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腫瘤專家李忠教授:中醫治療腫瘤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做法!


?一、在臨床中一定要遵循辨病(西醫的病和中醫的病)與辯證相結合的原則,以臟腑辨證為主,循證分析施治。治療重點是抑製腫瘤細胞的生長和轉移,並在此基礎上縮小和最終消除癌腫。這就要求根據不同臟腑和部位癌病變的特點,選用專科用藥和專病用藥。所謂專科用藥,即針對患病臟腑、部位的用藥,如肝膽部病變常選用鱉甲煎方中的主葯,胰腺部病變常選用小陷胸湯方中的主葯。所謂專病用藥,即選用對不同病種都有較好作用的抗癌藥物,如生半夏、半枝蓮、虅梨根、蜈蚣等。

二、治療腫瘤一定要顧及脾腎。每方均用補脾葯,中醫稱脾為「後天之本」,補腎意在增強細胞免疫功能;每方還均用補腎葯,即「補先天之本」,意在增強體液免疫功能。免疫功能增強了,必然能抑製腫瘤的生長和轉移。而補先、後天之「本」,也符合腫瘤發病在於「本虛」之義。對於腫瘤患者用藥應避免苦寒葯的大量使用,患者本質為虛,若過用苦寒葯伐傷脾胃,治療總歸要失敗的。

三、情志出現問題是腫瘤發病的重要因素。有90%以上的腫瘤患者可追溯到有此因素。有一肝癌患者,起初他本人並不值得是肝癌,在治療過程中生存治療蠻好,但就是在住院中一次與別人交談得知自己患的是肝癌時,立即情志失常,當晚肝臟破裂內出血而死,因此治療腫瘤患者一定要重視解鬱。故在處方用藥或與患者交談時,始終關注患者情志方面的問題,在這方面的藥量比例也可比較大,同時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盡量做到讓患者信息倍增笑容滿面而去,以促使其病情想好的方向轉化,這其實是中醫臨證的好傳統,尤其是對治療腫瘤的患者更要如此。

四、腫瘤患者處方用藥量一邊要偏大,常常超出常規用量,否則很難發揮出腫瘤作用,必要時兩天劑量合一日服完。傳統上主張飯前服的要可以改為飯後服用,因為腫瘤患者一般體制較弱,食慾欠佳,改為飯後服藥更為合適,也可以一劑葯一天內分多次服完。一些特殊「有效」的藥物,如常用的生半夏,此葯雖有毒,但每方必用,而且用量亦較大,只要先煎30分鐘,從未遇到過有中毒的情況出現。一些腫瘤常用的蟲葯,如蟾皮、蜈蚣、白花蛇等也大有毒性,但對於惡化的腫瘤確有顯著療效,按照規定服用也是不會發生任何問題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