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產科教授提醒:產後8條禁忌提前知道,脫胎換骨年輕十八歲!

關於「坐月子」、「月子病」的說法困擾著很多新科媽媽,比如不能洗頭洗澡、不能刷牙、不能開窗吹風、不能出門,甚至不能自己開冰箱,否則就可能落下怕冷、怕風、出虛汗、關節疼痛,必須要再坐一次月子才能好。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呢?還是相信現代醫學,科學地進行產後護理呢?直接關係著媽媽和寶寶的身心健康。

一、忌多吃雞蛋

剛剛生完孩子的產婦體力消耗大,體液不足,導致消化功能減弱,不能大量食用雞蛋以免增加腸胃負擔。在整個月子期也不能過多食用雞蛋,否則容易引起胃病。一般來說每天要補充的蛋白質是100克左右,魚類、肉類、奶類中蛋白質也很豐富,因此一天吃兩個雞蛋就足夠。

二、新媽媽產後子宮恢復有妙招

產後媽媽的身體都會不同程度的變化,絕大部分媽媽生完寶寶後都能順利恢復,但要恢復到懷孕前的狀態要還要看個人的毅力,一般來講,產後4-6周,子宮會逐漸復原,6-8周才能完全癒合。不過,要想恢復得又快又好,還需要新媽媽們使用點小妙招。

妙招一:及時排尿

產後,醫生常常會囑咐媽媽要儘早排尿,一般在產後4小時小便。因為在分娩過程中,膀胱受壓、黏膜充血、肌肉張力降低、會陰傷口疼痛。不習慣於臥床姿勢排尿等原因,都容易發生尿瀦留,使膀胱脹大,妨礙子宮收縮而引起產後出血或膀胱炎。

妙招二:產褥期別賴床

老人都講究分娩後要臥床,怕受涼。不過,產後6~8小時,媽媽在疲勞消除後別賴床,第二天盡量下床活動,這樣有利於生理機能和體力的恢復,幫助子宮復原和惡露的排出。

妙招三:哺乳刺激

刺激乳頭也能幫助子宮收縮。因此,不妨在產後讓寶寶儘早吃母乳,只要寶寶一吸吮,子宮就會收縮,寶寶頻繁地吸吮、頻繁地產生這種反射刺激,會使子宮的恢復加快。沒有餵奶的媽媽,也可以採取按摩乳房或是熱敷乳房的方式,刺激乳頭。

妙招四:別當臟媽媽

分娩後沐浴,對媽媽來說有益無害。如果是正常分娩,沐浴能使外陰傷口及周圍的細菌不易停留,還能促進外陰傷口血液循環,有利於傷口癒合。如果是剖宮產,而且採取的是皮膚橫切口、皮下縫合的方法,那麼沐浴時水是不會進入傷口的。只要在傷口表面敷一塊紗布,不讓水直接衝擊傷口即可。當然,傷口畢竟是很嬌嫩的,所以沐浴完畢後,傷口應該重新換藥,切勿用濕毛巾在傷口上來回擦。

妙招五:按摩

在產後初期經常按摩子宮底,讓子宮肌肉受刺激收縮,也是刺激恢復的方式。

三、剖腹產後的媽媽們最關心的 問題

大的護理原則和其它手術的切口一樣。

為了促進切口癒合,你應該:

1. 保持衛生

保持切口周圍清潔乾燥,遵醫囑按時換藥、更換紗布。

因為換藥的過程要嚴格地進行無菌操作,所以切記,不要自行在家裡換藥。

2. 避免牽拉傷口

咳嗽、打噴嚏或者大笑的時候,用手護住腹部靠近切口的地方。

選擇合適的、不會牽拉傷口的姿勢坐、臥、行走。

但不要因為害怕傷口裂開而不運動。建議媽媽還是要儘早活動,避免下肢靜脈栓塞及肺栓塞。

3. 不要抬舉重物

尤其在剖腹產後最開始的兩周。怎麼算重物呢?不要比你的寶寶重。

4. 服用止痛藥

傷口疼痛的時候,可以使用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等止痛藥。

放心,這些藥物不會影響媽媽哺乳。

總怕切口感染,怎麼算恢復得好?

