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濕邪纏綿易發流感 中醫預防有良方

春季氣候濕潤、陰冷,中醫認為自然界中氣候潮濕、食肉等是濕氣的來源,濕邪過重則易傷陽氣。如果身體裡面濕邪入侵的話,會患上流感等多種疾病。

老中醫王智明認為,濕氣重往往發生在飲食油膩、懶於運動的人身上,他們在沾染濕氣後,會感到四肢乏力、易睏倦、精神不振、面部油膩、頭髮愛出油、舌苔厚黏膩、長痘痘、大便沾黏難沖及虛胖水腫等,這些都是濕氣過重的典型表現。

俗話說「十人九濕」,那麼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清除濕氣呢?

勤運動。少動、飲食不控制及壓力大,形成濕留體內。運動能夠緩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快濕氣排出體外。試試慢跑、健走、游泳、瑜伽、太極拳等健身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添加水分代謝。

泡腳。通過在泡腳的水裡添加藥材,可以針對性地起到藥效,幫助增強人體免疫力,加速體內濕氣的排除。其中艾葉就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與生薑配伍,可以幫助祛濕散寒,大大增強除濕的功效。

芳香療法。運用芳香、發汗及苦溫藥材,也可去濕。運用植物香氣來對付流感病毒,如隨身攜有艾草蒲滅菌,能避免感染疾病。

注意飲食。飲食是控制和改善疾病最重要的環節。有濕氣的人要注意辛辣物的忌口,以清淡的飲食為主,可以選擇清利化濕的食物,如薏苡仁、茯苓、冬瓜、苦瓜、赤小豆等,通過飲食控制,幫助祛濕。在濕氣重的環境中別吃傷脾胃的食物。比如,涼拌食品、冷飲。喜歡吃甜食的人也得禁口,因為「甜膩化濕」。 □本報記者 張沼婢

版權聲明:圖片來源於網路,圖文無關。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

來源:泉州晚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