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需要清理肚臍嗎?

播放GIF

= 醫直說 =

走訪知名中、西醫臨床醫生及專家學者,

依託三甲名醫權威審稿。

我們從不傳播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隻做時下最新最熱最八卦而又最有趣味的醫療知識。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您一起認真走下去。

文章主審 | 北京友誼醫院

題圖:Yestone 邑石網正版圖庫

我猜大部分人洗澡懶得洗肚臍,而且洗完澡還懶得把肚臍擦乾。

emm……當然還有一小部分人……

他們壓根就懶得洗澡…...

先上結論,肚臍確實是需要清理的,但並不需要清理得太頻繁。

很多人不清理肚臍,可能是出於不了解或者害怕。就像日本的媽媽們會告訴孩子不要摸肚臍,否則會肚子痛。而我們也曾聽許多長輩們說,摳肚臍就會拉肚子。

可是,讓我們聞風喪膽的肚臍是否真的這麼可怕?

我們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通過臍帶與母親連接,臍帶中包含臍動脈和臍靜脈,我們通過臍帶獲取養分、排除廢物,完成大部分的新陳代謝。

在出生後我們的臍帶被剪斷,變為肚臍,而內部的動脈與靜脈由於生理性閉鎖,最終衍化成了韌帶結構。

因此,我們的肚臍,事實上是一個外傷癒合後的傷口,更沒有直接和腸子內臟相連。

不過最好不要用手指扣肚臍,因為肚臍處仍有內髒的神經反射,確實有可能導致腸胃不適,另外也是為了避免給肚臍帶入臟物及交叉感染的發生。

那麼,我們為什麼需要清理肚臍?

因為通常情況下,如果我們一直不清理肚臍,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肚臍 → 臟肚臍(臍屎) → 臭肚臍(細菌感染) → 發炎肚臍

由於我們的肚臍大多數都是向內收縮的,其內部褶皺的皮膚是一個儲存汗水、皮膚碎屑、汙垢的好地方。而且我們的肚臍不像耳朵那樣具備一定的自我清潔能力,所以這種潮濕複雜的環境,也為多種細菌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場所。

根據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研究,我們的肚臍裡平均有 67 種不同類型細菌,當然其中大部分的細菌實際上是健康無害的細菌。而且我們的皮膚上本身就存在多種細菌,它們和皮膚一起,構建了身體的第一道防線。

但有害細菌也可能在肚臍處大量繁殖並可能產生各種代謝物,散發臭味,甚至引發臍炎。

舉個栗子——念珠菌(Candida),念珠菌是一種生活在皮膚上的酵母菌。它通常不會引起什麼問題,但是它可以長時間在溫暖濕潤的皮膚上繁殖。如果它過度繁殖,就會演變成真菌感染。

念珠菌通常會影響口腔和咽喉,稱之為鵝口瘡。其中有一種感染就被稱為念珠菌性間擦疹(candidal intertrigo),主要影響皮膚上的褶皺處,例如腋窩、腹股溝或肚臍,會導致皮膚出現紅腫、起皮和水泡等發炎反應。

此外,肚臍上有豐富的毛細血管且與周圍的組織是相連的。如果肚臍發炎,炎症因子會沿著靜脈血管,影響身體其他部位,最嚴重的情況甚至會引起敗血症。

怕不怕!

因此,我們需要關注肚皮上的這個小坑,維持肚臍的健康。

那麼,我們該如何清理肚臍呢?

第一種方法是在洗澡的同時清理肚臍。

用溫水沖洗肚臍,塗抹清潔力比較溫和的肥皂或沐浴露,用柔軟的毛巾輕柔地反覆擦拭,洗凈並擦乾。

第二種方法獻給覺得沒洗乾淨的朋友們以及懶得洗澡的朋友們……

準備好棉花棒,用棉花棒蘸取外用酒精,輕輕擦拭你肚臍內部,溫和旋轉棉花棒來清除汙垢。你可能需要使用多個棉花棒,以保證肚臍被完全清理乾淨。完成後,用乾淨的棉花棒或毛巾徹底擦乾肚臍。

如果有肚臍穿刺(臍環),可以使用淡鹽水清潔,並擦拭抗生素類軟膏。

總之我們肚臍的「生態環境」還是比較穩定的,需要清洗但並不需要太過頻繁或者過度地清潔,平時洗澡的時候用溫水沖洗一下,觀察到肚臍比較臟時按照上面的方法認真清理一下就可以了。

當然,如果你的肚臍已經出現疼痛紅腫的情況,請先就醫。除了細菌導致的臍炎外,肚臍處的疼痛還可能是其他疾病導致的,比如尿路感染、膽結石、闌尾炎以及一些胃腸疾病。

最後,這個問題告訴我們:

為了健康,

我們要定期清理肚臍,

除非你也沒有肚臍……

——沒有肚臍的超模 Karolina Kurkova

超模 KK 有先天性腹裂症,

手術後肚臍癒合太好消失了~

未經授權 | 禁止轉載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