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讀透《老子》十句話,安身塵世間,做個明白人!

1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

一、翻譯:遵循於自古以來就有的大道,來駕馭當今現實世界中的具體實際。

二、感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用早已存在的道理,來駕馭現在的具體事物。換個說法就是借古鑒今,古為今用。

老子告訴了人們一個道理,就是將學習到的前人的東西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去,這樣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司馬光等人編撰的《資治通鑒》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以供後人借鑒,書名的意思是:“鑒於往事,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治,其目的就在於讓統治者從中領悟為政之法,為君之道。

2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其長。

一、翻譯:我有三件寶貝,持有它們並珍藏著它們:一是仁慈,二是儉樸,三是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心懷仁慈,所以能勇於獻身;奉行儉約,所以能夠周濟民眾;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所以能夠成為天下的首領。

二、感悟:老子講的三寶,與事物的表面現象,也是不相似甚至相反的。例如,仁慈者在戰場上,心腸軟便不會勇敢,但老子說仁慈所以才能勇敢,這不是說反了嗎?

孟子說過:“仁者無敵於天下。”這樣,真正的仁者不但是勇敢,而且是勇敢到天下無敵。“慈故能勇”是從本質上說的,故與表面的現象相反。我們平常說的“大仁有大勇”,就是這個道理。

人們認為,節儉則辦不成大事。但老子則認為,要節儉地運用資源,才能辦更多的大事。你要儉用心神、精氣,才能保持心神、精氣的充沛旺盛;你要儉用財富,才能投資更多更大的企業。所以“儉故能廣”,是從實質上說的。

人們習慣於事事搶先,老子卻指出,不要在事物未成熟前搶先去做。似乎也是說反了。如果我們承認,要順著事物的自然發展去做,而不是去拉著事物,強迫它做不自然發展,那麽,老子的話是對的,前者是無為的做法,後者則是有為的做法。

我們平時也說“瓜熟蒂落”,又說“強擰的瓜不甜”,就是這個道理。我們也知道,“十月懷胎”。當胎兒不到時間,硬要提前把他生出來,就是“敢為天下先”。不到時間,不敢把他生出來,就是“不敢為天下先”。

3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一、翻譯:功成名就的時候能夠急流勇退,這才是天道。

二、感悟:人要符合天的道,做事達成目的,功業已經到達巔峰時,就引身後退,懂得急流勇退,這是符合“天道”的。

《道德經》中還說過一句話叫“揣而銳之,不可長保”。意思是一個人手中的武器已經很鋒利了,但越鋒利,刃就越薄,遇到稍微硬的東西就會損壞,所以不能長久保持。同樣的,一個人功成名就了,卻不懂得退讓而一味地追求更多,那麽就無法保持長久。

“退”並不是指隱退逃避,消極避世,而是告訴人們在成功的時候要懂得收斂、反思,不能一味前進,而是要適當後退。

“功成身退”是一種大智慧,它啟示我們,當我們有功時千萬不能居功自傲,更不能動不動就拿“想當初怎麽樣怎麽樣”來說話,否則就會招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是危險。功成身退可以保全自身,這是老子教給我們的又一個大智慧。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一、翻譯:能了解別人的人只能叫做聰明,能認識自己的人才能叫做高明。

二、感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這句話表明了老子對小聰明是持有批判的態度的,認為只有擁有大智慧的人才是明智之人。

也就是說,能了解別人,懂得怎樣去應對他,這只是小聰明;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在這個概念中,“明”顯然是高於“智”的。“明智”一詞也由此而誕生。

了解別人的人是聰明的,了解自己的人才是高明的,人貴有自知之明,這是我們常掛在嘴邊上的話,不知道出處原來在這裡。有些道理說說很容易,但是真正做到卻很難。

人貴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夠不斷地發現自己的錯誤,才能夠不因一點小的成就而沾沾自喜,也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地完善自己。

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

一、翻譯:最完美的事物,看起來好像有所欠缺的樣子,但是卻能夠永不敗壞。最充盈的東西,看起來卻好像虛無的樣子,然而用之無窮。

二、感悟:“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對大成的理解有兩種:一是獲得了極大成就或成功;一是最圓滿的東西。

老子認為,再圓滿的東西看起來也會有所欠缺。同樣,獲得了極大成就的人也要表現得有所欠缺。保持自身的不完滿,這是一個人自身發展的需要,因為這樣才能保證自己還會有所進步。

“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其中盈是充盈、豐滿之意。這兩句話的道理是相同的,都是在論述物極必反的道理。

