實上,無論是中國寶武還是招商局集團,此前都有收購地方國企的先例。比如,招商局集團在今年2月完成對湛江港集團的增資控股;而早在2007年,當時的寶鋼集團就跨區域重組了位於新疆的八一鋼鐵。

四大邏輯支撐

過去央地重組在外界看來是困難重重,而今央地重組頻頻出現。是什麽邏輯支撐央企與地方國企合作,值得研究。

邏輯之一,主要是專業化,優化國有資本布局,避免無序競爭,促進產業鏈整合升級。從央企的現狀來看,存在資源分散、主業不突出的現象,也存在著在某些專業上同質化競爭、無序競爭的問題。在此背景下,按照市場發展需求,推動中央企業專業化整合,使得企業資源相互融合,增強競爭優勢。目前央企重組呈現“三業一合”狀態,即圍繞主業、產業鏈條、專業化進行重組,“合”則是指央地合作式的重組。圍繞專業化,推進區域資源整合,減少同質化競爭,提升效率和效益。

邏輯之二,是盤活地方政府手上的企業資產,讓存量資產變成增量資產,使呆滯的資本運動起來。今年國家減稅降費兩兆元,在財政支出剛性增加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節流”可能性不大,只能通過“開源”的方式增加財政收入來源。地方政府除了擁有土地資產外,更重要的是有大量的企業資產。央企已經具有規模優勢,通過重組地方國企,能夠進一步提高這些領域的集中度。在此之後,還能夠采取提高分紅比例等方式進一步為財政收入“開源”。

邏輯之三,整合相同業務或是產業鏈上下遊,以及互補式重組,實現產業鏈條互補協同。通過發揮央地聯動效應,還能進一步盤活同類企業資源,從而有效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整個產業的資源利用率。類似五礦中冶互補式重組,發電企業與地方煤炭企業的煤電一體化重組,是必然性選擇。以央企為代表的國資企業也在資本市場上頻頻收購民營上市公司,近期的案例包括中國中鐵擬入主恆通科技等。

邏輯之四,圍繞主業做大做強做優,加快提升產業集中度,並提升國際競爭力。重組後的中國寶武和馬鋼集團粗鋼產量合計達到8707.13萬噸,而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鋼鐵集團安賽樂米塔爾為9250萬噸。

整合加快

對新一輪央地並購重組發展趨勢的預測,要從多方面要素進行考察。

從政策支持角度看,政府支持並購重組的政策脈絡愈來愈清晰,預計會有專業化整合等改革文件頒布。2016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的指導意見》提出“鞏固加強一批、創新發展一批、重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的任務。2019年4月,發布《國務院國資委授權放權清單(2019年版)》,其中多項內容與重組兼並放權授權改革直接相關。《方案》授權範圍涉及產權的有10條,國資委不再指導中央企業內部資源整合與合作,不再指導地方國有企業重組改製上市管理。

從經濟布局來看,裝備製造領域、產能過剩領域等專業化整合有望加速。當前,正在做裝備製造、船舶、化工等領域的企業戰略性重組;近期高端製造業中的電力、有色、電力設備、電子、通信、軍工、海工裝備等領域的專業化整合有望加速。過剩產能中,鋼鐵、煤炭並購重組將會加快。根據國務院《關於推進鋼鐵產業兼並重組處置僵屍企業的指導意見》,到2025年,中國鋼鐵產業前十大企業產能集中度將達60%-70%。目前前10家僅為不到40%,跟日本、美國70%以上的水準仍然差距很大,可以預料未來將有更多的重組案例發生。

從所有製改革來看,央地國有企業專業化整合與混改結合,並有實質性進展。對於地方國企來說,國有資本體量較大且民營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國企改革市場化推進程度或較快,如東部沿海省份。另外,值得關注的是,近期出現國資參與A股多家上市公司控制權轉讓的事件,除了紓困原因以外,主要有兩種目的。一類是裝入旗下國有資產,實現證券化。另一類是投資新興產業,實現多元化布局。置換劣質資產,注入盈利能力靠前的業務,實現提質增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