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麼人到中年,會油膩,發胖?

說到中年人,你能想到什麼?啤酒肚?油膩?

最近被「油膩」二字刷了屏,而油膩又發胖的中年男子,大致上形容的就是人到中年,不修邊幅,好飲酒暴食,三觀苟且,或自視甚高,追憶往昔,或自詡放浪形骸,三句話不離性,對於男性後生習慣教育,對於女性晚輩習慣撩撥。而其中不乏位高權重,事業有成。油膩二字一出,既然能引起共鳴,說明這一類人已普遍的成為現象。

1油膩源於痰

其實油本來並不是壞事,油是人體的精華,身體健康精充血足的人才會有油脂潤澤皮膚毛髮,使人看起來容光煥發。少年時可以青澀,人到中年在不油一點就叫乾枯了,成功的中年男性也都是各自在事業上有所建樹,在人生閱歷上有所提煉,才能有其現有的成就。

這種在社會和事業上遊刃有餘的狀態也往往被稱之為「油」。「油」不是壞事,膩就是問題了,膩一方面是油脂太多,但更關鍵的是油脂變質。如同年輕時身體盛壯,油脂中精的含量高,所以讓人臉上放光,而人到中年油脂裡痰濕濁的成份大於精,所以依舊是滿臉油光但是顯得暗淡汙垢。同時也會出現所謂的脂溢性脫髮和痤瘡,這也都是油膩的表現,也就是中醫講的痰濁。

心靈上,人生經驗的提煉讓人變得圓滑變通處變不驚,但也容易淪為虛無主義,無所顧忌,整個人的光彩也就隨之暗淡而猥瑣,也就是心靈上的油膩。關於身心的油膩,在中醫看來,汙濁的身體也容易導致汙濁的念頭。

中醫有一個接近的說法叫作「痰迷心竅」,也就是體內汙濁的精微物質堆積經絡,進而淤堵心脈,導致人精神昏沉,嚴重者甚至昏迷。現實生活中,痰迷心竅這個問題其實很常見,由於飲食油膩,起居無常,導致許多人現在舌胖大苔厚膩,身上摸上去各種結塊,痰阻經絡,最終心也無法倖免,整個人白天昏沉,晚上淺睡,這些都是擾心的表現。

再進一步,人則會出現許多奇怪且不可理喻的念頭,而當通過養生調理或者治療改善了身體的內環境後,許多陰暗骯髒的想法可能會隨之消失,有些人甚至會驚訝為何之前會有如此奇怪的想法。當然,中醫也否認生理決定思維的機械論,正所謂身心互相影響。不良的念頭同樣會導致身體氣血的異常運行,進而導致疾病。只不過心靈雞湯撒一地的當下,心對於身的影響常常被大力甚至過度宣揚,而身體對於心神的影響常常被我們忽略

那麼避免油膩也需要從靈與肉兩方面下手,關於精神方面,無論何時,都不應放棄或停止精神上的自我提升。而心靈的提升也需要能量和心力,離不開身體的物質基礎。平日也應注意自身儀容的整潔得體,而中醫看來人的清潔程度和三焦息息相關,身體越油膩的人外形上越容易邋遢。油膩的身體往往會逐步汙染靈魂,所以人要想保持清爽,平時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去清除體內的痰濁,比如刮痧和艾灸,必要的時候輔助以治療。

關於運動,人到中年,其實比起打球跑步等劇烈運動,傳統導引術裡面的樁功,鍛煉機體的同時還能起到安神定志,調理臟腑的作用,更適合身心的調整。飲食方面則需要注意減少食用過於油膩的食物,注意清淡飲食。

最後當然要說睡眠,每晚十一點前入睡對於人體恢復膽和叄焦的功能非常重要,而二者都是負責消化油膩的重要器官,任何療法都無法彌補睡眠不足所帶來的影響。總之人是一個整體,身體的汙濁會影響靈魂,靈魂的墮落也會影響身體。

2人到中年,為什麼都會發福長胖?

