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拒絕“封口費”,遭圍堵數小時,她是真正的鐵肩擔道義!

頻上熱搜的熱播劇《破冰行動》大結局了

雖然因為“爛尾”氣得網友想給編劇寄刀片

但幾位老戲骨貢獻的“神演技”值得一再回味

印象最深最戳心窩的是

緝毒大隊隊長蔡永強

在遭同行懷疑,接受審查時說到

緝毒警察時刻面臨兩種風險

要整日與拿命賭錢的亡命徒斡旋

第二種是誘惑的風險

毒販為了保命

會不惜幾十萬、幾百萬地向緝毒警砸錢

這段自白立刻讓益美君想起一位朋友

劉旻,《新京報》首席記者

今年她也入圍了第八屆“SEE生態獎”

她多次面臨生命危險和金錢誘惑

兩次在青藏高原與死神擦肩而過

在西南山區採訪被圍追堵截

在沿海城市暗訪被抓進派出所

因為心中有信仰,有正義在

對記者職業懷有一腔熱血的她

像蔡永強們一次次“挺了過來”

揭開多個地方生態遭嚴重破壞的真相

一經刊發就引起巨大反響

國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關注

最終推動問題一步步得到了解決

幾乎沒有人不知道要保護環境,保護自然生態

但絕大多數人隻停留在喊口號上

而劉旻為了守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

和每一片山川、河流、土壤

四處奔走,衝鋒在前

她真正稱得上“鐵肩擔道義”

01

辭去管理層重回一線

以筆代劍深挖環境問題

2016年

在新京報核心管理層待了十多年的劉旻

突然決定辭去主編職務

背上行囊到調查一線去

很多人覺得不解

努力拚搏多年為的不就是脫離基層

舒舒服服坐在辦公室裡當領導嗎?

何苦要去一線親自採訪

還是充滿未知困難的深度調查

劉旻在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查因采礦造成生態破壞現狀

劉旻不這麽想

“我不是舒坦生活的追求者

不管歷史怎樣演變,

從個人層面,從不確定和有限中突圍

都是生命的意義所在。

到前線去和問題正面交鋒

對於喜歡挑戰的她有著更大的吸引力

劉旻曾徒步走過很多人跡罕至的地方

撰寫過大量人文地理和自然生態類文章

豐富多彩的自然對她有著天然的吸引力

環境汙染、生態破壞也格外引起她的注意

在青海調查石油礦井廢棄後的汙染事件

2016年底

她關注到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核心區

格拉丹東正面臨生態保護的困境

格拉丹東在行政劃分上屬青海

實際管轄卻是西藏

由於兩地在管理體制和保護理念上衝突不斷

生態保護資金投放難以有效落實

眼看著冰川退縮、水庫消融、草原荒漠化

日益加劇著格拉丹東的脆弱

劉旻得知後立即前往兩地走訪調查

連續報導了三江源核心區的生態困局

督促西藏和青海兩地協商共同保護

西藏制定了地方法規

在格拉丹東100多公里範圍內設立卡點

嚴禁私自進入

同時投入2000萬進行水生態修複

並發展140名當地牧民作為巡護隊員

這些在報導之前都是沒有的

劉旻先後發表了7篇環境類調查報導

每一篇都擲地有聲地觸發了新的環保風暴

2017年8月,《三江源“傷口”未愈 盜采礦點待修複》揭露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因野蠻盜采,形成的汙染繼續威脅著長江源頭。刊發當天國務院介入調查,青海省排查出48處修複礦點,勒令沒有退出的礦企全部退出保護區,三江源國家公園也全力啟動生態修複。

2017年12月

劉旻曝光中鋁集團蘭州分公司

非法傾倒固體危廢近1700噸的事件後

國務院調查組掛牌督辦

甘肅省追責各級和企業相關負責人

部分人員被立案偵查

最後中鋁集團蘭州分公司投資一億

用於提升環保治理水準

有關專家稱讚報導有力推進了

中國危廢隨處傾倒、隨處填埋的問題改革

劉旻決定把環境問題當作今後關注的重點

環境問題太多太複雜了!

