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喝水過量也會中毒?大興人你絕對想不到

你出門在外時,父母會說

你抱怨身材不好時,朋友說

你感冒的時候,醫生說

聽起來沒毛病啊!

我們平時聽到的也是「8杯水」的概念

然而

飲水並非多多益善!

世衛組織專家曾聲明:「每天飲用超過4L水可能會水中毒,導致大腦功能受損甚至死亡」。而馬拉松運動後,短時間大量飲水也會導致水中毒。

聽到這個消息,廣大網友一時間炸了鍋

其實,關於「水中毒」的新聞也曾有報導:

「嬰兒水中毒」事件:嬰兒飲用過多淡水後,鈉離子過分稀釋,導致嘔吐水腫等現象。

精神疾病患者水中毒事件:一名26歲精神分裂患者在1小時內飲水約5L,導致水中毒、癲癇發作、橫紋肌溶解症。

從嬰幼兒到成年人都會波及的水中毒到底是什麼呢?

不同年齡段的人正常的飲水量應該是多少?

01

水中毒到底是什麼?

其實,水中毒是指機體水的攝入量超過了排水量,以致於水分在體內瀦留,打破了水電解質平衡,引起血漿滲透壓下降和循環血量增多。

過多的水會稀釋人體內的鈉離子濃度,所以在醫學上又稱為稀釋性低血鈉。

正常成年人的體液量約佔體重的60%,水分的獲取主要有2個途徑,由食物攝入700-2000ml,主要由胃腸道吸收;由機體代謝過程產生300ml。

水分的排出途徑是形成尿液經泌尿系統排出,也有少量以水蒸氣或者汗液經肺和皮膚排出。

因各種原因攝入過多水分時,機體會進行自我調節,使尿液形成和排出增加,保持「進出平衡」。

但短時間內攝入過多,超過尿液形成和排出速度時,則水分在體內瀦留,引起一系列不良後果。

02

哪些情況容易引起水中毒?

一般來講,水中毒的病因包括以下幾點:

1.不同原因導致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如失血、休克、創傷及大手術等;

2.腎功能不全,排尿能力下降;

3.機體攝入水分過多或者接受過多的靜脈點滴。

需要注意的是,正常母乳餵養的6個月以內的嬰兒不需要額外喂水,如奶粉餵養也不宜過稀過多,否則極易造成嬰兒水中毒。

03

水中毒表現有哪些?

急性水中毒:發病急驟,過多水分導致的腦細胞腫脹可引起顱內壓增高,引起一系列神經、精神癥狀,如頭痛、嗜睡、躁動、精神紊亂、定向力失常甚至嚴重者可發生腦疝,危及生命。

慢性水中毒:癥狀往往被原發疾病掩蓋,表現為軟弱無力、噁心、嘔吐、嗜睡等,體重明顯增加,皮膚蒼白而濕潤。

水中毒一經診斷,需立即停止水分攝入,程度較輕者,機體排除多餘水分後即可緩解,嚴重者,需同時應用利尿劑以促進尿液排出。

04

一天喝4L水會「中毒」嗎?

世衛組織專家提出,每天攝入超過4L水可能會引起水中毒。但也強調,這種情況十分罕見,需要一次性攝入過量的水才會導致水中毒。

所以,一般情況下,正常喝水不會輕易改變體液的濃度,關鍵在於短時間內喝超過4L水會造成水中毒,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精神分裂患者。

但如果喝水太多太快,然而尿液排出並不能相應地快速增加,導致血液鈉離子濃度過低,會出現細胞水腫等現象。

一般情況下,很少有人因為喝水過多導致「水中毒」,更常見的情況是本身就存在腎臟疾病、心功能不全等疾病、運動後一次性飲用淡水過多、醫源性點滴過多,精神狀態異常等原因造成水中毒。

播放GIF

有人也許會問,同樣是液體,為什麼喝酒多不會「水中毒」?

這是因為酒精有一定的利尿作用:酒精在肝臟代謝要消耗很多水,酒精經腎臟排泄也要帶走很多水。當然,這並不是說飲酒就比喝水安全,正相反,飲酒尤其是酒精中毒對人體危害更大。

同樣地,喝水少也會引發一些問題,比如尿色變得越來越黃,甚至會在泌尿系統形成結石;內臟器官功能異常;皮膚明顯脫水等。

05

正常應該喝多少水?

不同年齡及性別的水需要量不同,具體飲水量略有不同。《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建議:

6個月以內嬰兒無需補水,6個月至1歲每日水總攝入量為900ml/天(包括奶/食物/水),1-2歲為1300ml。

2-3歲除三餐外需補水600-700ml,4-5歲補水700-800ml,5-7歲補水800ml,7-10歲補水1000ml。

除正常三餐飲食外,成年男性需補充為1.7L/天,成年女性為1.5L/天。

在高溫或強體力勞動的情況下,除了相應提高補水量外,還應同時補充鹽分。

喝水應少量、多次、小口喝,每次150-200ml左右,間隔時間約為30-60分鐘。

實際情況較靈活,不必太多糾結。

小夥伴們,所以說

多喝水不準確,適量才是真

過分喝水小心適得其反哦~

|來源:科普中國、人民日報

|編輯排版:愛我大興/櫻花落

|圖文版權歸原作者,如侵權請聯繫我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