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張其成:中醫走向大眾要「善搭」媒體快車,敢跨界講深度(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近期,電視劇《老中醫》登陸中央電視台黃金檔,引發收視熱潮的同時,中醫藥文化也再次走進大眾視野。記者近日就中醫藥文化如何搭乘媒體快車走向大眾,採訪了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院長張其成。

《老中醫》全面反映了中醫藥文化

張其成向記者介紹說,此次「中醫藥+影視劇」的「硬核」傳播方式,對中醫藥文化的宣傳推廣極具意義。在此之前,中醫藥題材的行業劇有《大宅門》《大國醫》等,但多是對人物形象的塑造,落足點在家國情懷,內置的中醫元素較少,缺少中醫內涵,相對而言,《老中醫》則是一部全面反映中醫醫術、醫理、醫德、醫道的電視劇。

劇中融入大量中醫診病「望聞問切」的過程,從醫術上,打破群眾對中醫是玄學的誤解。劇組在細節下足功夫,開具的中藥處方大多來自中醫經典,被不少網民稱「看完還會開方」,將中醫醫理巧妙融入劇情中,易於令人信服。人物設置上,主人公翁泉海為救治病人,不計個人名利,對待病患不論高低貴賤都一視同仁,鮮明的人物形象將大醫精誠、懸壺濟世的中醫醫德、醫道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在當前大眾對中醫的認識還比較「模糊」的情況下,《老中醫》的橫空出世,可謂是號準了脈,下對了葯,解決了時下閱聽人對中醫的困惑。

中醫藥文化傳播要「專業」「通俗」兩手抓

對於《老中醫》,也有不少網友質疑其中台詞晦澀難懂,專業術語過多,中醫藥文化與影視劇的結合過於生硬。例如,近幾集中,小鈴醫背誦《黃帝內經》大量原文的橋段,讓觀眾容易跳戲。

對此,張其成表示「我是贊成說原文的,中醫藥文化的傳播原則,第一是準確,第二才是通俗。」當然,怎樣巧妙地將學術內容融入劇情應該是以後中醫題材影視劇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作為一名在喜馬拉雅FM長駐的中醫文化主播,張其成的中醫文化音頻課長期佔據國學類榜單第一。對於中醫藥文化如何有效傳播,他提出「八字方針」。一是正宗、全面。張其成堅持對《黃帝內經》原文進行全面講解,吸引了一批聽眾。二是活潑、通俗。結合熱點問題,以解決群眾困惑為目的,就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例如,對《黃帝內經》中夢的講解,就抓住人們對「解夢」的需求,引入弗洛伊德理論,既增加了趣味性,又通俗易懂。

對於「八字方針」落實的方法,張其成強調,「要以閱聽人為中心」。此次《老中醫》存在的問題,就是沒有多關注閱聽人需求,在正宗、全面上是下足了功夫,還應該在活潑、通俗上多做文章。

中醫藥文化創新傳播要敢「跨界」、講深度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對於中醫藥文化來說,創造性轉化就是要產生新東西,創新性發展就是要在傳統基礎上,別有「新意」。

「中醫藥文化傳播創新發展就要敢於跨界,敢於藉助各類媒體平台、形式、網路等科技。」張其成說。當今,中醫藥事業風向正好,發展中醫藥文化是借風而行。此次《老中醫》的熱播,可以看做是中醫藥文化揚帆起航的一次實踐。

對於中醫藥文化傳播的未來實踐探索,張其成給出了建議。

一是廣泛利用各類媒體,創新題材內容。媒體形式多樣,電視劇是一種,電影、紀錄片、專題片等也是中醫藥文化宣傳可以大有作為的形式。可通過田野調查、深度訪談等形式,對優秀的中醫人進行追蹤訪談,同吃同住,力求還原真實的人物形象,創造出生動的中醫藥文化內容。此外,目前以中藥內容為主的拍攝題材較多,中醫題材較少,因此,在題材上可以有所創新、突破。

二是注重傳播中醫內涵與思想。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瑰寶,中醫藥搭乘媒體快車傳播時,要深入挖掘中醫藥文化中的精髓,像《老中醫》,就較全面地反映了中醫的醫術、醫德、醫道、醫理,有效地傳播了中醫藥文化。在中醫藥正大步走向世界舞台的時代背景下,通過搭乘媒體快車走向世界的中醫藥,必會因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而廣受歡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