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經常聽說“上善若水”,原來是這個意思

老子的思想以道為主,崇尚自然。《道德經》中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自然為師。老子敏於觀察,富於想象,他的人生智慧,很多也是來自他對自然的體悟,譬如水的特性,老子就有非常深切的體悟,多處以水為喻,引證人生的大道理。

“上善若水”,上德之人,像水一樣。上德之人是人生的理想,上德之人的修養如何。老子以上德之人和水相比,兩者之間有什麽相似的地方呢?我們不妨先來看看水的三個特性。

1、水的三個特性

首先,我們要了解水有哪些特性?老子認為,水的特性有三:

一是水能滋養萬物,為萬物生命存在的重要依據。水、空氣、陽光,三者缺一不可,天地萬物如果沒有水的滋養,生命就很難生存持續,但是“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這種不居功,不爭功的精神,是水的特性之一。

其次,水性柔弱,決之東方則東流,決之西方則西流,盂岡則圓,盂方則方,這種不與萬物相爭的精神,是水的特性之二。

再者,眾人惡居卑濕垢濁之地,水則不嫌棄,願意處卑、處下,處眾人之所惡,這種精神是水的特性之三。

水有“利萬物”、“不爭”、“處眾人之所惡”等三個特性,和道的特性很接近,所以老子說:“幾於道。”因為道無、水有,所以水不等於道,但是老子常常道、水並論。

2、不爭,乃天道

老子在《道德經》第三十二章:“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就是以水喻道。道之在天下,無所不在,水之在天下,也是如此。整個世界有三分之二的面積是水,水與萬物生命的關係,非常重要。正如道的化生萬物,無窮無盡,只是道是不可見、不可聽、不可觸的抽象存在,水是具體的可見、可聽、可觸的實物。

《道德經》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大道的流行,可左可右,無遠弗屆,無所不至。“泛”,原是形容水流泛濫,河川浸溢,老子借以形容大道的流行盛大。又“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愛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形容大道的作用,而水的特性也是如此。

老子主張不爭、守柔、處下,是從水的特性得到的體悟。老子告誡世人不要過分追求,好爭的人,結果什麽都爭不到,即使爭到了,也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甚至帶來痛苦與不安,以及對自己和對別人的傷害。

相反的,不爭的人,沒有人會和他爭,由於不爭,所以內心平和、快樂,獲得真正的幸福。

3、上善若水,最高明的處世之道

《道德經》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太脆,其死也祜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共。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道德經》七十八章言:“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太剛強、太猛烈的東西,容易被摧毀、被消滅,用剛強和猛烈的手段,也不容易成功。反之,用柔順、溫和的手段,受到反對的壓力最少,最容易成功。

至於處下的好處,如江河處下,而萬流歸之,人君處下,而萬民歸之。古代國君髙高在上,而自稱孤、寡、不谷,這就是以退為進,以下為上的作法。

《道德經》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就是這個道理。

古代得道的人,像水一樣,“與兮若冬涉川”,形容其立身行事,非常謹慎小心,不敢妄進,就像在冬天涉水,怕不小心就陷入水中。“渙兮若冰之將釋”形容其修道進德,除情去欲,好像冰水融解。“渾兮其若濁”,形容其生活表現,渾騮愚昧,不露鋒芒,好像渾濁的大水。

《道德經》第二十章:“澹兮其若海。”形容得道的人,恬淡寧靜,好像大海一樣,寂寥廣闊。有第二十三章:“驟雨不終日。”強調不是正常的暴雨下不了整天。來得急,去得快。一切的人情事理,總是以自然為貴,不要強求,不要妄自作為。

上善之人若水,“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

上善之人處身退讓謙下,宅心寂寞深沉,就像水的“處眾人之所惡”;博施而不望回報,說話真誠不妄,為政能獲得很好的成績,做事有很有的效率,就像水的“利萬物”;行動能掌握很好的時機,該有作為才有作為,不該有作為,就不要有作為,不要一意孤行,勉強表現,就像水的“不爭”。

總之,自然界的一山一水,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人在天地間,永遠是學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