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陪女兒考研她卻先考上了,大學校長為55歲碩士點讚

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自己小時候的夢想。在成長過程中,或因為生活壓力,或因為其它原因,很多人早已將那個夢想棄之一旁。不過,也有那麽一些幸運兒一直堅持著,而且真的實現了。

55歲的周亞松就是這麽一個幸運兒。三年前,她為了鼓勵自己的女兒,陪女兒一起考研,結果考上了位於武漢的華中師范大學,成為一名音樂學院的研究生。第二年,女兒也考了進來。母女同校共同讀研引來許多同學的羨慕。經過三年努力,周亞松如期畢業,畢業典禮上,校長還特意為她點讚。

在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採訪時,她說:只要有想法,就大膽地去做;追逐自己的夢想,啥時候去實現都不會晚,與年齡無關。

01

實現理想後難掩喜悅之情校長為她點讚

2019年6月20日,華中師范大學2019年研究生畢業典禮上,校長趙凌雲在畢業生致辭中,特意為55歲的聲樂專業碩士畢業生周亞松做了如下點評:“周亞松用親身實踐生動地展示了‘學無止境’的道理,證明了學習從來沒有時間和年齡限制。”

6月21日,在接受紫牛新聞採訪時,周亞松心情特別好,時不時爆發出爽朗的大笑聲。她笑著告訴紫牛新聞記者,現在仍然難掩心中的激動,“當天聽完校長的點評後,我站起來向全場致敬時,全場師生也為我熱烈地鼓掌。” 周亞松表示,能得到校長的肯定,是她畢業當天收到的最好禮物。

周亞松介紹,能夠重返校園系統地完成學業也是她一直以來的理想,如今總算圓了夢。

周亞松生於1964年,湖南常德人。她研究生專業是聲樂,談起為何會與音樂結緣?她說是受了爺爺的影響。“爺爺是當地的民間藝人,吹拉彈唱樣樣精通。耳濡目染之下,從小我就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周亞松說,80年代的一首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是她最喜歡的歌曲,她也希望有一天自己能站在大舞台上歌唱。

遺憾的是,高中畢業後,因為家庭條件困難,周亞松沒能繼續升學。因為沒上過大學,心中一直有個遺憾,重返校園的夢一直藏在心裡。後來參加工作後,周亞松利用業餘時間,通過成人教育相繼取得與音樂相關的專業的專科、本科學歷。

周亞松還自學過多種樂器。在女兒四五歲時,她就先後送女兒去學習舞蹈、鋼琴和聲樂,女兒上課,她就在旁邊跟著一起學。周亞松一直都沒放棄自己的音樂夢,她利用各種機會去學習與音樂相關的各種知識,他說是為了和自己的夢想靠得更近點。

2013年,女兒大學畢業了,周亞松有了更多的時間。為了有更多的學習機會,她陸續參加了多場歌唱類的選秀比賽。“星光大道的海選參加過很多次,2014年遼寧衛視的‘民間好嗓子’我還進入廣州賽區前十強。”周亞松介紹,地區的前十強已經是她的最好成績了,沒能走得更遠。

通過參加多場選秀節目,周亞松學到了很多,但她總結:“如果想取得更好的成績,還得要經過系統地學習。”就這樣,考研繼續深造的念頭就在她的心中產生了。

02

5旬母親陪女考研卻先一步考上

周亞松說,此後考研就成了她的理想,她將理想的種子深埋在心裡,等著有一天悄悄地萌發。

考研之前的周亞松在湖南當地是一名公務員,從事人事檔案工作。對於自己的工作,她還是挺滿意的,不過較之於音樂,她還是更喜歡後者。周亞松原本的想法是,等退休後再去考研,但2015年女兒的考研計劃成了一個契機,讓其理想又往前推了一大步。

周亞松的女兒本科專業是音樂學,畢業工作兩年後,決定報考華中師范大學的研究生。“我原來是想等退休後再考研,正好女兒考研,那我就想不如也一起考吧,也能借此鼓勵她。”周亞松告訴紫牛新聞記者,最初是想考上海一所院校的在職研究生的,但後來有老師建議她,“既然女兒考華師大,那你也考吧。” 周亞松聽後,覺得也有道理,“不用兩邊跑,還能跟女兒做個同學”。

雖說有了決定,但周亞松的心裡並不踏實,“以前從沒想過考全日製的,怕考不上。後來一想也就無所謂了,大不了今年考不上明年考,明年考不上後年考。”想通了之後的周亞松就開始了備考,她與女兒報考同一所學校同一門專業。

周亞松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備考期間她和女兒就在大學旁租了一間“考研宿舍”,母女倆互相幫助,一起努力。但其中的困難還是讓她措手不及。“專業課還好,因為本科時都有涉及。但英語是個大問題,一切都得從頭開始,剛開始我只能死記單詞,但效果並不好,經常是背了就忘,忘了再背。”周亞松介紹,最終解決這個問題還是多虧了她女兒給她量身定做了一套學習方法。“她幫我買了適合我的複習資料,我就開始背范文,背了所有的范文後再反覆做往年的真題。”

經過大半年的準備後,2016年年初,周亞松成功通過筆試。周亞松覺得自己運氣挺好。“考試的時候,有的題就是蒙對的。”同時她也覺得心態也很重要,“女兒可能比較緊張,我反而放鬆得很。”

