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狄奧尼索斯的神話:酒神、悲劇以及神秘主義

酒神狄奧尼索斯

一、代表死亡與新生的植物之神

狄奧尼索斯(Dionysus),或者稱為巴科斯、巴薩柔斯,是古希臘、羅馬神話中的酒神。根據歐裡庇得斯的《酒神的伴侶》的記載:他是宙斯和忒拜公主塞墨勒的兒子(狄俄多洛斯則說他是宙斯和農業女神德墨忒爾的兒子)。

儘管歐裡庇得斯在《酒神的伴侶》中,將狄奧尼索斯描繪成一個希臘本土神,說他生在希臘,由於赫拉的迫害,而逃往異鄉,之後再返回希臘。但許多證據表明狄奧尼索斯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外邦神,他起源於色雷斯和弗裡吉亞一帶,直到公元前8-7世紀,對狄奧尼索斯的信仰才在希臘確立。

狄奧尼索斯的神話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他出現的地方總是伴隨著瘋狂和死亡,前者顯然源於酒精那種使人迷醉的效果,後者則關係到古代社會的農業祭祀典禮。儘管狄奧尼索斯以酒神的身份而聞名,但他還有著另外一重身份,那就是植物之神。他有許多個別名,如“樹中的狄奧尼索斯”、“多花的狄奧尼索斯”、“促使果實生長者”、“常春藤”等,這些名稱都說明了他和植物之間的聯繫。在神話中,塞墨勒因為赫拉的詭計而被雷電劈死,尚在母腹的狄奧尼索斯也差點喪命,好在宙斯賜予了他第二次生命。這象徵著植物在每年冬季死亡,又在春天復活的現象。有學者指出:塞墨勒一開始並非一個普通的女子,而是弗裡吉亞神話中生育植物的大地女神。

英國人類學家弗雷澤在《金枝》中指出:古代許多農業民族都會上演殺死植物之神的儀式。在儀式中,人們選出一個活物來充當植物之神的化身,將其殺死並肢解,然後分散埋進地裡(或分給眾人食用)。這個過程即象徵著植物的死亡,也象徵著將植物之神的力量返還給大地,大地吸收了這些力量以後,來年就會孕育出更多的植物。扮演植物之神的活物視民族和時代的差異有所不同,有些民族會選擇活人——甚至是國王和王子——來充當植物之神的化身。而在古希臘的辛內沙、雅典和赫爾米昂等地區,人們以公牛或山羊作為狄奧尼索斯的化身。歐裡庇得斯將狄奧尼索斯稱為“戴牛角的神”,在古希臘的一些雕塑和繪畫作品中也出現了以牛、羊形象或帶有部分牛、羊特徵的狄奧尼索斯。

根據歐裡庇得斯的描述,狄奧尼索斯最初的追隨者主要為女人,她們被賦予很多個名字:邁那得斯、米瑪洛涅斯、克洛多涅斯、提伊阿得斯等等。這些女人穿著獸皮製成的衣服,在山林中穿梭,發出嘈雜的喊聲,撕碎並生吃沿途所碰到的野獸,甚至連孩童都不放過。正是這種野蠻的作風在早期給狄奧尼索斯的信仰帶來了不好的名聲。

古希臘人祭祀狄奧尼索斯的節日非常分散。光是在雅典就有五個為狄奧尼索斯而設的節日,分別為:鄉村酒神節、城邦酒神節、奧斯克福裡亞節、仲冬酒神節和花月節。其中以花月節最為隆重,它在每年的安塞斯特裡翁月(今歷的2-3月)的第11-13天舉行。第一天為“開壇日”,人們將上一年豐收時釀製的酒運到狄奧尼索斯聖殿供人品嚐。第二天為“酒壺日”,人們將狄奧尼索斯的神像或是裝扮成狄奧尼索斯的人載在裝有四個輪子的車上遊行,隨後還要在布科裡恩(字面意思為“牛棚”)中舉行狄奧尼索斯和執政官的妻子的聖婚。這意味著將統治者和公牛視為狄奧尼索斯的化身的觀念,在當時仍非常流行。這一天還會舉行喝酒以及其它各種各樣的競賽活動。第三天為“陶瓶日”,紀念狄奧尼索斯的意味比較弱,主要是安撫陰間的亡靈。

