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健康】不吃主食能瘦?科學家說從50歲開始,吃得太少,減壽4年!

很多人秉持著大量吃菜,

卻不動一口主食的原則,

開展自己的控糖、減肥計劃。

那麼「不吃主食」這樣的方法,

到底是否有科學根據呢?

最新研究來了!

主食吃太少,會減壽

不吃主食?減壽比減肥快!

《柳葉刀》子刊《柳葉刀公共衛生》雜誌刊登的研究稱:碳水化合物攝入太多或太少都會減壽。

研究人員結合了美國15萬名45~64歲的成年人,和來自北美、歐洲和亞洲國家的43萬人的數據,得出結論:總體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和預期壽命之間存在著U形關聯——

全天攝入總能量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佔比小於40%和能量佔比大於70%的飲食模式,都與死亡風險增加有關。而中等碳水化合物攝入量者(50%~55%)死亡風險最低。

簡單來說:從50歲開始,如果碳水化合物吃得太少,就會減壽4年,吃得太多減壽1年。主食吃得太少,比吃得過多更危險!

宣傳「不吃主食」的名人猝死了!

日本曾有一位宣傳「不吃主食減肥法」的名人桐山秀樹,他的不吃主食減肥法也被媒體報導過:

桐山秀樹於 2010 年被查出糖尿病,為控制病情,三餐不吃米飯、麵包、麵條等主食,也拒絕其他碳水化合物,結裸體重在 3 星期內從 87 公斤掉到 67 公斤。

然而,2016年,桐山秀樹在東京一家餐廳裡猝死,終年 61 歲。

對於桐山秀樹在減肥6年後死於心梗,不少醫師表示,「不吃主食」的限糖減肥法,必然會加重心血管負擔。而新陳代謝的失衡,加速了動脈硬化、提高了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主食的4大營養功效

主食中富含的碳水化合物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對構成機體組織、維持神經系統和心臟正常功能、增強耐力、提高工作效率有重要意義。可以說,主食是個寶,對全身健康都有好處。

1

調控血糖和血脂

燕麥的蛋白質含量在穀物中是較高的,其氨基酸構成也利於消化吸收。另外,燕麥還富含具有調控血糖和血脂功能的成分,如β葡聚糖。

2

給腸道添活力

多數未經深加工的穀物都富含膳食纖維,利於預防便秘、促進腸道蠕動。其中,蕎麥比較突出,其膳食纖維含量是大米的十幾倍,還含有保健成分蘆丁、槲皮素等,有助調節餐後血糖。

3

保護視力

每100克蕃薯的胡蘿蔔素含量鋼彈750微克,對於健康的成年人來說,每天吃半塊蕃薯(約200克)就能滿足所需胡蘿蔔素。胡蘿蔔素能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能保護視力、預防夜盲症、防止皮膚乾燥、抗氧化。

4

增強免疫力

每100克馬鈴薯所含維生素C為27毫克,高於多數根莖類、鮮豆類和茄果類蔬菜。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增強人體免疫力,促進鈣、鐵和葉酸吸收等作用。作為薯類,馬鈴薯還富含澱粉,可減少維生素C的流失。

怎麼吃主食更健康?

綜合近年來相關研究成果,專家給出以下建議:

1

適量吃主食

健康飲食應包含合理數量的碳水化合物,太多太少都不好。

以輕體力活動成年女性為例,一天需要1800千卡熱量,50%的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相當於225克澱粉或糖。生重約250克的穀物(包括一半的全穀物和雜豆),250克水果,500克蔬菜和一小把堅果,正好可供應這麼多碳水化合物。

2

類型很重要

我國自古以來講究「五穀為養」,即各種雜糧雜豆都吃些,而不是「白米白面為養」。

膳食中應注意粗細搭配,避免頓頓白米飯白饅頭,應增加全谷雜糧的比例。比如,整粒燕麥煮成黏黏的粥或飯,對控血脂有益處;紅小豆、綠豆、花菜豆等澱粉豆類,血糖反應都很低,且富含延緩消化吸收的成分,加到主食中利於降血脂、控血壓。

穀類蛋白質中賴氨酸含量低,而豆類蛋白質中富含賴氨酸,但蛋氨酸含量低,兩者結合食用,可以互補,提高營養利用。

3

烹飪需注意

錯誤的烹飪方法會讓主食營養大打折扣。不要過度淘米,反覆搓洗會使米粒外層營養丟失;煮粥別加鹼,用酵母發麵而不是小蘇打;少用油炸、煎炒等方式製作主食。

4

不要走極端

為實現某些治療目標,一些嚴重肥胖的人可在醫生和臨床營養師指導下暫時使用生酮飲食、低碳飲食等「極端方法」,但不建議長期遵循這種膳食模式。

大部分中國人並非嚴重肥胖,絕大多數熱衷減肥的人士完全可對正常飲食略加調整,同時配合運動,就能達到塑身目標。

不同人群怎麼吃?

老年人

吃粗糧最好粗糧細做,將粗糧粉碎成顆粒或粉狀,做成各種各樣的雜糧糊、雜糧饅頭等,口感好、易嚼碎,便於消化吸收。

糖尿病患者

吃主食應注意「粗細搭配」,即精白米面、白麵包、米粉等高升糖指數食物與燕麥、蕎麥、糙米等低升糖指數食物搭配,比如在精白米面中加入雜糧豆類做成豆飯、蕎麥飯、雜糧面點等,還要盡量避免吃加糖的主食,以保證血糖穩定。

減肥人群

可以適當減少主食攝入,但不能一口不吃,建議體力活動較少的女性在減肥期間每天吃3兩糧食(1兩糧食大約相當於半碗米飯),還要注意把主食食材換成豆類、粗糧和薯類,既能增加飽腹感,又利於營養素的補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