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905電影網專稿 “你可以說,有一批好電影的導演是內蒙古籍的,這些都是中國電影!”


在互聯網上搜索“塗們”二字,出現最多的關鍵詞就是“點讚”以及“發言”。對於很多年輕人而言,他的出圈可能並非來自他的作品,而是那段非常爺們的發言。


不過,當很多人看到這位老戲骨的臉時,都會豁然開朗,“我知道他,他是《笑傲江湖》裡的左冷禪。”


塗們在《笑傲江湖》中飾演左冷禪


但事實上,他如果真的生活在金庸武俠小說裡,他絕不會是《笑傲江湖》中,機關算盡的左冷禪,而會是《天龍八部》裡,那位善用巧力的掃地僧。

 

在頒獎典禮上,老爺子瞌睡打盹的鏡頭被攝影機逮得正著。事後採訪的時候,他特淡定,“我是真的困。”



這個連頒獎典禮都不在意的“小老頭”,才是生活中最真實的塗們。看似有些呆萌,卻片刻之間使出了極大的“殺傷力”。


在和塗們老師採訪的整個過程中,這種感覺更甚。當我們忍不住告訴他,不少人形容他很像貓。

 

他看了看我們,似答非答地回應著,“貓科動物是很漂亮的,也很矯健、迅速、強壯。所以它很有爆發力,是天生的殺手。”



看吧,他哪是像貓啊,他就是“修煉成精的老獸”。

 


不可否認,因為電影《老獸》,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了這位叫塗們的演員。

 

事實上,塗們自己都沒有想過,會有這麽一個劇本來找自己,以至於看完劇本之後,願意零片酬出演了電影。他卻說,“反而是我要感謝周子陽導演,他肯給我機會去演老楊。”



因為在過往的演技生涯中,塗們演了無數的王爺形象,“以前經常很多人給我打電話,說這裡有一個可汗或者王爺的形象非常適合我。那時候,聽著很開心。你想啊,人家說‘就你合適’。但是久而久之,真的太多了。我覺得我還是有能力嘗試其他類型的角色。”



為此,他拒絕了很多好友的邀請,甚至傷了一些和氣。


2015年,他接到了電影《告別》。在這部電影裡,塗們飾演了自己的已故好友,同時也是這部電影導演德格娜的父親——塞夫導演。

 

為了演出塞夫身患癌症的病態,他甚至主動把自己的頭髮和眉毛都刮了,一切都按照記憶中塞夫化療後的樣子處理。



雖然他起初有點擔心眉毛以後就長不出來了。但是對於塗們來說,這些外貌細節都不是難事,最難的是在於這個角色原型就是他過去的良師益友。

 

甚至,他把這段演藝經歷比作了,“災難”。

 

“這個人是我認識的,而且電影導演又是他女兒。對於我而言,這是一種雙重的衝擊,同時,我要壓製住自己對這位故人非常主觀的情感”。

 

最後,塗們成就了《告別》。同時,《告別》也為他帶來了《老獸》。



可是,在這兩部電影之後,塗們再一次陷入了困境。


“《告別》之後,很多人會約我去演癌症患者;《老獸》之後,也有不少人來找我,說有個特酷的角色適合我。電影呢,就是容易把演員標簽化。

 

經歷了這兩部作品之後,塗們如今也放下了當初的偏執,不會再說渴望下一個角色會有什麽不一樣,“還是順其自然吧。”

 


塗們年輕的時候,並沒有想著要當演員。

 

因為父親的緣故,他打小希望能成為軍人,是一種特別酷的感覺。不過,他後來先在內蒙古大學讀了中文系,機緣巧合下,又考上了上海戲劇學院。

 

“我當初想去上海的目的也不純正。”那個年代,網絡科技還沒有現在那麽發達,在年輕的塗們眼裡,過去那個被稱為“十裡洋場”的上海,才是最具魅力的地方。以至於,在學習表演的第一年,他覺得非常無趣,甚至些許痛苦。

 