最終,周亞松一路過關斬將,通過複試、面試,拿到華中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

03

52歲開始讀研成了女兒的“學姐”

周亞松一度把讀研作為自己的理想,考上之後她就辦理了退休手續。“因為年資達到了30年,我就辦理了提前退休手續,這樣我就能心無旁騖地安心學習了。”

在校期間,為了能在課業上有更快的進步,得到老師的認可,周亞松比別的同學要更加努力。每天早上去舞蹈教室練功,晚上去琴房練聲,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給自己“補課”。

在學習的過程中,周亞松笑稱“曾也走了彎路”。“剛進校園的時候有強烈的求知欲,什麽都想學,研一時,除了必修課之外,基本上我把所有的選修課都選了,帶來的結果就是突然感覺一下子時間就不夠用了。”周亞松告訴紫牛新聞記者,那時候除了吃飯,根本就沒時間去做其它事情了。

2017年,周亞松女兒第二次考研成功,成了媽媽的“學妹”。她還特意將自己曾經的經驗分享給了女兒,告訴她選課的時候不能貪多,否則消化不了。總結過經驗之後,周亞松第二年將時間安排得很好,學習效率也提高了很多。

周亞松還介紹,在學校裡她有了更多的機會參加藝術實踐活動。“研二時,參加了山西衛視的《歌從黃河來》,此後央視的《越戰越勇》等節目。有了更多的學習機會,通過學習也收獲了更多的知識。”

周亞松與女兒選擇了相同的學校、相同的專業,甚至同住一棟宿舍樓,母女倆很快成了周圍人關注的焦點。“有同學知道我跟女兒同時上研究生,都表示出驚訝和羨慕之情。曾經有同學說自己的媽媽只會做飯,也希望她的媽媽能這樣。”在周亞松的心裡,她是幸福的。不過,在校期間,她們母女接觸也並不是很多,“更多的是以同學相處,偶爾約約飯。”

通過三年學習,周亞松最大的收獲就是增長了知識面,“尤其專業上的唱功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也拓寬了視野,看問題也更透徹了。”

04

老師眼中的她陽光開朗,比90後更積極

萬老師是周亞松的輔導員,她在接受紫牛新聞採訪時對自己的學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萬老師介紹,周亞松在學校表現得非常積極,跟90後的學生相比,反而更加積極。“每一次研究生的點名、活動,她都是很積極地參加,從來都沒有缺過席,連我都覺得驚訝。”萬老師讚揚說,周亞松年齡雖然比90後的學生大很多,但許多方面其實做得更到位。

與同學們的交往中,周亞松也與大家相處的很好。“非常樂於助人,同學們遇到困難時也都願意找她幫忙。她也很樂於幫助別人。性格非常開朗、陽光、熱情、樂於助人,所以同學們都親切地稱她為‘松姐’。”

萬老師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周亞松終身學習的態度特別值得學校的所有同學學習。“她對自己夢想的執著與追求,以及滿懷激情地追逐自己的夢想,為整個學校的師生起到了一個很好的模範帶頭作用,很勵志。她的行為影響了很多同學。”

同時,萬老師認為周亞松在社會擔當和責任感方面也做的很好。“當有媒體採訪她時,雖然接受採訪會耽誤學習和生活,花費自己的精力。我曾也私下問過她,不會覺得煩嗎?她覺得自己的經歷比較勵志,她就是要告訴所有的人,追逐自己的夢想是不應該受年齡的限制的,不管年齡多大,都有追求夢想的權利和可能性,她想把自己的想法傳遞給所有人,多傳播正能量。”

05

還想讀博追逐夢想啥時都不晚

同學都是90後,導師也隻比自己大幾歲,還有的任課老師比她小很多,你會有壓力嗎?當紫牛新聞記者拋出這個問題時,周亞松回答:“雖然年齡比較大,臉上已有滄桑感,但因為我心態年輕,其實並沒有壓力。加上我一直性格開朗,反而在感受到年輕人的朝氣蓬勃時,感覺自己更加年輕了。”

52歲開始讀研,周亞松周圍也有人表示出不理解,還有人說,“這麽大年齡了,還去讀研不是鬧笑話嗎?”周亞松聽了之後也是一笑了之,“我不是迷戀學歷,而是崇尚活到老學到老的信念。”

周亞松也向紫牛新聞記者坦言,“母女同校”的特殊情況也可能讓女兒產生了微妙的心理負擔,自己的“引人注目”不知不覺中可能也會為女兒帶來壓力,但女兒是會理解自己的。

對於將來,周亞松說,有機會她還將繼續深造,“準備去考博士,但至於是否考上並不在意,主要是享受一個過程。”她認為,學習是一個終身的事業,方式也有很多。以後也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去充實自己,不會放棄學習, 還會積極地做對社會有益的事,比如說參加公益演出。

曾經的我們都會擁有自己的夢想,不知不覺間有些夢想會被棄之一旁,但周亞松說:只要有想法,就大膽地去做;只要有夢想,啥時候去實現都不會晚,與年齡無關。

紫牛新聞記者|陳勇

編輯|張冰晶

主編|陳迪晨

圖片來源 受訪者提供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紫牛新聞常年法律顧問:

北京大成(南京)律師事務所唐迎鸞律師

編輯:魏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