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54億港元救濟金仍無著落,香港海洋公園還能撐多久?

五月香港,氣象漸熱。因為新冠疫情好轉,在家工作的生活正式結束,港人又恢復了往昔的步履匆匆。早起快速趕上公車,車上抓緊時間亦能睡個回籠覺,下車後快步走向公司進入工位。大部分港人繁忙的一天從來都是這樣開始的。

在高樓林立的香港金融街區,人們爭分奪秒,嘈雜卻有序。而此時,遠離鬧市的香港海洋公園卻格外安靜,盤踞在大嶼山上的這座曾經的世界級公園早已由盛轉衰。

2020年4月底,已過“四十不惑”之年的香港海洋公園因為嚴重的財務危機向港府申請54億港元的救濟金,希望能夠以此幫助海洋公園暫時度過危機。

5月22日,香港立法會財委會針對此事展開第三次審議,資金依然沒有被批準。如果資金遲遲不到位,香港海洋公園僅能勉強支撐到今年6月。

留給香港海洋公園的時間不多了。

每月支出超過1億港元

4月29日,香港經濟與發展局旅遊事務署向香港特區立法會提交了一份關於“對海洋公園公司的財務支援”的申請,希望能夠盡快拿到54億港元紓困資金,幫助海洋公園度過這段艱難時刻。

(5月11日,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左)、海洋公園董事局主席孔令成(右)出席記者會,公布支援海洋公園的新撥款方案建議。中新社記者 李志華 攝)

自1月26日因新冠疫情而閉園,香港海洋公園已經歇業4個多月了。對於全靠遊客消費而維持收入的主題公園,閉園歇業猶如滅頂之災。園內除了2000多名員工外,還有7500隻不同種類的動物,每月各項支出超過1億港元。對於早已入不敷出的海洋公園,這實在是不堪重負。

香港海洋公園董事局副主席劉鳴煒曾表示,眼下公園最少每年要有超過600萬人次入場,也就是說每日需有兩萬人次入場方能維持公園基本運轉。然而,自2019年6月開始爆發修例風波,香港入境遊客量就已經不斷減少;今年又因新冠疫情而被迫閉園,更是雪上加霜。在2020年這個慘淡的五一假期,內地“零”團入境香港。5月1日和2日這兩天,香港總入境人數2600多人,其中香港居民佔比超過九成,而內地訪港旅客僅有219人

而另一個背景是,隨著香港迪士尼公園進駐,上海迪士尼公園開業,國內多家主題樂園發展壯大,香港海洋公園的競爭對手越來越多。從2014年開始,香港海洋公園出現連年虧損。年報顯示,2015至2016財政年度開始,每年都有兩億港元以上的虧損。

早在今年1月13日,香港商務與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就已經向香港立法會提交撥款建議 ,希望一次性批準106.4億港元以支持海洋公園新計劃的實施。誰曾想,兩個星期後新冠疫情暴發,海洋公園閉園。4個月過去,這份新計劃發展資金驟然縮減為緊急救助資金54億港元。

“玩過就忘的地方”

事實上,這並不是香港海洋公園首次遭受危機。歷史總有相似之處。2003年香港作為遭受SARS侵擾的重災區,園區經營一度處於懸崖邊。所幸SARS在夏季悄然消失,瀕臨倒閉的海洋公園重燃生機。此時,中央政府加碼推出內地赴港自由行;同年7月港府力推香港“蘭桂坊之父”盛智文成為海洋公園董事局主席——雙重利好因素加持,這座依山傍海而建的主題公園得以駛入了快車道。

接手海洋公園後,盛智文看到海洋公園設施陳舊、娛樂項目單一的弱點。2005年,海洋公園啟動耗資55.5億元的《全新發展計劃》,將園區內的景點和機動遊戲由35個增至80個,分為八大主題景區。斥巨資打造的海洋公園煥發生機,一躍成為當時的世界級主題樂園。從2003年起,園區每年收益穩步上漲,巔峰時期的2008年,海洋公園盈利超過2億港元。

說起第一次去海洋公園的經歷,同為“七零後”的阿群印象頗深。阿群第一次進海洋公園是在高中時期,九十年代的香港工人家庭並不算富裕,對於當時兩百多港幣的門票售價,阿群亦覺得是有些奢侈的。大概是因為去一次是難得的事情,對於海洋公園的期待值自然也大了些。“就像林黛玉進了大觀園一樣,看什麽都新奇。”阿群這樣形容當時的感受。