如果出現以下狀況,提示切口感染的可能,需要及時跟醫生反映:

切口紅腫不消;

有液體從切口滲漏出來;

發熱超過 38 ℃;

切口周圍疼痛加劇。

一般來說,腹部橫切口如癒合良好, 5~6 天即可拆線,有的醫院還會使用免拆縫合線。

手術用了麻藥,還能哺乳麽?

可以!

剖腹產中使用的麻藥,主要集中在注射部位附近的神經處,進入血液循環的藥物極少。且一般 3~6 小時後,麻醉藥物在血漿中的濃度就會降低一半。另外,麻藥想從血液進入母乳,還要通過一道「血乳屏障」,母乳中的含量就更是少之又少,可以忽略不計了。

所以,剖腹產後,不用擔心麻藥會影響母乳餵養。

用什麼姿勢給寶寶餵奶比較合適?

大原則是,自己和寶寶都舒服,避免切口受牽拉。

當你抱著寶寶時,可以在切口和寶寶之間放一個枕頭來減少不適。

下面這兩種體位很好用哦:

1. 橄欖球式

一隻手張開托住寶寶的頭,讓他的臉面對你的乳房,寶寶的後背靠在你的前臂上,另一隻手托住你的乳房。使用這個姿勢時在大腿上放一個枕頭或者坐在低扶手的寬椅子上會更舒服。

2. 側躺式

身體側躺,一隻手抱著寶寶使他面朝乳房,另一隻手握著你的一側乳房,用乳頭輕觸寶寶的嘴唇。當寶寶含住你的乳頭開始吮吸時,一隻手臂仍抱著寶寶的姿勢,另一隻手臂可以放鬆下來撐著自己的頭。

多久可以再次懷孕?

和順產後可以再次懷孕的時間差不多,即分娩後間隔 18 到 23 個月。但也並非越久越好。

如果媽媽已經 30 多歲了,再次懷孕的難度增減,而且生寶寶的風險也會增加。這種情況下,建議想產科醫生顧問後,綜合決定,是否可以縮短再次懷孕的間隔時間。

二胎還可能順產麽?

可以嘗試。

剖腹產後,第二胎順產的好處多於再次做剖腹產術。如果還準備生第三個寶寶,那麼第二胎就更應該嘗試順產了。如果二胎的媽媽通過評估,可以順產,那麼就大膽地順產吧!

如果上一次的剖腹產切口為子宮下段橫切口(目前最常用的切口),順產過程中子宮破裂的風險是小於 1% 的。

建議選擇一家能夠支持剖腹產後順產的醫院,當然,媽媽們也要做好可能需要再次剖腹產的準備。

產後恢復要注意什麼?

1. 補水

產後記得要攝入充足的水分,補足在生產和哺乳過程中丟失的水分,同時還能防止便秘,促進媽媽排尿,恢復順暢排尿的功能。

2. 鍛煉

大多數女性生產時體重會減輕超過 9 斤,這其中包括寶寶、胎盤和羊水的重量。

在這之後,健康的飲食和適當的鍛煉會幫助媽媽們的身材,恢復到懷孕之前迷人的曲線。

通常,六周之內,可以做些簡單的運動。六周之後,可以逐漸開始入正常人般地鍛煉了。

具體的方法,點擊鏈接 >> 教你輕鬆做辣媽!

