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納芯微CEO王升楊:堅持聚焦數字隔離與傳感器領域

匯聚國內外領先電子企業,見證電子產業崛起與變遷。2020慕尼黑上海電子展之際,芯師爺專訪了電子產業鏈的20余家優秀企業,特別推出“慕名而來”專題報導。

蘇州納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納芯微”) 致力於高性能集成電路芯片的設計、開發、生產和銷售,聚焦傳感器與數字隔離領域,是一家國內領先的高性能高可靠信號鏈芯片提供商。芯師爺專訪納芯微CEO王升楊,深入探討了企業在數字隔離與傳感器領域的布局和發展。

芯師爺專訪納芯微CEO王升楊

●採訪實錄●

1

本次慕尼黑上海電子展,貴公司帶來了哪些新的產品或方案展示?其主要優勢和性能特色是什麽?

納芯微CEO王升楊:我們帶來了很多新的特色產品來參加這次的慕尼黑電子展。一共40多種不同的產品,大體上會分為五個類別。

2020慕尼黑上海電子展納芯微電子產品展示

一類是數字隔離器產品,還有一類是I²C接口類的芯片,另外還有壓力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以及傳感器信號調理芯片。從產品特點來講,我覺得大體上展現出這麽幾個特色:

第一是產品類別覆蓋比較全。比如說數字隔離器產品,我們目前覆蓋了隔離驅動、隔離電源、隔離接口、隔離采樣以及標準隔離等隔離器的主要產品類別;壓力傳感器產品則是覆蓋了絕壓、差壓不同輸出類型,量程上覆蓋了高中低量程範圍;溫度傳感器產品則是有數字輸出、模擬輸出等不同的輸出類型等。

第二,整個產品性能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準,基本上達到了國內甚至是國際領先的水準。例如我們的數字隔離器產品,在應用了新技術之後產品性能得到了全線的提升。

第三個特點,我們這些產品絕大部分都同時推出了汽車等級的產品,也就是說我們非常在意產品的高質量和高可靠性。

2

作為國內首家成功量產數字隔離芯片的廠商,納芯微的數字隔離芯片具有哪些優勢?

納芯微CEO王升楊:在我看來,數字隔離是一個比較有趣的芯片品類,它的應用其實非常廣泛——所有在高低壓之間需要做信號通信的領域都會用到數字隔離。但數字隔離器並不是標準的CMOS芯片,從工藝到封裝再到量產測試的設計,它有很多非標產品的特點。從設計到量產的過程其實不是很容易,我們很有幸成為國內第一家完成這個品類量產的國內供應商。

那講到我們的優勢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第一,我們數字隔離器的品類覆蓋非常完整。在18年推出標準數字隔離器的基礎之上,我們這兩年擴展了幾個品類:第一個是隔離接口,包括隔離I²C、隔離485等,我們現在已經全線覆蓋;其次,隔離采樣、隔離運放、隔離ADC等以隔離方式來做電壓電流采樣的芯片,我們也都在今年實現了量產;第三是隔離驅動、隔離單管驅動、隔離半橋驅動等驅動類隔離產品,我們今年內也會全面覆蓋到;第四點是隔離電源的品類。通常來講,我們所說的數字隔離是用隔離的方式來做信號傳輸,但在實際的應用中,還需要用隔離的方式來做能量傳輸,這種以隔離方式來做能量傳輸的我們叫做隔離電源芯片,納芯微的隔離電源將在下半年大規模推向市場。

第二,在技術創新上,我們今年推出了第二代的隔離技術,稱之為Adaptive OOK的信號調製技術。基於Adaptive OOK的信號調製技術,納芯微數字隔離器產品的很多性能指標都被推向了新高度。

比如隔離耐壓能力,我們第一代產品技術是在7kV耐壓的水準上,實際上7kV已經可以滿足絕大部分的商業應用。基於第二代的Adaptive OOK技術,隔離耐壓被提升至12kV以上。抗浪湧能力現在可以達到10kV以上,抗共模干擾能力在原本150kv/us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至200kv/us以上。

通過技術的提升,納芯微的數字隔離器產品在性能上基本已經全面達到甚至超過了國內外同等水準。未來,基於這些高性能的數字隔離器,我們將能夠滿足隔離領域裡新興的高可靠性、高質量、高性能要求的市場需求。以現在很火的新能源車市場為例,我們最近和行業頭部客戶在合作開發新能源車上面的隔離器應用案例,我覺得未來這會是我們在隔離領域裡比較令人期待的機會點。

3

傳感器作為納芯微的另一重要產品線,傳感器產品有哪些競爭優勢?

