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伏天灸今天火熱開貼!慢性咳嗽、腹瀉、關節痛、體虛等,錯過頭伏再等一年…

炎炎夏日

和高溫同時「熱襲」的

還有街坊們的養生大餐——天灸

2019年三伏天灸今天正式開貼

什麼是天灸?

天灸,也稱「藥物發泡」或「敷貼發泡」。三伏天灸是在天灸療法的基礎上依據「冬病夏治」及「春夏養陽」的中醫理論,在夏季三伏天時,採用中藥貼敷於穴位,達到溫陽利氣、驅散寒邪,起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作用。

醫生提醒

天灸不能包治百病!

據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中心主任莊禮興介紹,天灸主要有三種適應症:

1. 呼吸系統疾病: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咽喉炎、體虛容易感冒等;

2. 消化系統疾病:胃痛、腹泄腹痛、慢性胃炎、慢性腸炎、胃腸功能紊亂、小兒消化不良等;

3. 痛症:各種痹痛症,如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頸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

同時,天灸還有禁忌症

1. 合併嚴重心腦血管、肝、腎、造血系統等內臟疾病及腫瘤患者;

2. 孕婦、正處經期且月經量多者、血證、新近外感發熱和陰虛發熱等發熱患者;

3. 皮膚對藥物特別敏感者;

4. 由於嬰幼兒皮膚較細嫩,容易灼傷皮膚,建議三歲以下嬰兒慎行天灸治療,但個別嬰幼兒因病情需要行天灸治療者,建議貼葯時間為半小時左右。

這些天灸小貼士你一定要知道

1.貼葯後皮膚有輕微燒灼、刺痛感,揭開後見皮膚紅暈,均屬正常現象;

如出現水泡,應保護創面,避免抓破感染,必要時前來醫院處理;

出現皮膚過敏者,可搽抗過敏藥膏並及時前來醫院處理。

2.天灸期間應注意飲食控制,清淡飲食,不宜嗜吃生冷,以防損傷正氣影響療效,不宜食用「發物」,如雞、鴨、燒鵝、牛肉、蝦、蟹、海產品、花生、韭菜、芋頭等。

今年省中醫院將按照初伏加強(7月2日)、初伏(7月12日)、中伏(7月22日)、中伏加強(8月1日)、末伏(8月11日)五次貼葯時間為市民提供貼葯服務。

有需要的街坊

記得去貼葯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