老子是要告訴人們,凡事要把握一個度,只有保持“大成若缺”、“大盈若衝”的狀態,才能夠保證事物的持續發展和進步。

6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一、翻譯:上天是不分親疏的,但總是伴隨著有德的善良的人。

二、感悟:“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表面意思就是說天道對於眾生一視同仁,無偏無私,無厚亦無薄,但上天又常常無意識地暗中幫助善良的人們。

老子這句話的真實意義是說行善是符合天道的,因此行善的人就是順應天道的人,所以天道總是與善良的人同在,使得善良的人做事情猶如神助,順風順水。

老子在這裡是想要告訴人們,“善”是符合大“道”的,善良的人因為其自身的思想和言行均是符合“道”的,並且能夠堅守著自己心中的“道”,那麽自然就會被大道所青睞。所以,做人做事應順應天道,多行善事,多結善緣,做個善良的人。

在這裡,老子所謂的“善”,不是盲目地做善事或者自以為是的善行,而是要行符合大“道”的“善”。

7知止可以不殆。

一、翻譯: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

二、感悟:“知止”就是知道停止。《道德經》多次提及,“不知足”和“欲得”是帶來災禍的根源,而“知止”則可以避免災禍。老子認為,一個人若是太過在乎某一事物而緊緊抓住不放,那麽就必定會受到損害。

因此,“知止可以不殆”是在告訴人們,凡事適可而止。這個道理應用於為人處世上,就是要懂得適時放手,這樣,才能夠使自己回復平和。

8無為而無不為。

一、翻譯:順應自然規律不妄為就沒有什麽事情是辦不成的。

二、感悟:老子的“無為”並不是消極地無所作為,不是叫人們躺在沙發上什麽都不乾。或者把兩手插在褲袋裡四處閑蕩,“無為”不是主張“不為”。恰恰相反,它反對的只是違反自然規律的妄為,要求不以個人主觀的欲望來破壞自然的發展,所以人們常把“自然”和“無為”連用,合稱“自然無為”。

只有無為才有自然,同時無為本身也就是自然,因而,無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既是一種生活態度又是一種人生境界.

此外,還強調入不應妄為、不應亂為,不違背事物存在和發展變化的規律,要充分認識事物的發展規律,然後根據自然規律去工作,而不要勉強去幹那些違背於規律的事。不能隨心所欲地為所欲為,也不能脫離實際,勉強胡亂地去做,而要順其自然,遵循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辦事。

通過“無為”來實現“無不為”。用取消人的主觀努力的辦法來實現人的主觀目的,這聽起來荒唐極了!但正是在這看似荒唐的言辭後面,包含著豐富而又深刻的智慧。

自然中一切事物的生長都是無目的無意識的,但結果又合乎某種目的;大自然並不有意識去追求什麽,但卻無形中達到了一切。水流花開,鷹飛魚躍,這一切都是無意識的,然而又妙不可言;它們不想實現什麽,但又樣樣都實現了。

9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一、翻譯:那些輕易發出的諾言,必定很少有能夠兌現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做起來往往會遭受很多的困難。

二、感悟:“輕諾必寡信”的道理就是,不論你做什麽事情,都不要輕易許諾,一旦許諾了就要認真去做,千萬不能失信於人。

老子的這句話在這裡可以從兩面來解讀:一是一個人輕易承諾,那麽也許他是一種缺少誠心的承諾,這種承諾的本身也就是缺少信用的。二是一個人輕易承諾,別人看到他不能實現承諾,那麽也會對他失去信任了。

老子的大智大慧,對於人性有深刻的洞察,所以他一針見血地指出,輕易許諾的人必定信用不足。老子說這話的目的一方面是告誡我們不要聽信花言巧語,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守信用,重諾言,不做言而無信的輕薄之徒。

10不失其所者久。

一、翻譯:不喪失其立身之本者,才可平安長久。

二、感悟:“所”,意思是處所或地方,這裡引申為根基或根本的意思。老子這裡所說的“所”指的應是人生的根基。有了人生的根基就會有人生的目的,有了人生的目的就會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因此能夠在人生的路上走得長久。

老子提出的“所”,指的是人的歸宿,不單單是字面上住所的意思,還包括了心靈和精神的歸屬,可以看作是一個人的根基和所要堅守的信念。

老子的這句話是在提醒世人,身處於社會之中,面對著形形色色的誘惑,能夠堅守住自己的本分,不因外部因素的吸引和干擾而拋棄根本,不忘初心,才能夠平安長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