酒神的狂歡

二、酒神和古希臘悲劇

亞裡士多德在《詩學》中指出:古希臘悲劇源於狄蘇朗勃斯歌劇和薩圖羅斯歌劇,這兩種戲劇原本都是狄奧尼索斯祭祀的組成部分。一開始,狄蘇朗勃斯劇內容以講述狄奧尼索斯出生、經歷、遭受的苦難為主。公元前6世紀左右,狄蘇朗勃斯發展成一種酒神節上的競賽項目,以村莊為部門進行,每個村莊派出50個人組成的歌隊。最晚到公元前5世紀,狄蘇朗勃斯劇已經打破了題材的限制,成為一項獨立的藝術。薩圖羅斯劇得名於薩提爾,它們是森林的精靈,狄奧尼索斯的隨從之一,外形為半人半獸的樣子,長著山羊的角,以及馬的耳朵和尾巴,腿也是羊腿或馬腿的形狀,擅於吹奏長笛。它們的原型是薩特拉厄人,為色雷斯人的一支,亦崇拜狄奧尼索斯。與希臘神話中的另一種生物馬人原為同類,後來逐漸分化成兩種。在狄奧尼索斯的節慶上,薩圖羅斯歌隊的演員會打扮成薩提爾的模樣,表演一些短劇,內容亦取材於神話。事實上,“悲劇”(tragedy)一詞來自古希臘語中的“tragoidia”,又可拆解成“tragos”(山羊)和“oide”(歌),tragoidia即“羊歌”的意思。

在古典時代(公元前510-前323年),重大的悲劇演出都安排在城邦酒神節上。執政官會選出三名悲劇詩人,撥給他們演員。每個詩人必須提交三部戲劇,最初三部劇的主題必須相關,後來這項要求取消了,此外還要提交一部薩圖羅斯劇,共計四部。這些演出同時也競賽,獲勝的詩人會得到一個花環作為獎勵。從公元前449年開始,最佳主演也會獲得獎勵,當時可能出現了獎金。演出的費用由政府以及城邦裡富有的讚助人提供。自伯裡克利時代起,貧窮的公民還能領到一筆觀劇津貼。在其它一些酒神節上,也會有規模較小的演出。

古希臘劇場

三、俄爾普斯和俄爾普斯教

公元前7-前6世紀,古希臘出現了一個信仰狄奧尼索斯的秘密宗教,叫做“俄爾普斯教”,是根據它的創教者命名的。據說俄爾普斯是色雷斯的著名歌手,他生在荷馬之前,其父母分別為河神俄阿格洛斯和繆斯女神卡利俄珀,也有人說他的父親是太陽神阿波羅。俄爾普斯精於演奏七弦琴,他的琴聲能令野獸俯首,樹木折腰,頑石移步,河水停流。他曾經參加過阿爾戈斯號遠航,在途中,他的琴聲戰勝了塞壬女妖魅惑的歌聲,使眾英雄平安地通過了塞壬控制的海域。

俄爾普斯有真實的人物原型,還是完全杜撰出來的?這個問題至今沒有定論。

俄爾普斯冥界救妻

俄爾普斯教是一個密教,其成員被禁止向外人透露該宗教的細節,所以直到今天學者們對它還知之甚少。首先,俄爾普斯教流傳的神譜跟赫西俄德的《神譜》大相徑庭。該神譜有多個版本,非常繁雜,為了便於理解,這裡僅作一個簡單的概括。

在俄爾普斯教的神譜裡,第一代神王為法那斯,法那斯的名字含義是“使發光”、“使出現”、“揭開”,他又有許多個別稱:“普羅多格諾斯”(元初)、“厄諾斯”(愛欲)、“潘”(一切、無邊無際)、“墨提斯”(智慧)等等。法那斯是從一個原始卵中誕生的,關於這個原始卵又是如何來的?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說法:黑夜女神尼克生育的,時間之神柯羅諾斯生育的,水和土兩種元素化合而成的,風元素形成的。這些都無關緊要,宇宙的歷史的真正開端在原始卵和法那斯這裡,他們代表著宇宙萬物的本源。這種原始卵創世的思想,在埃及、印度、中國等許多民族的神話中都可以見到。

接下來,宇宙的統治權依次移交到了尼克、烏拉諾斯、克洛諾斯、宙斯的手中。宙斯和他的女兒佩爾塞亂倫生下了狄奧尼索斯,又名“扎格諾斯”。赫拉唆使提坦神們擄走年幼的狄奧尼索斯。提坦神們用各種東西誘惑狄奧尼索斯,其中鏡子成功地引起了他的興趣。然後提坦神們抓住了狄奧尼索斯,將其殺害,肢解,烤熟以後吃掉。好在雅典娜搶救出了狄奧尼索斯的心髒。宙斯得知此事後,用雷電擊殺了提坦神們,然後又使狄奧尼索斯復活。復活後的狄奧尼索斯從宙斯那裡接過了宇宙的統治權。

狄奧尼索斯並不僅僅是法那斯的後代而已,他也是法那斯的再現,狄奧尼索斯即法那斯,法那斯即狄奧尼索斯,法那斯-尼克-烏拉諾斯-克洛諾斯-宙斯-狄奧尼索斯構成了一個循環。俄爾普斯教信奉輪回的生命觀和宇宙觀。