納芯微CEO王升楊:傳感器方向我們現在主要聚焦在壓力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兩個大的品類上。壓力傳感器方向上,我認為有兩方面應該是在國內做得比較領先的。一是我們在汽車領域的產品化經驗,納芯微壓力傳感器目前已經在東風、上汽、大眾等主機廠的一些主力車型上開始大規模批量裝車,很快將會有很多搭載納芯微壓力傳感器的車型上市。

另外,我們量產了5kPa的低量程壓力傳感器,同時將精度也做得很高。在壓力傳感器的領域裡面,微差壓這種非常低量程的壓力傳感器是最難做的,這個領域此前在國內是空白的。未來,在該領域我們會著重發力推出一些面向新興行業應用的產品。

溫度傳感器方面,我們的特點之一是做國外廠商產品的替代,大家可以關注一下我們一款稱為數字NTC的創新性的溫度傳感器產品。受疫情的影響,大家對體溫監測的需求會越來越多。納芯微數字NTC產品最近在可穿戴式設備測溫的一些新興應用上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場進展。這個數字NTC非常非常的小,小到只有一個0603電阻這麽大,它只有兩個引腳,所以看起來跟電阻一模一樣。在使用上也非常簡單,而且它能夠達到體溫監測的精度要求。

目前,在一些手環、手錶的應用中,數字NTC有很多的重量級項目正在design in。到今年下半年時,大家可能就會在市場上看到內置有納芯微數字NTC用來做體溫監測的一些創新性可穿戴產品。

4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納芯微推出了哪些戰“疫”新品?納芯微的信號調理芯片在其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納芯微CEO王升楊:在疫情早期,市場上最緊缺的就是額溫槍的紅外測溫方案。因為整個產業鏈之前的物料準備其實是沒有考慮到那麽大量級需求的,突然需求爆發後,額溫槍裡面的很多芯片都缺貨。針對紅外測溫應用,我們把原來用在壓力傳感器上的一顆信號調理芯片做了一些快速的改造和技術方案的升級,讓它能夠用在額溫槍紅外測溫上。通過該方案,第一,我們緩解了很多下遊客戶的缺貨問題;第二,提升了額溫槍的測溫精度,能夠讓客戶的量產效率得到提升。在疫情最緊張的時候,我覺得這算是我們給抗疫工作做的一點貢獻。

5

2013年納芯微創立,當時公司是在什麽樣的市場背景下成立?創業初期公司遇到的最大的挑戰是什麽?

納芯微CEO王升楊:我們公司成立的初衷是面向傳感器的信號處理領域。當時,智能手機裡的各種應用在逐漸流行,各種傳感器的應用在逐漸起量,國內湧現了一批做傳感器尤其是MEMS傳感器廠商,但那時這些廠商有一個痛點或者說難點,就是很難找到合適的企業或團隊來幫他們去做傳感器後面信號處理芯片。

我們的創始團隊來自於ADI,包括我本人原來也是在ADI做電路設計,我們當時的技術積累主要在信號鏈處理領域。基於這樣的技術背景,再結合市場上的需求,我們在想是不是有機會來去創立一家公司來做市場需要的傳感器信號調理產品。

現在回想起來,最大的挑戰可能是來源於對市場方向選擇的挑戰。因為我們最早做的傳感器信號調理芯片,很多是客戶定製的芯片,當這部分迅速穩定之後,我們團隊就開始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麽。在這個過程中,其實面臨了很多選擇,我們也考慮過做消費類這些國內市場上比較流行的產品。但想來想去,我們覺得做流行的產品對未來的產業發展和我們在整個市場中的競爭能力來說可能意義並不大。最終,我們決定堅持去做一些國內沒有的、在行業內有稀缺價值的產品,也許這個過程會比較難,但我們認為未來一定會體現這其中的價值。

從那時開始,我們著手去拓展工業、汽車上的應用,比如數字隔離器、壓力傳感器等。現在回頭來看,當年做的決定已經開始得到了一些回報,但其實在當時那個點,做一些具有長期價值的開拓性的產品,其實還是面臨很大風險的。

6

時至今日,納芯微的產品推陳出新速度令人讚歎,上半年陸續推出了多款新品。其成長所依賴的核心競爭力有哪些?