這是因為人到中年後,精力衰退。或者因為性生活過多,或者因為工作壓力大支出過多,腎虛了。腎一虛,脾也跟著虛。中醫的理論,脾主運化,所以脾虛就導致消化能力下降,新陳代謝變慢,吃下的食物就容易堆積在身體裡排不出去,一個個肚腩和輪胎就這樣在腰間長出來了。

人的腎一虛,就會出現種種癥狀。比如說,很容易餓,或者不耐餓。剛剛才吃了飯,過了不久就又覺得餓了。所以腎虛的人就會不由自主的吃東西,不停的吃。而且這些人吃東西時往往會狼吞虎咽,急不可耐的吃相很難看。因為腎虛的人都不耐餓,吃慢一點都不行。媒體總是勸諭人們吃東西要細嚼慢咽,這都是白費勁,腎虛的人是沒辦法細嚼慢咽的。

補腎14法

腎中之元氣,又叫元精,是生命的原動力。腎虛則生命力減弱,各種疾病會接踵而來。腎生精,精生髓,髓壯骨,髓通腦,腦為髓海。腎虧則髓空,髓空則骨軟,骨軟則腰膝酸麻,牙齒脫落,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關節炎、頸椎神經痛,甚至出現頭暈目眩,耳鳴健忘,反應遲鈍,精力下降,脫髮皮皺等現象。腎陽虛衰,男人表現為陽痿、早泄、遺精;女人則帶下不止,月經不調,痛經、宮寒不孕等。

中醫認為,腎虧是人體疾病的根源,許多內臟疾患的治療,應從補腎入手。中醫還有個歌訣:「肝病先調腎,腎病先調肺,肺病先調脾,脾病先調心,心病先調肝」。

1、外勞宮補腎法

每晚臨睡前將兩手背緊靠腰部,仰臥於床上,5-10分鐘後,其熱感會逐漸傳遍全身。開始時,雙掌被腰壓住會出現麻脹現象,3-5天后即可適應消除,雙腿會感到輕鬆靈活。不論是晚上,還是白天,只要你躺在床上,堅持兩手背緊貼兩腎半小時,便可收到奇效。

2、搓腰眼

「腰為腎之府」,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脈,增強腎臟功能。每次便後,用搓熱反雙手搓腎臟36次,你會感到腰部發熱;

3、若你腿腳冰涼、麻痛,可將左腿架於右腳脖子上,20分鐘後,腿腳便會變熱。

4、每晚再用熱水泡腳,然後按摩兩腿根部的「氣沖」穴,並反覆揉擦兩腳心的「湧泉」穴,反覆拍打、叩擊、推揉、按摩兩腰出的「腎俞」穴,則效果更佳。

5、小指頭提水法

手指頭有許多神經末梢,聯結五臟六腑,例如右小指頭通腎,主宰生長、發育、生殖、強壯,開竅於二耳與二陰;左小指頭通膀胱,是人體主持水液的代謝,它通肺、通胃、通腎。常練小指頭提水法可以強腎。日本有些人長期用此法強腎後,70多歲還能生育。

6、倘若再添加以膝蓋逆時針走路法(走圓圈路)的鍛煉,靠人體自身練出的功能,就能治好腎虧、腎衰之疾患。

7、雙手握拳,拳心虛空,貼在腎腧位置,利用膝關節的上下抖動進行反覆摩擦,雙拳不動,雙腳隨著身體抖動輕微起踮,感覺到腰部輕微發熱為止。

8、按摩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適宜癥狀:絕大多數腎臟疾病,如腎虛、慢性腎功能不全、慢性腎炎、糖尿病腎病等。特別是對患有慢性腎病,同時表現為浮腫、腰酸腿冷、渾身乏力的患者效果最為明顯。可祛痘、祛斑、祛眼袋浮腫、祛黑眼圈、美白肌膚、增強記憶力、改善聽力及視力、增強身體抵抗力、減少感冒的發生。

