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害子彈簡訊下架的資訊流,怎一個“雞肋”了得

本文首發於航通社,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航通社 微信:lifeissohappy微博:@lishuhang

僅僅用“雞肋”這個詞,遠遠不能形容我對於插進老羅子彈簡訊 App 裡的“資訊流”功能的感受。

今天中午子彈簡訊的 iOS 版本被蘋果 App Store 下架,在一片猜測聲中,官方給出的理由是在“資訊流”裡的兩篇文章引用了版權圖片,但是沒有處理好版權事宜。目前還不知道這事是視覺中國還是東方 IC 乾的。

現在打開子彈簡訊,在“資訊流”部分可以看到兩大內容源是錘子原本自營的“錘子閱讀”和網易新聞,而網易新聞來源的全部文章現在都已經刷不出,這也側面佐證了理由不虛。

因版權下架的理由還算合理

可能有些沒做過 iOS 開發的人不知道這是個多麽大的坑,但是因為開發者沒有交圖片版權費,而導致 App 被下架的事情是確實發生過的,這個解釋是完全的合情合理。

早前視覺中國曾和經緯創投的張穎之間發生一陣恩怨,此後有媒體也發布批評文章,一度導致在A股上市的視覺中國收到問詢函。不過在此之後,一切又轉為風平浪靜,既定的商業模式沒有受到影響。

我曾經寫過一篇相關的文章,說了為什麽圖片版權對於第三方來說可能是個坑:

“去年以來,視覺中國已經開始將自己的圖片庫與百度、騰訊、阿里巴巴、一點資訊/鳳凰等互聯網平台的自媒體平台打通。”

這種方式讓只在一個平台內部發稿的用戶,可以免費選用任何視覺中國的照片,但圖片僅限在該平台內部流通,一旦被轉發走,就發生了侵權行為。但其實這是一個更大的“坑”。

因為xx號的免費使用往往不能被搬運到其他平台,所以對“一處水源供全球”的發布者而言,往往是按下發布按鈕的那一刻就注定要侵權

說得極端點,哪怕視覺中國同時授權了百度和騰訊,你在百度後台用了一張圖,被自動同步到騰訊的時候,因為授權步驟沒有走,也會被判侵權。

這種制度的出現,一方面讓攝影師得到的利潤少於直接向用圖者銷售單張圖片,另一方面也使得用圖者由於自身“無心之失”而陷入侵權的可能性指數級增加。

不管怎樣,挨打了就要站好。既然侵權了,先第一時間停止涉嫌業務自查,然後該賠償賠償,該關停關停,態度好一點,事情終歸會解決。

然而,具體到子彈簡訊,這一悶棍打下來卻顯得頗為不值。說起來,為什麽主張自己是一個血統純正的 IM 的子彈簡訊一定要有一個“資訊流”這樣的東西存在?如果不做“資訊流”不行嗎?不做了會給這個產品的邏輯以及整個公司帶來多大的損失?

資訊流引發了很多問題

其實在錘子科技論壇中相關子彈簡訊的板塊裡,錘友們一直質疑聲不絕,都在說為什麽子彈簡訊一定要包含資訊,其實資訊是一個非常沒用的設定。具體來說,沒用在哪裡呢?

所以我如果在子彈簡訊裡看到一篇文章,覺得我有話要說,我的下意識的動作並不是把它分享給子彈好友,而是點擊原文,將文章分享到微信,然後在“檔案傳輸助手”裡面點開文章看評論區。

一方面,這是因為我的子彈好友基本跟我一樣都走光了,只是等軟體出了事再過來觀光。就在官方論壇當中,也有人說現在子彈簡訊已經變成了“墳場”。另外一方面,因為我不能直接在文章底下評論,所以這個互動是不自然的,就算假設我有很多活躍的子彈好友,但沒有文章評論區,沒有“子彈朋友圈”,也一樣很反直覺。

——倒不是說所有 IM 都得有個朋友圈,子彈簡訊把原本應該是朋友圈的位置留給了“收藏流”,這部分如果能跟朋友互動的話也不錯。問題的關鍵是在這個位置上該有的互動沒有,讓我不爽。

資訊流引發的另外一個問題是它太不穩定了,錘子本身沒有強內容運營團隊,拆出來的快如科技就更是自顧不暇,上架之後幾個星期內連續遭遇了合作夥伴的一換再換。最早的兩大合作夥伴是今日頭條和騰訊新聞,經過騰訊方面公開質疑之後,子彈簡訊撤下了騰訊新聞,但是今日頭條也不見了,不禁讓人懷疑它實際上沒真的去跟兩家談過合作,而是拿來主義,先斬後奏的。

今天我實測發現,現在的資訊流是由錘子自己的“錘子閱讀”和網易新聞來提供。選擇網易也很順理成章,因為子彈簡訊的核心的 IM 引擎就是由網易雲信來提供支持的,所以這下應該是不會有翻臉之虞了。但是我還是不太懂,為什麽需要將兩個不同的新聞源放在最頂端的標簽頁來切換。這種切換對於最終讀者來說毫無意義。

隨著網易新聞源惹到子彈簡訊 App 下架,這種麻煩大於好處的交易,也不知道還能不能繼續下去。

還剩下一個錘子自己的“錘子閱讀”。我在曾經用 T1 的時候就用過,當時它是一個很反映老羅精神潔癖的應用,其中的頻道分類,新聞源選擇,版權維護都是做得很到位的,但代價就是新聞不多,不及時。要加上真正夠全的網易新聞呢,又出了事。

如果最後變成錘子閱讀長期嵌入子彈簡訊,那麽單機版錘子閱讀 App 的命運又將如何?它也沒多少人用,那要不要合並了呢?