3. 複查

產後大約六周的時候,需要進行複查。

醫生會檢查你的腹部、陰道、子宮以及傷口,來確認產後的恢復情況。

充分利用這次機會,和醫生好好交流交流,聊一聊恢復性生活、節育、哺乳和有了寶寶之後的生活適應等各種問題,以及對身體、情緒等各方面的疑問。

醫生很可能能夠為你如何適應喜添新丁後的生活提供一些建議和信心

四、正確認識產後惡露的變化

1、血性惡露,色鮮紅,含大量血液,量多,有時有小血塊。有少量胎膜及壞死蛻膜組織。血性惡露持續3到4天,子宮出血量逐漸減少,漿液增加,轉變為漿液惡露。

2、色淡紅含多量漿液。少量血液,但有較多的壞死蛻膜組織,宮頸黏液,宮腔滲出液,且有細菌。漿液惡露持續10天左右,漿液逐漸減少,白細胞增多,變為惡露變為白色惡露。

3、白色惡露,粘稠,色澤較白。含大量白細胞,壞死組織蛻膜,表皮細胞及細菌等。白色惡露持續3周乾淨。

正常惡露有血腥味,但無臭味,持續4到6周,總量約250ml-500ml,個體差異較大。通過對惡露的觀察,注意其質和量、顏色及氣味的變化以及子宮復舊情況,可以了解子宮恢復是不是正常。

惡露護理

按摩:以畫圈圈的方式來按摩腹部子宮位置,讓惡露順利排出。

沖洗:大小便後用溫水沖洗會陰,擦拭時由前往後擦拭或直接按壓拭乾,勿來回擦拭。沖洗時水流不可太強或過於用力沖洗,否則會造成保護膜破裂。

更換衛生棉:剛開始約1小時更換1次,之後2~3小時更換即可。更換衛生棉時,由前向後拿掉,以防細菌汙染陰道。

食物料理:食用豬肝、紅糖均有助於排出惡露。紅糖服用7~10天為限,過久會使惡露增多,反倒不利子宮恢復。

五、新媽媽奶水少最關鍵的5個原因,不做產後「無奶」媽媽

母乳餵養好處多多,對新生孩子來說母乳容易吸收、營養全面、更不容易生病,對媽咪來說有助於子宮恢復,預防缺鐵性貧血,有利於產後瘦身等。然而有些媽咪有心喂母乳卻愛莫能助,奶量相比於其他媽咪要少很多。為什麼有的媽咪奶量堪比奶牛,自己孩子吃不完還能捐一些出去,有的媽咪卻連自己孩子的基本溫飽都供應不上呢?事實上,很多新媽咪奶水少主要是以下5個原因所致。

原因一:產後開奶不及時

雖有言論稱孩子第一口奶並不是最重要的,但是產後越早讓孩子吃上母乳,開奶越早對孩子越好,對媽咪的身體也非常好。一般建議最好是產後一個小時內開奶,因為孩子的吮吸反射在出生後的第一個小時內是最強烈的,同時孩子的吮吸還可以促進媽咪的子宮收縮,有助於預防產後出血等情況。

如果在產後三天還不能開奶,可能就會影響日後的母乳餵養。若因為乳腺堵塞無法開奶,可以考慮請教專業的中醫催乳師進行乳腺管疏通,或看中醫,根據具體情況服用些具有通乳作用的藥物。

原因二:信心不足過早求助奶粉

新媽媽對自己能夠勝任母乳餵養工作的自信心將是母乳餵養成功的基本保證。不論女性乳房的形狀、大小如何,都能製造出足夠的奶水,從而帶給孩子豐富的營養。

有些產婦產後乳房沒有脹滿,用手擠的時候流量不僅不大,還不容易擠出來,於是就決定讓孩子吃奶粉。其實,這個時候就該讓孩子多吮吸,吮吸的次數越多,就越能刺激乳房分泌更多的乳汁。

