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種中藥 用中藥 鮮中藥你了解多少

中醫藥伴隨了我們幾千年,為我們的健康提供了無可替代的保駕護航作用。有多少人能說清楚什麼是中藥醫藥呢?尤其是中藥!顧名思義,中藥就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用於預防、治療、診斷疾病並具有康復與保健作用的物質。中藥的基礎是中藥材,我們見到的大多是中藥材都是經過加工處理,這些藥材品質穩定、療效確切。還有一種是我們不常見中藥---鮮中藥。

鮮中藥與我們常見的中藥材有什麼區別呢?療效如何?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鮮中藥材。

鮮中藥是指新鮮植物類中草藥的自然汁及其鮮活的動物或昆蟲類藥品。新鮮藥材是傳統中醫藥實踐的起點;「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毒」,說明人們最早應用草藥治病,都是採用鮮草藥,隨采隨用,也正是遍嘗了各種鮮草,發現了許多能治療疾病的中草藥。

中醫臨床應用鮮葯的歷史,可追溯到秦漢時期。我國現存最早的古醫籍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取薯蕷莖乾治二升,取薯瓜汁二鬥以漬之,以為漿,「飲之」,治療牝痔(肛邊生瘡而出血者)。薯瓜(山藥)汁的應用,是為用鮮植物葯自然汁療法的第一個範例。運用鮮葯治病,具有獨特的療效,例如:最早的本草著作《神農本草經》認為「生者尤良」。此「生」實指「鮮」而言。青蒿素髮現過程中,受到葛洪《肘備份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這種應用青蒿鮮汁的啟發。

2000年《中國藥典》中搗爛外敷的鮮品有20種之多,搗汁用或鮮品煎服的有11種。據調查,在2000多種常用中草藥中,有近1/3在傳統用法中是以「鮮」為主的。

鮮葯在中醫臨床上應用廣泛,最常見的適應證有:外感風寒、溫病及傷暑;咳血、衄血、吐血諸血證;急性菌痢腹瀉;肺炎、肺癰、肺結核、慢性氣管炎、百日咳、白喉;腮腺炎、乳腺炎、扁桃體炎;傷科、外科病症;惡性腫瘤及系統性紅斑狼瘡等;急危重症的急救與解毒等。可見鮮葯在臨床雜病、急危重症的救治等方面上,有其獨特之處。

《本草逢原》用鮮蒲公英搗汁與酒兌服治療乳癰,新加香薷飲用鮮扁豆花,五汁飲用梨汁、荸薺汁、鮮蘆根汁、麥冬汁、藕汁,清絡飲用鮮荷葉、鮮銀花、西瓜翠衣、麥冬汁、絲瓜絡、鮮竹葉心等。最常見的植物鮮葯有仙人掌、鮮蘆根、鮮荷葉、鮮車前草、鮮蒲公英、鮮、鮮銀花、鮮、鮮、鮮青蒿、鮮藿香、生薑、鮮佩蘭、藕節等三十餘種。

新鮮的中藥含水分多,更多保持了藥物的原始特性,特別是清熱去火類的,類似荊芥、薄荷、藿香等,它們起作用的成分都是其中的揮髮油,所以如果是鮮葯,揮髮油更充分,效果自然更好

但是,鮮葯的保鮮技術落後,貯藏及運輸成本較高,大部分藥材公司與藥店均無貨供應,當地醫生處方習慣用藥而自行備用數種鮮葯,且供應時間短,使鮮葯難以在現代臨床中廣泛使用。一方面,由於條件所限,臨床醫生與研究者對鮮葯重視程度不夠,民間使用鮮葯的經方驗方不斷流失;另一方面,在臨床工作中醫生與藥師分工的日益細化,導致醫生對鮮品中藥的識別與應用也迅速減少

關注中藥材種植、了解中藥材科技產業扶持!推廣高端優質中藥材,了解中小微中藥材種植/飲片/與銷售聯盟,關注微信:jryylm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