用更大的問題來掩蓋原來的小問題

就像這樣,在子彈簡訊的開發過程當中,逐漸的浮現出一個又一個的邏輯矛盾。然而開發團隊采取的措施,卻是用新的、更大的問題,來掩蓋或者是彌補原來的問題。例如愛範兒做過一個採訪,現在再回頭看會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 https://www.ifanr.com/1091858 )

我的同事對於「語音能夠顯著提升效率」這點產生了強烈質疑,認為文字是深思熟慮之後的表達,而語音則會充斥了大量停頓和雜訊的雜訊。

關於這點,郝浠傑(快如科技聯合創始人)是這樣回應的:

“對,語音可能並不是特別多思考之後的東西,所以我們之後會做一個類似「斷點續傳」的功能,如果你覺得沒想好接下來的話怎麽說,沒關係,只要想好之後再繼續說就可以了。”

的確,我個人使用語音的經驗,確實是說一段話之後要停頓一會兒。但是我這麽做是在我寫文章的時候,需要長篇大論的時候。這又和子彈簡訊一開始自稱的那種用於群發、快速的決斷,像對講機一樣說話的環境不相符。

而且這種基於語音的能力顯然是經過訓練才能得來的。大多數人都習慣了只有在打字的時候,才能夠整理自己的思維,那麽語音對他們就是不合適的。

如果這個功能不合我的胃口,反正子彈簡訊也有鍵盤,我不用語音就得了。但是上面這位產品創始人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產品設計思路卻足以讓人警惕:如果我們發現某個功能有問題,就開發一個新的功能來解決這個問題。

這是萬萬要不得的。甚至這就像是當你要圓謊的時候,需要用一個更大的謊言,來覆蓋現有的謊言。如果你發現現有的功能,乃至產品邏輯出了問題,先停下手頭的工作,站在當下的基礎上來解決這個問題,或者給出更好的方案才是正經的,而不是急於反駁。

不過,從子彈簡訊“快如子彈”的融資進度,媒體曝光,下載量像過山車一樣高開低走的諸多情況看來,開發團隊現在沒有時間,也沒有耐心去仔細的構想產品邏輯到底有沒有問題。

所以,就算有很多粉絲都已經提出了“資訊流”是一個完全不知所謂的功能,建議把它去掉,或者至少做更多的調整和打磨,子彈簡訊團隊也只是耐心的在官方微博以及論壇帖子下面回復說:

“感謝您的建議,我會反饋到產品部門,他們會綜合考慮,再次感謝您對我們的幫助與支持。”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立一塊牌子,說這裡是用來賺錢的

很多針對子彈簡訊的產品分析已經注意到了資訊流這部分,它顯得十分突兀,但既然在剛開始很吸引眼球的階段它還是一個很正面的案例,那自然也少不了很尬的那種分析,說為什麽要有這樣的設計。

其實我覺得目的已經很顯然了,這部分資訊功能就是為了給自己今後的生存找到一個盈利方向。我們當然也能理解這種努力,如果資訊流真的成為大家使用子彈簡訊的一個理由,並且能夠增加用戶粘性,那麽它確實能夠為企業帶來一定的自我造血的能力。

但是在子彈簡訊這款產品當中,至少是截至目前來看,資訊流在裡面所嵌入的狀態實在是太生硬了,就像是插了一個網頁框架(iframe)一樣不自然,跟其它功能之間的結合幾乎是零。這就好像是立著一塊牌子,說這個位置就是我用來賺錢的地方。這樣大家還會過去用嗎?

航通社曾經在滴滴順風車出事的時候,問過為什麽做專車的、做氣象的、航旅縱橫、支付寶都曾經動過社交的心思。當時的答案是:

單純做工具是等死,活躍度換不來錢,遲早會以燒光錢作為結局。做社交相當於“找死”,僅僅“初衷是好的”,卻給自己平白添了一大堆麻煩。

那該怎麽辦呢?

我們要牢記工具做社交的本意是為了保持活躍,增加留存和停留在應用內部的時間,帶來更多的盈利機會。如果有其他替代手段可以達到相近的效果,那自然可以避免跳入社交的火坑。

這麽看的話,如果說子彈簡訊做“資訊流”是為了增加主要的社交業務的粘性,整件事情將變得極為搞笑。在別人都覺得做社交能讓自己起死回生的時候,你本身就是一個做社交的,你連一個聊天的功能都做不起來,你還能指望通過別的什麽更有效的方式拉新促活?

目前“資訊流”這樣的設定,只能是暴露出子彈簡訊團隊對自身產品未來如何維持生存這件事,可以說是完全沒有想法,先做了再說。

我非常欣賞子彈簡訊帶來的一些“微創新”,之前也曾經寫文章總結過。在大原則上,它將每一項權限開關都交給用戶,在國產安卓的大環境中殊為不易;在外鏈分享過程中也不會人為添加各種阻礙,同時能保存加群之前曾經的群聊記錄。後來也有人提醒我,它的“掃一掃”界面直接把自己的二維碼放進來,解決了“我掃你”還是“你掃我”這一世紀難題。

你看,這些改進和堅持,都很錘子。怎麽說呢,就像是在大軍壓陣之下,仍然能有上城樓頂端,揮揮羽扇又撫琴的心思。

但是,現在差不多所有人都知道子彈簡訊的背後是一座“空城”了,那麽這“空城計”到底還使不使得出來?

如果按照老羅對團隊的要求,都能給 OpenSSL 捐款了,那版權問題大概是不會出現在一個打磨好的產品上的。但現在問題有了,只能說明他們已經顧頭顧不了尾,快要堅持不住原本那麽優雅的節奏了。

這可真不是什麽好兆頭。

2018.10.9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