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心機婊文學:乾隆皇帝隻寫爛詩的深層次原因

作為清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乾隆一共留下有詩作43584首!連著名的《全唐詩》也總共隻收錄42863首。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乾隆就是一個高產似母豬的兼職詩人。

對於這樣的成就,乾隆自己也是頗為滿意,並將其稱之為“藝林佳話”。顯然,他對自己的產出和水準都有非常充分的信心。

乾隆不僅僅是一個熱衷於建立武功的君主

然而,即便是在現代人看來,乾隆的詩作水準都讓人不敢恭維。哪怕是沒有很強文學底蘊和鑒別能力的普通人,都不會覺得乾隆寫的詩有很高文學造詣。在一些老學究看來,乾隆寫的詩歌更是有辱斯文。

錢鍾書在他的《談藝錄》中直接說道:乾隆詩的技術特徵,包括好用“當句對體”和“ 對仗糾纏堆砌等”。此外,他對乾隆爺最激烈的惡評,則是針對其把白話文作為詩,並且濫用虛字的毛病。作為大家,錢鍾書非常反感乾隆詩作中的拖遝。稱之為令人作嘔,兼酸與腐!

錢鍾書就對乾隆的詩歌水準 頗有微詞

簡單來首,就是錢鍾書認為乾隆老是把自己寫的白話文加入詩作。這樣的作品,只有字數和格式和詩歌一樣。如果湊不成詩的格式,就濫用一些虛詞,以便保持原有的結構。所以,我們不妨也看看乾隆的那些親筆:

《題唐岱山水便面》

嘗聞名山有旦評,覽不如遊妙,

遊複不如民,繪林想亦同茲道。

唐岱筆法老尤健,雲煙淡染秋山照,

縛茅蝸舍據佳勝,寒江堪弄嚴公釣。

峰容樹態總天真,碧蘿蒼石歸詩料,

猶疑谷合籟作時,翏翏於喁號萬竅。

是中應有肥遁人,召以蒲輪頭屢掉,

豈似北山隱士流,移文徒惹稚圭誚。

這首詩的前兩句,連用四個“可”字來使句式工整。

正在進行秋季圍獵的 乾隆皇帝

《過蒙古諸部落》

識路牛羊不用牽,下來群飲碧溪泉。

兒童騎馬尋亡牯,只在東溝西谷邊。

這首就更為明顯了,幾乎就全是大白話!

乾隆不僅愛穿漢服 漢學造詣也在許多人之上

縱觀乾隆一生的作品,類似情況幾乎是每首都有,簡直算得上是標誌性風格了。但這並不能說明乾隆的文學水準有多差。畢竟,貴為皇子,他自小就必須接受頂級漢學教育。教學質量無論如何都比當時的大部分讀書人要強。所以,乾隆把自己的作品寫成白話風格,完全是有其他目的。

事實上,乾隆個人一直對杜甫的詩非常鍾愛。他認為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杜甫的影響非常深遠。特別是描寫歷史方面的作品,句句都表達出悲憤情感,被後人稱之為“詩史”。因此,皇帝也想和杜甫一樣,將自己的功績以詩的方式流傳出去,讓普天之下的臣民都能較為清晰的知道。

大部分勞苦大眾根本不可能理解優雅的詩歌

但民間的大部分都沒有文學功底,很難順利讀懂杜甫的詩。所以乾隆爺又想到了唐朝的另外一位詩人白居易,他的詩以通俗易懂著稱。考慮到乾隆的寫詩目的,是要讓大部分人都能立刻聽懂,自然會選擇最符合傳播學效果的手法操作。

於是,乾隆結合了唐朝兩大詩人的優點,總結出關於一首好詩的應有標準。既要記錄相關事件,又要表達情感,同時還必須在語句上做到通俗易懂。因此,他寫出來的詩歌題材,也就變成了每天批閱奏折或閑逛公園時的流水账。所抒發的情感也都是自己如何勤政愛民,以及自己如何關心民生疾苦。時間一長,就有了固定模式。加上其在位時間超長,也就在整個執政生涯中積累了大量詩歌式作品。

乾隆的詩歌 符合當時的傳播學標準

看到這裡,或許你已經明白了其中原理。乾隆從未想過做什麽大文豪,不過是將日常的一些所思所想和要刻意傳達的內容,順手以詩歌形式發布出來。無論是初衷還是結果,都不是要在賽詩會上讓文人折服,而更接近於美國總統川普的推特發布。出於類似原理的考慮,乾隆同樣也是目前留下個人畫像最多的皇帝。

這些用白話文組成的敘事詩,也不具有長期流傳效果。只需在一段時間內形成傳播效應,就算得上完成歷史使命。如果在後世可以被人集中翻閱,也算是超值的意外之喜。

顯然 乾隆對於詩歌形式的選擇有過深層次考慮

但在缺乏政治概念的酸腐文人看來,這似乎就是在挑戰自己最擅長的領域。本著優良的職業習慣,當然需要批判一番。但到底是誰兼酸與腐?顯然也是不言而喻。畢竟,誰會拿著批量印刷出來的報紙新聞,尋找字裡行間的文學韻味?又有誰需要用美國總統的推特發布,來評價其文學水準?

畢竟,在傳統計程車大夫文人中,不乏思維模式狹隘的專業人才。他們往往在1-2個領域很有研究,卻也免不了用固定領域的評判標準來看待所有事物。典型的表現,就是以文字水準去評價他人能力,以道德水準去評價歷史人物。

乾隆詩歌的作用 更類似川普的推特

對於他們而言,狹隘互吹群是最優雅的溫室。掌控傳統語言的解釋權,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哪怕是在清朝滅亡,全社會提倡白話運動的大背景下,依然抱著鮮有人使用的死語言。通過不斷維護死語言的純正性,他們熬過了報紙、廣播和電視,迎來了手機、網絡和短視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