此外,由於產後容易精神緊張、情緒易波動等,如果不能自行調整或得不到家人的安慰,勢必會使乳汁分泌大大減少。

原因三:因為怕痛減少哺乳

很多產婦對母乳餵養完全沒有經驗,當讓孩子吮吸母乳時,孩子用勁了,產婦就會接受不了那種痛感,開始抗拒,甚至拒絕哺乳。事實上,乳汁分泌與餵奶頻率成正比,如果減少哺乳次數,勢必會減少乳汁分泌。如果想增加奶量就多喂寶貝,寶貝頻繁的吸吮是刺激奶水分泌的最有效的方式。注意每次喂寶貝時,兩邊的乳房都要吸吮,保證都能夠得到足夠的刺激。

如果媽咪的乳頭受傷、破皮、皸裂或流血並導致發炎時,也會影響乳汁分泌,因此務必要注意採取正確的哺乳方法,並正確護理乳頭。

原因四:過早催奶導致堵塞

現代科學分析證明,產後過早過多地喝母雞湯,是造成產婦奶少、無奶或回奶的重要原因之一。產後如果過早過多地喝母雞湯,就會增強血中的雌激素作用,使催乳素的作用減弱,甚至消失,從而導致乳汁分泌不足或無奶。此外,傳統的豬蹄、鯽魚湯中的高脂肪不僅會堵塞乳腺管,不利母乳分泌,還會讓媽媽發胖,產婦一定要注意不能再開奶初期就喝催奶湯,最好等到乳汁分泌正常而且充足的情況才可以喝催奶湯。

原因五:休息不好

孩子出生以後,新媽咪一方面要坐月子,一方面還要日夜不分的照顧孩子,加上精神高度緊張,往往會導致體力上往往透支,睡眠不足、壓力過大使得奶水減少。哺乳媽咪要注意抓緊時間休息,白天可以讓丈夫或者家人幫忙照看一下孩子,自己抓緊時間睡個午覺,還要學會如何在晚間餵奶的同時不影響自己的睡眠。

六、產後保健操

健康的產婦,產後6-8小時即可坐起用餐,24小時可下床活動,有感染或難產的產婦,可推遲2-3天以後再下床活動。下床後開始做產後保健操。

1、呼吸運動:仰臥位,兩臂伸直放在體側,深吸氣使腹壁下陷內臟牽引向上,然後呼氣,目的是運動腹部活動內臟。

2、舉腿運動:仰臥位,兩臂伸直平放於體側,左右腿輪流舉高與身體成一直角,目的是加強腹直肌和大腿肌肉力量。

3、挺腹運動:仰臥位,雙膝屈起,雙足平放在床上,抬高臀部,使身體重量由肩及雙足支持,目的是加強腰臀部肌肉力量。

4、縮肛運動:仰臥位,兩膝分開,再用力向內合攏,同時收縮肛門,然後雙膝分開,並放鬆肛門。目的是盆底肌肉。另外,還有仰臥起坐、胸膝運動等。

七、產後不注意及時收攏腹部

產後收腹很重要,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產婦剛生產完,肚子變得鬆懈,及時使用收腹產品,可以防止內臟下垂,同時對於產後惡露的排凈、腹痛的緩解、產後子宮、產道的修復都有良好的效果。

八、坐月子吃水果的注意事項

蔬菜和水果雖然很有營養,可是一直都是被大家歸為生冷的食物,通常為被認為對產婦的胃腸產生不良的影響。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水果和蔬菜含有豐富份維生素,以及植物蛋白,對產婦的身體恢復和奶水的增加有很大的幫助。坐月子期間只要注意了以下幾點就可以了:

一、不要吃太多偏寒涼性的水果,特別是產後的最初幾天,脾胃虛弱,因此最好不要吃太多的梨、西瓜。

二、可以在飯後或兩餐間吃些水果,這樣就不會增加消化道的負擔。

三、吃的水果不要太涼。剛從冰箱拿出來的水果,要放在室溫裡過一會兒再吃。

四、吃水果時要注意清潔,徹底清洗乾淨或去皮後再吃,以免發生腹瀉。

五、為了避免水果偏涼,也可切成塊,用開水燙一下再吃。但是最好不要煮沸,以免破壞水果中的維生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