一直到了他大三的時候,出演了第一部電影《成吉思汗》,在裡面扮演了一位將軍。“演完幾個鏡頭很過癮,那時候才開始想畢業之後能有哪部電影讓我去演個角色就很好。”和飾演的那些王侯將軍的角色不同,現實中的塗們沒有野心,不會想著怎麽爭角色,“能有個電影拍就已經很不錯了。”

 

畢業之後,他零零散散演了一些影視作品。不過,讓觀眾真正留下印象的,還屬電影《悲情布魯克》



那一年,他35歲。憑借這部電影,他獲得了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的提名,這也是塗們首個演員類獎項的提名。

 

電影裡有一場馬從懸崖上摔下來的戲。但是拍那場戲,塗們沒去現場。一方面因為那不是他的戲,另一方面,他捨不得那樣的場面,“那匹馬是我自己選的,跟了我兩個月。”


《悲情布魯克》


那段戲最後成了塗們和導演塞夫的一個心結。

 

20年後,這個心結被塞夫的女兒德格娜挖了出來,放進了電影《告別》中——在放映室裡,他翻出老膠片播放,投影上映射的畫面便是《悲情布魯克》。而且就是那一場,駿馬飛奔摔跌落崖。


電影《告別》畫面



如今,塗們也做導演。

 

首執導筒,塗們把目光放在了自己的家鄉——呼倫貝爾。這是鄂溫克族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的記憶,多是來自族人之間的口口相傳,沒有任何的文字記錄。多年以前,這個故事被人改編成了歌舞劇。

 

如今,他從這個宏大的故事中,抽絲剝繭,取出一段,拍成了電影《呼倫貝爾城》



“我本人就是鄂溫克族的,這個故事真的挺感動我的。”把最真摯的鄉情都投入其中,在電影結尾,塗們把鏡頭對準了一對小孩,在一片草原上,坦誠相見,蹣跚學步。這是一個民族的延續和傳承的象徵,更是他對鄂溫克族的愛。

 

因此,塗們獲得了電影頻道傳媒關注單元最受傳媒關注新人導演。


《呼倫貝爾城》導演塗們


從“老戲骨”成“新導演”,塗們的轉型自然離不開與青年電影人的合作,“年輕人真的非常有乾勁!”


事實上,塗們更有乾勁,第二部導演作品《極惡不赦》也計劃在今年秋天開機,故事同樣發生在內蒙古大草原。

 

近年來,由內蒙古籍青年導演執導的《告別》《八月》《老獸》等一批影片在海內外影展上獲得各種獎項,受到了業界和觀眾的廣泛認可。甚至有人指出,內蒙古電影的“新浪潮”來了。


塗們出演了多部由內蒙古籍導演執導的處女作


“我不認同這種說話。”塗們對此提出了質疑,“《老獸》並不只是內蒙古地區的電影,它還涉及了陝西榆林。不能說導演是內蒙古籍的,就非說這是內蒙古新浪潮。我們國家改革開放41年了,電影裡的這些現象在各地都有。你可以說有這麽一批好電影,它們導演都是內蒙古籍的。但是這些電影其實都是中國電影。

 

同塗們過往的“金句”一樣,精辟,深刻。

 


“我叫塗們,就是稀裡糊塗的人們。”

 

這是塗們一次在公開場合的自我介紹,很特別,也很可愛。

 

除了電影宣傳,平時幾乎看不到塗們的身影。《老獸》之後,不少綜藝節目找到他,希望他能參與其中,“有的是挺有興趣的,但是想來想去,還是選擇平靜一點吧。”



在他的眼裡,既然是做電影,這類活動還是少一點比較好,其它時間他更願意宅在呼倫貝爾。如今偶爾會帶著作品,去參加影展活動,走在路上也會被影迷認出來,“現在都看淡了,被認出來就還好,打個招呼其實就過去了。”



塗們把自己的生活藏得非常好。他有個在北京電影學院讀動漫專業的兒子,但很少在公開提及。對於他自己而言,這是一種保護吧。只是很早的時候,在採訪中談及,他自己對孩子是“散養”政策,只要不觸及底線一切決定都OK。

 

塗們才不是稀裡糊塗的人,只是,“難得糊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