是社會問題的一面鏡子

關注它也是深度認知社會的一個途徑

如果公眾距離真相太遠

她就親自去把真相帶到他們眼前

02

不顧被跟蹤、威脅、賄賂

她誓要“無限接近真相”

這兩年來

調查記者越來越少的言論甚囂塵上

置身其中的人都清楚是現實所迫

被跟蹤、威脅,各種賄賂、陷阱

生命危險、尊嚴壓迫

這些遭遇對劉旻來說都不是新鮮事了

乾這一行要堅持下去不僅得有

異於常人的體力和應變能力

還要有說服自己的信仰

“我不是靠理想支撐自己繼續走下去

而是對真相的潔癖而坦然往前”

哪怕真相背後

是一場場驚心動魄的博弈

調查中鋁蘭州分公司非法傾倒危廢事件

做三江源系列報導時

在格拉丹東海拔5600米的高山上

零下幾十度

劉旻和幾位同事、專家連續住了三天帳篷

還要克服強烈的高原反應

為了完成採訪

一位同行三天吸了兩大瓶氧

離開格拉丹東,翻越積雪的山路時

汽車兩次在結冰的路面上打滑

其中一次急停後

車輪就在離懸崖邊不到10厘米的地方

一車人僥幸撿回一條命

車輛不小心陷入泥沼

手機也沒有任何信號

舉目四望荒無人煙

徒步一天也不可能找到牧民求助

最後還是司機處置果斷把車子駛出了泥沼

徒步6小時,進入險峻的懸崖村調研

這些遭遇每次想起還是令人後怕

但最難的還不是客觀環境對身心的折磨

還原汙染真相總會觸及相關者利益

於是會有人為各種違法違規行為背書

想方設法阻撓調查推進

在西南山區採訪時遭到圍追堵截

在某沿海城市暗訪時

被當作“犯罪嫌疑人”限制人身自由5小時

她常常一邊煎熬於被構陷的恐懼

一邊還在繼續獨立調查,揭開真相

一些涉事方會提出“封口費”

並不斷增加額度想讓她打消調查或發稿

還有給報社投放大額廣告企圖公關的

但在劉旻這裡都不奏效

但每次有驚無險後她就忘了這個念頭

做了多年調查記者

她要求自己的每一篇報導都做到

調查嚴謹、證據翔實、報導客觀

零瑕疵、零投訴

她很在乎這些,也確實做到了

“在追問事實的過程,

我對每一個疑問力求究根問底。”

這就是劉旻

用自己的方式堅定維護她所熱愛的自然

在無限接近真相的路上奔走

像個不知疲倦的鬥士

03

癡迷動物的小孩長大後

發現並命名了新物種

同樣入圍第八屆“SEE生態獎”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

高級工程師

國家動物博物館科普策劃總監

張勁碩

也格外關注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發展

不同於劉旻關注環境破壞問題

他傾注大量精力的是自然環境中的動物

別的小朋友喜歡看動畫片

他卻著迷於《動物世界》

從小到大喜歡看的書都是

《自然保護區探勝》《SOS!水怪》

等科普雜誌

《動物學報》《動物學雜誌》等學術期刊

至今,他關於動物的藏書多達五、六萬本

張勁碩國家動物博物館的辦公室

小學時他就萌生了

去各個自然保護區考察野生動物的心願

上中學後

他開始自己寫點科普文章

還給北京自然博物館《大自然》雜誌做校對

雖然癡迷動物,積累了大量知識

但張勁碩並沒有如願考到動物相關專業

而是去了北京農學院學習園藝

不甘心的他用一封熱情洋溢的信引起了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樹義的關注

之後,大學四年幾乎每個周末,每個寒暑假

他都要去動物研究所跟著張樹義研究蝙蝠

張勁碩在動物研究所工作了三年

而後考取了研究所的碩士研究生

一頭扎進了蝙蝠分類學研究

功夫不負有心人

張勁碩與老師張樹義發現了一個蝙蝠新種

將其命名為“北京寬耳蝠”

並將相關論文發表在

美國《哺乳動物學雜誌》上

這是中國人自己發現和命名的蝙蝠新種

從基因、遺傳的多樣性到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都提供更多探索的價值

更有意思的是

他們還因此厘清亞洲寬耳蝠的分類關係

04

不走尋常路的科普方式

讓更多人愛上野生動物

在他和動物的合影下

名字後面被標注了“左一”

