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權益類基金規模不斷縮水 海富通靠貨基苦撐

  國際金融報  

  在經歷2007年“股災”和2014年“老鼠倉”事件後,海富通元氣大傷,不僅權益類基金規模不斷縮水,靠貨基苦撐規模,且旗下“迷你基”數量居高不下。

  作為業內為數不多的全牌照資管公司,原本贏在起跑線上的海富通基金近年來卻發展乏力、後勁不足。在經歷2007年“股災”和2014年“老鼠倉”事件後元氣大傷,不僅權益類基金規模不斷縮水,靠貨基苦撐規模,且旗下“迷你基”數量居高不下。

  權益類基金規模不斷縮水,靠貨基苦撐

  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4月,是中國首批獲準成立的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也是業內為數不多同時擁有包括公募基金、企業年金、專戶、社保、投資谘詢及海外業務等在內的全牌照資管公司。然而,原本贏在起跑線上的海富通基金近年來卻發展乏力、後勁不足。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海富通基金資產規模為504.68億元,在122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49位;非貨幣基金資產合計274.09億元,在122家基金公司排名第46位。

  儘管目前規模排名位於行業中上遊,但海富通基金的固收類基金規模佔比已超七成,其中,貨基更是佔據總資產規模的近半壁江山。從成立以來的資產規模變動數據可以看到,該公司的股基和混基等權益類基金規模在不斷縮水,近年來全靠債基和貨基等固收類基金來拉升規模。

  《國際金融報》記者通過Wind數據統計,截至2017年末,海富通的股基規模已經從2010年的峰值25.61億元跌至1.91億元,混基規模從2007年的峰值502.76億元跌至115.81億元,而債基規模從2009年的最低值6.06億元攀升至147.63億元,貨基規模則從2007年的最低值14.8億元攀升至230.59億元。隨著貨基監管不斷趨嚴,海富通基金依靠貨基支撐規模的策略恐難以為繼。

圖片圖片

  此外,海富通旗下“迷你基”數量也居高不下。據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四季度,海富通基金旗下共有10隻股基(份額分開計算,下同),其中6隻規模已低於清盤線5000萬元,記者注意到,這6隻迷你股基均出自同一基金經理劉瓔之手。此外,還有8隻混基和5隻債基規模也低於5000萬元,存在較高的清盤風險。

  不過,和市場上大部分因委外資金出逃導致基金規模縮水至迷你的情況不同,記者通過查閱持有人結構發現,海富通旗下大部分“迷你基”的機構持有比例並不高。這些基金規模縮水的原因到底是什麽?記者曾向海富通基金了解詳情,但截至發稿前,本報並未收到相關回復。

  “股災”和“老鼠倉”事件後元氣大傷

  其實,海富通基金在成立之初,主要是以混基為主營業務。在2007年年末時,該公司的混基規模高達502.76億元,佔當年總資產管理規模的97.14%。但隨著股市泡沫破裂,在股災的影響下,海富通基金混基規模大幅下挫,到2008年末時僅剩195.05億元,同比跌幅達61.2%。之後,經歷了幾年修整期,還未完全緩過神來的海富通又被曝出轟動一時的“老鼠倉窩案”。

  2014年,在證監會捕鼠行動中,海富通基金曝出國內基金行業有史以來的第一例“老鼠倉窩案”,包括投資部副總監蔣征在內的8名基金經理被查。據悉,當時海富通一共只有十多個基金經理,這意味著該公司一半以上的基金經理被查出與“老鼠倉”有牽連。

  受該事件影響,2015年1月底,海富通基金被證監會責令限期整改3個月,期間停發新基金。這一處罰讓其錯失了2015上半年的“牛市”,在新基金發行井噴的行情下,海富通基金卻是零發行,一失足就此在同行中掉隊。

  除了規模發展受阻,重壓之下,大量投研人員和高管相繼離職。先是海富通基金的投研靈魂人物、投資部總監陳洪離職,2015年2月14日,海富通總經理、公募大佬田仁燦也提交辭呈;緊接著,2015年8月,副總經理孟輝因“個人原因”離開;2016年1月,副總經理戴德舜辭職;同年11月,另一位副總經理閻小慶也因“個人原因”離職。

  然而,變動仍未告一段落。2015年5月才“空降”海富通基金出任總經理的劉頌,2017年2月4日因“個人原因”遞上了辭呈。此後,公司董事長張文偉暫代總經理職務。直到9月12日,新總經理任志強才正式走馬上任。

  (國際金融報見習記者 蔣金麗)

責任編輯:王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