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光吃母乳飽沒飽?三天拉一次是不是便秘?聽聽兒科專家怎麼說

歡迎您關注我,與國家二級心理顧問師、二孩媽媽(老大女兒,老二兒子,相差7歲)一起,助力孩子成長!一點關注,更多驚喜~

新手媽媽的苦惱

曉玲的寶寶到今天差三天滿4個月。她一直堅持純母乳餵養。這是讓她最驕傲的事。可也是讓她最焦慮的事。

同事家的孩子跟她寶寶差不多大,可同事奶少,除了餵奶,還給孩子吃配方奶。據同事說,每次孩子吃完母乳,還至少能喝進去150ml的奶粉。曉玲見過同事孩子的照片,是個男孩兒,臉蛋圓乎乎的,看著就比自己的女兒胖。

曉玲每次都是把直接把孩子抱到胸前來吃奶,一天總得吃個四五回。可女兒就是不胖,曉玲總在心裡嘀咕:

自己的母乳到底夠不夠?孩子有沒有真的吃飽?怎麼不見長肉呢?

曉玲還總怕孩子排便不好。

每次寶寶排便,曉玲總是第一時間拿手機拍下來,還特意準備了一個小本子,記錄每一天寶寶的排便次數。要是哪一天,寶寶排便多了,曉玲就緊張:莫非吃多了?萬一哪一天,寶寶的便有些稀了,曉玲也緊張:是不是我今天飲食沒注意,吃錯東西了?


曉玲代表著很多新手媽媽:又怕寶寶吃不飽,又怕寶寶消化不好,沒上班倒比上班還累千百倍。可在兒科醫生看來,新手媽媽的上述做法可以理解,但完全沒有必要。

兒科專家崔玉濤醫生認為,孩子夠不夠吃,吃沒吃飽,不要憑「你覺得」,而要「看孩子」

具體來說,要看孩子的生長曲線。要注意到每個孩子的自身特點,不要照書搬,不能教條主義,更不能盲目跟別人家的孩子比。

第一,孩子的生長曲線最能反映孩子的體格發育情況。發育正常,就說明母乳量足夠滿足孩子的成長需要。

第二,孩子吃多少奶不要緊盯著「推薦量」。推薦量是固定的,可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不要跟別家的孩子比,而要學會接受自己孩子的特點,要觀察孩子的進食規律。

第三,對於新生兒餵養,飢餓是基礎,按需餵養是關鍵。

至於排便,崔醫生直言:家長沒必要成天盯著孩子的便便看。

每個孩子的排便規律不同,個體差異性很大。很多家長在孩子的排便問題上過於緊張,也過於謹慎了。

第一,要搞清楚什麼是「便秘」。同樣是吃母乳,有的孩子一天排便七八次,有的孩子兩三天甚至一周才大便一次;只要大便不硬,很容易排出,就是正常的;大便間隔時間長不等於便秘。便秘是致大便乾結,排便費勁。

第二,不要動不動覺得孩子排便有問題。實際上,大便發綠、有奶瓣都是正常的;只要不是出現白色或醬紅色便、血絲便,就不用擔心。

只要孩子日常生活正常,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長得好,那就說明他的排泄是正常的。家長可以放寬心。

沒有人天生會當媽,新手媽媽滿懷著對孩子的愛,一開始過於緊張是難免的。但兒科醫生建議:最重要的是去觀察孩子的行為,去了解孩子的生長規律,用自然養育的輕鬆心態去應對孩子成長中的各種狀態,不因孩子某一天的某一個行為而焦慮和緊張。

每一個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每一個家庭都是社會的細胞。祝媽媽們順利度過新手期,變得越來越有經驗,祝寶寶們吃得香,拉得順利,成長得一天比一天更健康!

新手媽媽有什麼問題,也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