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民日報:要打貿易戰 中國奉陪到底

  美國301調查無視中方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事實,無視世貿組織規則,無視廣大業界的呼聲,中方堅決反對並有信心有能力應對任何挑戰——要打貿易戰,中國奉陪到底!

  人民日報 本報記者 王 珂 齊志明 王 觀 林麗鸝

  美國東部時間3月22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備忘錄,基於美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的對華301調查報告,指令有關部門對華采取限制措施。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3月23日說,任何情況下,中方都不會坐視自身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我們已做好充分準備,堅決捍衛自身合法利益。

  美單邊貿易保護損人不利己

  商務部相關負責人介紹,“301條款”是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到310節,一般而言,“301條款”是美國貿易法中有關對外國立法或行政上違反協定、損害美國利益的行為采取單邊行動的立法授權條款。

  “301調查由美國自身發起、調查、裁決、執行,具有極強的單邊主義色彩。”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說,正因如此,301調查自面世以來,一直遭到其他國家反對。1995年世貿組織成立後,301調查基本被美國政府束之高閣。

  2017年8月18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正式對華啟動301調查,主要針對與技術轉讓、知識產權和創新有關的法律政策或做法。

  “美國依據其國內法對中國發起貿易調查,並對中國采取限制措施,這是典型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行徑。” 商務部條法司司長陳福利說,美國301調查無視世貿規則,也違反了1994年美國總統向國會提交的《行政行動聲明》。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說,美方此舉不利於中方利益,不利於美方利益,不利於全球利益,開了一個非常惡劣的先例。

  在中國國際貿易學會中美歐經濟戰略研究中心共同主席李永看來,美國如果采取單邊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不僅影響中美兩國經濟,還會產生糟糕的示範效應,進而擾亂整個國際經濟秩序。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團隊認為,貿易保護主義是主要的換擋風險之一,美方的單邊行動可能使全球復甦的提速換擋遇到阻塞,甚至面臨無法完成的危險。

  不少美國企業和協會普遍對美方單邊行動表示擔憂,目前已有45家美商協會明確提出反對意見。美國資訊技術創新基金會日前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如果川普政府對從中國進口的資訊和通信技術產品加征25%關稅,將導致美國經濟未來10年損失約3320億美元。

  無疑,高額關稅產生的負擔最終將轉嫁到美國企業和消費者頭上。以鋼鐵行業征稅為例,不僅是上遊廠商,下遊勞動力市場也會受波及。李永表示,美國政府曾於2002年對進口鋼鐵征稅,當時導致下遊產業失業人數比鋼鐵行業就業總數還要多。

  對外經貿大學教授薛榮久認為,作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美方竟然做出違背自由貿易原則的行動,讓人感到失望和驚訝。美方此舉不僅將傷害中國消費者的利益,也將損害美國消費者的利益,還將危害世貿組織成員的利益。

  中國國際商會認為,從美國公眾提交的301調查評論意見來看,絕大多數的利害關係方均認為相關分歧應當通過對話和協商予以解決。近日,美國數十家商協會再次敦促政府不要對華采取加征關稅等措施。美方擬采取的單邊措施與其國內主流民意背道而馳。

  美國301調查完全站不住腳

  “美國301調查無視世貿規則,無視中國實際,無視中美經貿關係互利共贏的本質。”陳福利說。

  陳福利表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堅定地推進市場化改革、擴大投資準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美國無視中國實際情況,無視中美多年來加強經貿合作和知識產權對話的努力,出於國內政治需要對中國提出指責,是不客觀的,完全站不住腳。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去年底發布的《世界知識產權指標》報告顯示,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的專利申請量逾130萬件,超過了美國、日本、韓國以及歐洲專利局的總和。這份報告還指出,中國有望在未來3年內成為全球第一大國際專利申請國。

  也有觀點認為,對中國部分產品徵收高額關稅有望成為此次限制措施的主要內容,這被認為是美國希望縮減貿易逆差的手段之一。

  事實上,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美方通過大量進口源自中國的低成本勞動密集型產品,大大降低了美國人的消費成本,提升了“消費者剩餘”,實際上是改善了美國消費者的福利,在巨集觀上也有利於美國抑製通貨膨脹。

  “在中美經貿合作中,美方是受益的,美國消費者享受到的實惠看得見、摸得著。”白明說。

  中國商務部發布的《關於中美經貿關係的研究報告》顯示,全球價值鏈中,貿易順差反映在中國,但利益順差在美國,總體上雙方互利共贏。據中方統計,中國貨物貿易順差的59%來自外資企業,61%來自加工貿易。中國從加工貿易中隻賺取少量加工費,而美國從設計、零組件供應、行銷等環節獲利巨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認為,中國對美貨物貿易順差原因是多方面的,歸根結底由兩國經濟結構、產業競爭力和國際分工決定,也受到現行貿易統計制度、美方對華高技術出口管制等因素影響。

  同樣的匯率水準下,中方在勞動密集型產品方面是順差,而在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農產品和服務貿易方面都是逆差。這充分說明競爭力強的產業,順差就會多。中美之間,無論出口還是進口,都由“市場說了算”,是兩國企業和消費者自主選擇的結果。

  中國有信心、有能力應對任何挑戰

  “中方不希望打貿易戰,但絕不害怕貿易戰,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應對任何挑戰。”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面對川普政府咄咄逼人的貿易保護政策,中國有必要開展“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給予堅決反擊。在具體反製行業或產品的選擇上,鑒於美國農產品、運輸設備(飛機、汽車)、服貿等出口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高,中國可以對這些產品提出反傾銷調查或提高關稅。

  3月23日,商務部發布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並征求公眾意見,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征關稅,以平衡因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給中方利益造成的損失。

  “我們已做好充分、全面準備,將密切關注進展,認真評估,一旦中方利益受損,中國將堅決出手!”陳福利說。

責任編輯:郭一晨 SF160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