這個“嚴謹”的標注讓照片迅速走紅網絡

為此他還得了一個別致的稱呼“左一博士”

後來他在自己的微博回應

順便科普了猴子的名稱—東非黑白疣猴

在微博上他是有52萬粉絲的科普大V

他的微博和微信朋友圈90%以上的內容

都在科普動物知識

還曾獲得“十大科普自媒體”獎

2018年,張勁碩獲得“十大科普自媒體”獎

2010年博士畢業後

張勁碩去了剛成立不久的國家動物博物館

專門從事科普工作

他還擔任多家環保公益組織和

生態保護項目的志願者和顧問

是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最年輕的團員

作為一名職業科普工作者

他發表了大量內容嚴謹知識豐富的作品

在國內外學術雜誌發表文章30余篇(含合著)

在國內60余家報刊發表科普文章400余篇

參編學術和科普書籍15部

翻譯或審校各類科普讀物200余冊

多部圖書獲得科技部、中科院、中國科協、

中國科普作協、國家圖書館等多家部門的獎勵

他的科普常常“不走尋常路”

你見過在國家動物博物館裡說相聲

甚至Cosplay唐僧的科學家嗎?

恐怕也很難再找到第二波人

北京人民廣播電台上聊動物

例如擔任“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直播嘉賓

錄製《走近科學》、《綠色空間》等節目

由他擔任科學顧問和常駐嘉賓的

央視《正大綜藝·動物來啦》綜藝節目

從2018年播到現在依然深受觀眾喜愛

他提倡博物學啟蒙教育

希望自己的科普能帶來真正的理念上的轉變

讓從小孩到大人,普通百姓到官員

都能真正親近自然、了解野生動物

關愛每一種生命形態

為此他每天搜腸刮肚地策劃科普活動

比如科普講堂、讀書會、少年博物學論壇

強調體驗的昆蟲工作坊、博物館奇妙夜等

博物館奇妙夜

還走進學校、社區、圖書館和博物館

每年他做過的講座有100場左右

博物旅行、科普旅遊

帶著孩子們走出城市,走到野外

多次帶隊到英國、越南、肯亞、坦尚尼亞、

塞舌爾、馬達加斯加、亞馬遜(秘魯)、

南非、尼泊爾、印度、斯裡蘭卡、

加拉帕戈斯(厄瓜多)、新加坡等地

以及國內自然保護區開展野外科考體驗活動

其中非洲已經深入18次

亞馬遜深入2次

野外科考體驗

做科普工作時間越長

他越感受到科學傳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很多問題,公眾不了解,但很渴望了解

找到更多有趣的科普方式,影響更多的人

這就是他的目標

是劉旻和張勁碩這樣的生態守護者

堅持下去的動力

大多數時間

他們一個在幕後,一個在台前

方式不同但目的一樣——

讓公眾有所影響

他們堅定地相信

每一處山川、河流、草原

每一個物種都有它獨特的美

當人們意識到自己不是地球的中心

不再唯人類中心主義

開始真正與它們和諧相處

我們的國家,我們每個人才會更好更健康

今天人類主張保護自然、保護生態

歸根結底是保護人類自己

第七屆中國企業綠色契約論壇

暨第八屆“SEE生態獎”頒獎典禮

即將舉辦

屆時將頒發10名SEE生態獎

1名最具人氣獎

誰是得主,讓我們拭目以待!

阿拉善SEE生態獎

“SEE生態獎”,是由阿拉善SEE生態協會主辦的中國首個由民間環保團體設立的生態環保公益獎項,旨在促使環保公益領域的進步獲得社會普遍關注和認可,推動公益環保事業可持續發展。

自2005年開始,“SEE生態獎”每兩年舉辦一次,截至目前已成功舉辦七屆,累計評選出了210個機構、項目或個人獲獎者,已成為中國環保公益領域頗受關注的重要環保獎項。

第八屆“SEE生態獎”由阿拉善盟行政公署、阿拉善SEE生態協會聯合主辦。

/ 更多SEE生態獎入圍公益故事 /

你順手點的在看,就是對公益最大的支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