人類是從提坦神的灰燼中誕生的,又由於提坦神們吃過狄奧尼索斯的肉,所以人類與生俱來就繼承了狄奧尼索斯的部分神性,同時也繼承了提坦神們的罪惡。俄爾普斯教的最終目標就是引導人們激發出自己體內的神性,擺脫罪惡,和狄奧尼索斯重新融為一體。

四、東方的神秘主義

至此,我們暫時將目光轉移到東方的印度。在這裡更早以前就開始流傳著一種和俄爾普斯教相似的神學理念。印度教徒認為,宇宙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稱為“梵”,其人格化形象為梵天,後來被毗濕奴所取代。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從梵那裡衍生出來的,是梵的一部分。而印度教的修行目標也是讓人捨棄作為個體的渺小的身份,與梵合二為一,達到“梵我如一”的境界。

對俄爾普斯教和印度教的神學理念稍加比較,就會發現它們有兩個明顯的共同點:第一,皆持一元論的宇宙觀,認為宇宙是從一個本原分化而來的,這個本原就是神;第二,皆認為人類分享了至高主神的一部分神性,並提倡人與至高主神的再融合。這種思想傳統學界稱為“神秘主義”,它或多或少地存在於歷史上許多偉大的宗教和哲學流派當中,例如:印度教、佛教、道教、俄爾普斯教、諾斯替教、蘇菲教、卡巴拉教、赫拉克利特哲學、新柏拉圖主義、唯意志論。

其中以印度的神秘主義發展程度最高。在吠陀時代晚期——公元前7、8世紀左右,婆羅門教落入了形式主義的窠臼裡,他們把大量精力耗費在祭神的儀式當中,卻忽視了宗教與人類心靈之間的聯繫。所以,一批富有智慧的宗教思想家們擺脫了形式主義的束縛,對婆羅門教中原有的神秘主義思想進行重新發掘,並發展出一套清晰的哲學,他們的思想成果被記錄在各種奧義書當中。

2000多年以後,這些知識傳到了德國,引起了哲學家叔本華的注意。後者將東方的神秘主義與西方本體論的哲學傳統結合到了一起,形成了唯意志論。老實說,這種結合毫無必要,它不僅沒有給神秘主義這門學問帶來任何新知,反而加深了其混亂性。但叔本華思想啟發了另一個哲學家,那就是尼采。

叔本華

叔本華將世界分成意志和表象面向,意志即世界的本原,也是神秘主義者所說的“神”,表象則是由意志所派生出來的,也即人們通常接觸的世界。尼采顯然對希臘神話、悲劇和俄爾普斯教有一定的了解。他從古希臘神話中借來兩個神——狄奧尼索斯和阿波羅——來代表世界的兩個面向,同時它們也代表著兩種截然相反的藝術衝動。

如前文所述,在俄爾普斯教那裡,狄奧尼索斯是世界本原的化身,借助他的魔力,信徒們將擺脫有限的自我,重新回歸到本原中去。換句話說,狄奧尼索斯代表的是涅槃衝動。阿波羅可以比作印度神話當中的“摩耶”(maya),後者是“幻力”的意思,印度人認為作為世間萬物正是幻力創造出來的。此外,“摩耶”有時也被視為一個人格化的女神。叔本華就用“摩耶的面紗”來比喻表象世界。而在尼采這裡,創造出表象世界的神就是阿波羅。阿波羅所代表的藝術衝動就是對表象世界的認同,即使知道表象世界是一個虛幻的夢境,也仍然堅持將這個夢繼續做下去。

酒神和日神的衝動或可類比為弗洛伊德的死欲(Thanatus)和愛欲(Eros)。愛欲,也即生欲,即追求生存和快樂的欲望,弗洛伊德認為人類的大部分活動以及整個社會的發展都是建立在這種欲望上的。但是在愛欲之外,弗洛伊德認為生物身上還具備一種想要擺脫生存的煩惱,歸於平靜的願望。弗洛伊德借了希臘神話中的愛神厄諾斯和死神塔納托斯的名字來給這兩種欲望命名。

尼采

尼采認為正是酒神和日神兩種衝動的碰撞和融合產生了悲劇。我們在悲劇中可以看到:主人公們堅持不懈的同各種苦難或不公的命運抗爭。尼采相信這些苦難是意志分化成表象世界時所產生的,並將其比作狄奧尼索斯遭到提坦神殺害時的痛苦。同痛苦抗爭,首先意味著對痛苦和表象世界的承認,因此是日神式的。但悲劇最終往往以主人公的死亡落下帷幕。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可以說,悲劇主人公身上同時隱藏著趨向死亡的衝動。這裡的死亡不是消極的死亡,而是積極的。悲劇主人公雖然最後死去了,但他卻從煩勞的生命重擔下解放了出來,超越了表象世界,升華成為一種不朽的存在,這正是酒神狄奧尼索斯式的救贖。很難說尼采的這種悲劇理論完全正確,但它至少有一定的道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