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張良不愧為謀聖,面對秦朝強大守軍,他隻給劉邦支一招就化危為安

公元前207年,八月,劉邦攻打武關。屠掉武關之後,還要通過一道重要的關卡,才能進入鹹陽城。

嶢關。

嶢關與函谷關一樣,易守難攻。突破技術有兩種,一是硬來;一為軟施。加起來就叫雙管齊下,然而硬來成本太大,所以歷來突破者都選軟施,那就是大家坐到桌面上談判。

劉邦沒有多想,準備攻打嶢關。這時,張良突然對他說道:“不到萬不得已,就不能隨便開打,問題還沒有到僵死的程度,我們應做好兩手準備。

張良不愧為謀聖,面對秦朝強大守軍,他隻給劉邦支一招就化危為安

劉邦充滿期待地問道:“怎麽個兩手準備法?”

張良:“一手備戰,一手談判。我們兵力不強,但如能在山上插滿旗幟,以此虛張聲勢突破對方心理防線,然後派人去跟守關秦將談判,絕對有利可圖。”

劉邦恍然大悟,立即派人到山上插旗,並且派了兩個口舌伶俐的辯士去談判,一個是酈其食,一個是陸賈。

酈其食和陸賈走後,沒過兩天,他們就給劉邦帶回好消息說,秦將願意停戰講和,接受劉邦提出的所有條件。

張良果然是大師啊,料事如神,連隻蒼蠅都難逃他的火眼金睛。

既然談妥了,那就開兵進城去吧,然而這時,天才張良又對劉邦說了一句:“沛公且慢。”

劉邦奇怪地看著張良,張大師,難道這次還有什麽地方不對勁嗎?

張良笑了,既然秦將願意講和,那就說明他們肯定早有背叛秦朝之意。我們不如一不做,二不休,趁他們放鬆警惕時打進鹹陽城去。

張良不愧為謀聖,面對秦朝強大守軍,他隻給劉邦支一招就化危為安

這就叫見招拆招,依如此計,那可省了多少糧食和黃金啊。劉邦又一次高興得要飛起來,他決定不履行談判之約,準備進攻鹹陽。

進攻之前,張良又教劉邦一計,讓其在山上插滿紅旗迷惑秦軍,借機帶著主力部隊繞過嶢關,越過蕢山,直接攻打守衛在鹹陽外的秦軍。

這叫瞞天過海。

這一招絕不亞於現代戰爭中的空降兵,守關秦兵還不曉得後頭髮生了什麽事,劉邦已一路乘勝追擊從藍田(今陝西省藍田縣)南打到了藍田北,攻破藍田。

鹹陽城像一個毫無反擊能力的人,完全暴露在了劉邦的攻擊範圍之內,秦軍除了投降,別無選擇!

張良不愧為謀聖,面對秦朝強大守軍,他隻給劉邦支一招就化危為安

公元前206年,十月,新年。

這年史家稱其為漢高祖元年,劉邦駐軍霸上,子嬰坐著馬車,帶著眾人浩浩蕩蕩地走出鹹陽城,準備在西安市東北投降迎接新王。

有必要交代一下,為了顯示出投降的誠意,投降者一般都要親自出城迎接新主入城,除此之外,子嬰乘坐的馬車還必須打扮得像喪車一樣,出門時脖子上套著一根繩子示意自己是俘虜。還有更重要的,比如皇帝用的玉璽啦,符節啦,統統都要封留好獻出來。

劉邦欣然接受子嬰投降,一個舊王朝就此宣告結束,一個新的王朝即將來臨。

張良不愧為謀聖,面對秦朝強大守軍,他隻給劉邦支一招就化危為安

從秦始皇稱帝以來,秦朝歷經兩屆皇帝,一個王(子嬰自稱秦王,而非皇帝),總共十七年。繁榮落盡,歲月如夢,誰也不曾想到,秦朝這個名震寰宇的皇朝,會如此地以倉促之勢謝幕。

秦朝之短命,古往今來眾說紛紜,有兩篇文章在總結秦朝崩盤上很有名,一個是漢代賈誼的《過秦論》,一個是晚唐杜牧的《阿房宮賦》。

賈誼認為,秦國曾經不懼諸侯百萬軍隊,然而秦朝建立十五年後,只因陳勝一人振臂高呼發難,就不堪一擊而破被天下所恥笑,這是為什麽呢?

只因為秦仁義不施,所以攻守之勢竟然是如此不同。

張良不愧為謀聖,面對秦朝強大守軍,他隻給劉邦支一招就化危為安

杜牧的觀點與賈誼略有不同,老人家綜合六國及秦國滅亡的過程總結道:滅亡六國的是六國自己,不是秦國。同樣,滅秦國的主要也是秦國自己,不是天下人。

由此我們又總結出:一切朝代的滅亡歸根到底緣於內部的徹底混亂。

何嘗不是這樣呢?如果一個朝代朝綱不正,小人作亂,外兵發難,它離滅亡還能有多遠呢?這不正應了孟子那句話嗎?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果再給秦朝一次機會,但它還是仁義不施,還是朝綱不正,還是像趙高這般宦官小人當政。那麽,秦朝就是再多十個函谷關和嶢關,再多十個像章邯這般的國家棟梁之才,也擋不住天下群氓的攻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