納芯微電子CEO王升楊:第一個競爭力是研發水準。納芯微匯聚了在國內模擬芯片和混合信號芯片領域裡非常高水準的一批設計人才。在我看來,芯片設計行業首先是人才的競爭,有高水準的設計人才才會有後面的一切。

第二點是產品化的能力。雖然說我們是芯片設計公司,但最終我們要把設計變成產品才能形成銷售、才具有客戶價值。在將設計變成產品的過程中,產品化能力我認為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跟設計工作同等重要的。我們這兩年取得的一個重要成績,就是積累了很多非標芯片的產品化經驗,我覺得這是我們的另外的一個競爭力。

第三是我們的質量管控能力。我們在比較早的時候就把汽車作為了非常重要的戰略方向,我們算是國內的半導體公司比較早開始在質量上下大力氣去做投入的企業。我們現在的團隊有150多人,其中質量團隊大概佔了我們總人數的1/10,對於一個芯片設計公司來說,我認為這個比例已經很高了。

我們堅持在質量管控上的投入,目前來看將會成為未來競爭中的一個比較大的優勢。因為我覺得,未來的中國半導體行業一定會面臨著從原來的偏向中低端的消費電子市場往更高要求的市場躍進的過程。這個躍進的過程中,我覺得可能真正的差距還不在設計能力上,產品化能力、質量管控能力、大規模的交貨能力才是拉開差距的關鍵。

7

5G時代的到來、新基建如火如荼的開展,對貴公司的發展來說帶來了怎樣的機遇?

納芯微CEO王升楊:第一,在5G基地台、電源管理等領域,納芯微數字隔離器在大規模的應用,並且有很高的市場佔有率。在我看來,未來5G應用全面爆發將會帶來更多新興的物聯網應用,我們在這個領域做的很多布局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傳感器方向上的機會。

另外,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進口替換的機會,這確實也是國內半導體發展的一個重要機遇期。在整個國際大環境的影響下,越來越多國內系統應用廠商在主動地、有意識地甚至有非常強烈意願地去推動半導體器件的國產化。在這個過程中,我覺得國內半導體廠商是有很多機會的。但同時也帶來了新挑戰,就是國內企業要修煉好內功,要能夠真正實現無縫替換,能夠保證我們替換的過程中不要出問題,不要給終端客戶造成損失,我覺得這是我們當前應該要努力做好的事情。

8

請分享下納芯微在數字隔離芯片、傳感器等產品線的市場布局和未來規劃。

納芯微CEO王升楊:我們未來會堅持在自己的技術路線上並不斷提高核心的技術儲備,圍繞這些技術儲備來進一步豐富我們的產品線。

隔離與接口方向會布局包括驅動和采樣等產品,傳感器方向則會拓展更多的傳感器品類,在壓力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產品方向做更多的布局。現在,數字隔離器我們主要服務在電力、電源等泛能源的行業上,傳感器方向我們主要服務工業汽車傳感器上,未來我們將會開拓一些新型的應用聚焦服務一些特定的行業。整體來說,未來我們會繼續聚焦在自己的核心技術方向,快速擴展和豐富產品品類,服務好我們的客戶。

9

參展2020慕尼黑上海電子展,有何收獲或發現?

納芯微CEO王升楊:我們是連續5年參加慕展,今年我看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變化——就在IC展區裡,國內的企業已經佔了半壁江山。

記得5年前的時候,展廳裡的核心位置或者大展台主要還是大的國際廠商。但今年我發現其實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我想這也代表著我們國內半導體企業近年來取得的長足進步。借這個機會,我也希望更多的國內客戶系統集成廠商能夠給予國內IC企業更多的關注、更多的信任、更多的支持。感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