但玩遍所有機動遊戲,看遍全部的動物表演,阿群覺得新鮮勁兒過了,也沒有什麽特別之處。儘管號稱主題公園,但在初期的20年,海洋公園沒有什麽標誌性的主題策劃吸引港人一次次造訪。加上票價屢屢上漲,許多香港人就寧願捨棄這個遊玩項目了。

85後的Maggie土生土長在香港,印象頗深的是海洋公園在“盛智文時期”的萬聖節主題活動。正值讀大學的她勤工儉學,省下生活費就為了去一次萬聖節鬼屋。Maggie如今想來仍然回味無窮。但她也表示,四百多港幣的門票其實並不值得。成年人進園後大多直奔機動遊戲排長隊,一天下來沒有時間亦沒有興趣再看動物;而進園參觀的小朋友則為了參觀稀奇的海洋生物,不會選擇機動遊戲。兩項權衡,就感覺門票買得有點虧。

說起如今海洋公園面臨的危機,阿群和Maggie都覺得無所謂。“因為香港海洋公園早已不是香港人的海洋公園了。如果出遊首選也是去日本。”阿群表示,即使這次54億港元的救助計劃得以通過,也希望是最後一次。如果之後不能有新的方向發展,“再來一次,香港人也不會原諒海洋公園”。

Maggie則更是直言,“沒有失去怎麽能成為回憶呢?”

內地遊客對於香港海洋公園的初步認識大多來自於TVB電視劇。男女主人公約會的地方總在海洋公園,浪漫且有趣。因此,對於像奕雯這樣從小看TVB電視劇長大的九零後,海洋公園就好比如今的網紅打卡地,是必須要去的地方。2015年,奕雯第一次到香港,就去了海洋公園和迪士尼樂園。印象裡的海洋公園人很多,排很長的隊。奕雯對比了國內一些水族館,香港海洋公園的動物種類更全,景區設計也更立體。“坐著纜車從下至上,能看到不同的動物。海豚表演給我的印象很深刻。”

不過奕雯也坦言,如果要多次遊覽,她會選擇迪士尼。迪士尼情結,以及電影動漫主題,都是吸引她一次次去迪士尼樂園的原因,但海洋公園,只是“玩過就忘了”的地方。

無辜的動物由誰買單

對於許多人而言,香港海洋公園早已不是香餑餑,失去也沒什麽可惜的。但園內近7500隻野生動物和海洋動物,又該何去何從?

5月21日,香港商務與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表示,香港海洋公園計劃由傳統的主題公園,轉變為以教育、保育功能為主的度假勝地。海洋公園內眾多動物的生存問題,才是令眾多動物保護專家擔憂的問題。

事實上,香港海洋公園是香港本地僅有的一個動物園。眾多學校對於學生的動物保護意識培養亦是在海洋公園進行的。自 1977年開園以來,它一直以國際性海洋動物保育中心為發展目標。在今年1月初提出的新計劃中,海洋公園公司董事局現任主席孔令成也表示,將運用公園獨特地形,加強大自然探索項目的投入,使得遊客在近距離接觸海洋生物的過程中獲得更多啟發。

但對於這樣的發展做法,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鄭家泰向記者表示,實際上園內的動物僅僅只是為了吸引遊客到訪而存在,實際上還是以娛樂為主。鄭家泰認為,以如今科技發達的程度來看,宣傳動物保護不需要通過活生生的動物展示來做。如果海洋公園不能夠改變營業理念,他傾向於讓它關門倒閉。如果海洋公園最終得以保留,也希望能夠逐步淘汰園內動物,用其他高科技方式繼續教育保育工作。

對於園內動物的去向,鄭家泰也表示了很深的擔憂。他解釋道,最糟糕的結果就是將園內動物分散轉售到其他的水族館。由於水族館的管理飼養水準參差不齊,這對於園內動物幾乎是“最差的安排”。鄭家泰呼籲海洋公園能夠善待這些動物,一旦公園面臨倒閉,要將動物留置於原處,停止所有繁殖,使其“安度晚年”。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圖片網

圖片編輯:張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