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研發高性能傳感器芯片,中科銀河芯獲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36氪獲悉,中科銀河芯今日對外宣布已於今年7月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該輪融資由中科院創投領投,南京動平衡、三峽鑫泰、北京科微創投共同跟投,此輪資金將主要用於技術研發、產品線擴展及部分產品量產,並進一步引進高端人才。此前,中科銀河芯曾在2018年獲中科創星數百萬元的天使輪融資。

中科銀河芯是來自中科院微電子所的創業團隊,其產品覆蓋溫濕水傳感器系列、壓力傳感器系列、單總線芯片系列(主要是標簽芯片)三個方向,產品包括分布式溫濕度傳感器芯片、單芯片RFID+溫度芯片、單芯片壓力傳感器、單總線系列芯片等。應用領域涵蓋汽車電子、工業領域、智能製造領域、通信領域以及物聯網等。以傳感單元+信號調理的基本架構,公司核心技術包括單芯片水分溫度檢測技術、高精度溫濕度檢測技術、無線測溫技術、傳感器校正技術、大批量溫度標定測試技術等,同時擁有軟體設計能力、射頻芯片設計能力、系統研發能力。

今年上半年,中科銀河芯已成功量產高精度溫度傳感器芯片GX18B20H和GX20MH01,最高精度達到±0.1℃,可廣泛應用於醫療電子、藥品儲藏、高精度工業測量等領域。

同期成功研發出帶有存儲功能的溫度傳感器芯片GX20ME04,該芯片是一款具有1024B存儲空間的分布式溫度傳感器芯片,每顆芯片具有全球唯一64位ID碼;每顆芯片具有1024B的存儲空間可用於存儲二次校準溫度信息或者用戶自定義信息。工作在溫度校正模式時,可在128℃的溫度範圍內每0.5℃溫區調節-0.4375℃~+0.4375℃,校準步進0.0625℃,可使傳感器在極寬的溫度範圍內達到0.1℃的精度。GX20ME04在-10℃~+70℃範圍內的出廠不二次校準精度可以達到±0.4℃。芯片靜態待機功耗小於1uA。

另外,中科銀河芯開發的水分傳感器芯片已經在糧、土壤等領域開展應用方案的研發,開始規模測試。

傳感器可以將環境中的自然信號轉換為電信號,使得這些信息得以被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測量對象包括聲、光、磁、力、溫度、濕度、位置等信號。可以說,幾乎每一個現代化項目,都離不開各種各樣的傳感器。

BCC Research曾預計

,全球傳感器市場規模在2016-2021年間複合增長率為11%,到2021年將達到近2000億美元。 而根據工信部在2017年12月發布的《傳感器產業三年行動指南》,2021年國內市場規模超過5900億人民幣。 目前國內中高端傳感器95%依賴進口,90%以上的芯片依賴國外技術,國產化替代空間巨大。

據中科銀河芯CEO郭桂良介紹,對比傳統的結構型傳感器和固體型傳感器,如今的智能型傳感器,除了采集精度上的更高標準外,還具有采集、處理、交換信息的能力。而溫度指標傳感器是傳感器最主要的產品之一。如今,溫度指標傳感器正向微型化、數字化、高精度、低功耗、智能化、網絡化方向發展,對比傳統的熱敏電阻傳感器,新型由於採用高集成度設計和數字化處理,在可靠性、抗干擾能力以及器件微小化方面都有明顯的優點,但還是存在測量範圍有限、複雜環境下精度較差、成本高、有延時等不足。

中科銀河芯部分產品

郭桂良認為,隨著工農業的發展,複雜環境下對溫度的精度要求越來越高,這需要國產化傳感器有更高的競爭力。而除了不同場景的精度要求,一些細分領域裡的多指標協同監測也極其重要,比如糧食儲藏。

由於技術條件的限制,目前的糧情監測方案,最主要還是依靠分布式多點監測溫度和倉內固定幾點監測濕度的方案來監測糧食的儲藏情況。

但事實上,目前單溫度檢測系統監測不到糧食水分,只能在糧食霉變升溫已經造成損失後再介入處理。這種間接的、被動的、事後的方法,且不能檢測出糧食的具體含水量,會造成一定的損失。而溫度水分一體實時監測,則可以提前介入,定量的測定糧食的含水量,更好的預防糧食的霉變,更好的儲糧、保糧。

基於此,中科銀河芯其還研發了定位糧情行業的溫度水分一體化傳感器,還與北京佳華儲良合作開發出了糧情溫度水分監測系統,提供完整解決方案,幫助下遊線纜客戶盡快升級改造目前單溫度檢測系統。

目前,中科銀河芯擁有授權發明專利1項,實質審查階段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集成電路布圖專利4項,軟體著作權授權5項。目前合作客戶包括中儲糧5家A級供應商、華脈、科信、碩人等。

團隊方面,中科銀河芯核心技術團隊來自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除了此前曾參與過包括國家重大專項、863計劃、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多個科研項目,也擁有從產品選型、芯片開發、產品應用、市場開拓、客戶技術支持、量產測試等所有環節實際項目經驗。核心芯片開發人員10位,技術人員二十餘人,可以同時開發3~4款傳感器或者模擬混合信號類芯片產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