用對側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注意力量柔和,以感覺酸脹為度,不可力量過大以免傷及皮膚。對於腎炎病人,按揉後可使高血壓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尿蛋白明顯減少。按摩雖然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仍然需要配合藥物治療。

9、按摩關元穴(即丹田,位於臍下四橫指處):

千年野山參

經常用手指點壓、按摩刺激,具有培補元氣、調氣和血、益腎健腹,增強臟腑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可防治高血壓、高血脂、肥胖、腹痛、腹瀉、便秘、陽痿、遺尿、頭暈、失眠、痛經等症。

功能:能讓人恢復青春活力,可治療各種生殖系統疾病。尤其擅長治療不孕不育、陽痿、遺精早泄、性慾減退、痛經、月經不調等症。

揉按丹田:兩手搓熱,在腹部丹田處按摩30~50次。丹田乃人之真氣、真精凝聚之所,為人體生命之本。此法常用之,可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提高人體的抵抗力,從而達到強腎固本的目的,有利於延年益壽。

10、按摩耳朵

腎主藏精,開竅於耳。所以經常進行雙耳鍛煉法,可起到健腎壯腰、養身延年的作用。

1)提拉耳垂法雙手食指放耳屏內側後,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內向外提拉,手法由輕到重,牽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為限,每次3~5分鐘。此法可治頭痛、頭昏、神經衰弱、耳鳴等疾病。

2)手摩耳輪法雙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輪上下來回推摩,直至耳輪充血發熱。此法有健腦、強腎、聰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陽痿、尿頻、便秘、腰腿痛、頸椎病、心慌、胸悶、頭痛、頭昏等病症。

3)提拉耳尖法用雙手拇、食指夾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發熱發紅。此法有鎮靜、止痛、清腦明目、退熱、抗過敏、養腎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壓、失眠、咽喉炎和皮膚病。

4)搓彈雙耳法兩手分別輕捏雙耳的耳垂,再搓摩至發紅髮熱。然後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讓耳垂彈回。每天兩三次,每次20下。此法可促進耳朵的血液循環,有健腎壯腰之功效。

5)雙手拉耳法左手過頭頂向上牽拉右側耳朵數十次,然後右手牽拉左耳數十次。這一鍛煉還可促進頜下腺、舌下腺的分泌,減輕喉嚨疼痛,治慢性咽炎。

6)雙手掩耳法兩手掌掩兩耳廓,手指托後腦殼,用食指壓中指彈擊24下,可聽到「隆隆」之聲,曰擊「天鼓」。此刺激可活躍腎臟,有健腦、明目、強腎之功效。

7)全耳按摩法雙手掌心摩擦發熱後,向後按摩腹面(即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覆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經絡,對腎臟及全身臟器均有保健作用。

8)雙手掃耳法以雙手把耳朵由後面向前掃,這時會聽到「嚓嚓」的聲音。每次20下,每日數次,只要長期堅持,必能強腎健身。

11、常念「吹、呵、噓、呼、唏、斯」,增強腎心肝脾三焦肺的功能。

發「吹」音:「吹」與腎相應,腎屬水,故有滋養腎水的功效;心臟對應的是「呵」音,肝臟對應的是「噓」的音,脾對應的是「呼」音,三焦對應的是「唏」的音;肺對應的是「斯」的音。

反覆做6—9遍,發音的時間長一些,次數多一些。

12、健脾通胃腸氣保健法

雙手重疊,順時針繞肚臍揉腹,以通為主,可促進胃腸氣通暢,逆時針繞肚臍揉腹,則以補為主,可起到健脾作用,便秘患者,多順時針揉,脾虛者,則加逆時針揉,每次300~500下,每天1~2次。

13、有事無事「大拇指按在無名指根部」,包括睡覺,魂魄定位。

14、堅持體育鍛煉

「腎主骨,骨為腎之餘」,體育鍛煉可以取得養筋健腎、舒筋活絡、暢通氣脈、增強自身抵抗力之功效。散步、慢跑、打球、做操、練拳、舞劍等,都是不錯的鍛煉項目。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