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覃輝等人遭證監會市場禁入處罰 星美回A夢或已破滅

  覃輝等人遭證監會市場禁入處罰 星美回A夢或已破滅

  面對重重危機,不知道這一次覃輝是否還能翻盤。

  彭鄭子岩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星美控股被指大量拖欠各類經營費用,全國出現大量影院停業以及日常經營出現停滯的情況時,該公司又遭遇當頭一棒。

  9月5日,中國證監會網站披露一則市場禁入決定書,寧波聖萊達電器董事長胡宜東等人通過虛構影視版權轉讓業務和虛構財政補助,虛增公司收入和利潤。證監會依法決定對胡宜東采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對覃輝采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對康璐采取3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自決定之日起,上述人員在禁入期間內,不得從事證券業務或者擔任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眾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職務。

  標題證監會網站截圖

  今年4月,寧波聖萊達便收到了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公司實控人覃輝被給予警告並罰款60萬元,覃輝同時也是宇順電子重組標的成都潤運的實控人。也正是因為當時的一紙處罰,使得宇順電子在4月16日晚間公告,覃輝作為收購人,如果最終被證監會進行相關處罰,則構成存在不得收購上市公司的情形,對此次交易構成實質性障礙。鑒於此,宇順電子擬終止籌劃此次重大資產重組,正在與交易各方進行協商。而成都潤運正式國內星美影院的運營主體。

  早在2015年,星美集團創始人覃輝便已通過資本運作入主聖萊達,計劃利用後者重組將港股上市公司星美控股帶回A股,但由於聖萊達本身經營狀況不佳,後續又涉及資訊披露違規,最終導致星美的首次借殼回A計劃失敗。

  作為資本運作高手的覃輝並未就此罷手,重組聖萊達不成,很快他又將目光轉向了善於賣殼的“中植系”旗下公司宇順電子。2017年3月成都潤運引入25億元的戰略投資,“中植系”旗下公司投入了15億元,獲得近10%股權。當時,成都潤運的投前估值為135億元。

  宇順電子自2017年7月17日開市起停牌,直到2018年1月10日晚間,宇順電子披露了重組進展,擬對價200億元收購成都潤運100%股權。按照初步方案,該交易實施後,宇順電子實際控制人將由中植系掌門人解直錕變更為覃輝。其中,成都潤運主營電影放映與影院運營,是星美控股的主要資產,星美集團也將通過此次交易實現在A股借殼上市的計劃。

  原本此次借殼上市就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持有成都潤運43.03%股權的星美聖典,是由星美控股的全資子公司通過協定控制(VIE架構),在最初的公告中宇順電子也披露交易可能無法完成的風險,重要一點便是VIE結構,為了滿足A股資本市場要求,需要解除上述協定控制架構。加上從今年開始的監管機構日趨嚴格的監管力度,也使得這一交易能否成功被打上了問號。

  但隨著4月14日成都潤運實際控制人覃輝因寧波聖萊達過去的問題被處罰,宇順電子也不得不率先拋出一份《關於擬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公告》,宣告星美回A的計劃再次失敗。

  而這一次證監會就寧波聖萊達開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使得胡宜東、覃輝、康璐等十餘名高管被罰,其中寧波聖萊達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宜東、實際控制人覃輝、財務總監康璐分別實施10年、5年和3年的實施市場禁入措施。自決定之日起,上述人員在禁入期間內,不得從事證券業務或者擔任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眾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職務。

  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上述三人中覃輝為星美影院運營主體成都潤運實際控制人,以及港股上市公司星美控股最大股東,胡宜東與康璐同樣也是星美旗下多家公司的高管。就在此前宇順電子公告停止重組之後,覃輝在採訪中再次重申星美控股依然會設法重回A股,“我們現在按照原來年初的計劃繼續走,跟香港兩個同類企業談重組,跟內地的公司也在談,我們計劃10月份完成”。然而面對如今星美的經營困境,以及最新的市場禁入處罰決定,星美想要回A短時間內顯然難以實現。

責任編輯:張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