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壺沖古意,千秋有同心 ——與茶文化研究者黃怡嘉女士淺談宜興紫砂壺的收藏

收藏,作為一種富有雅趣的生活方式,所注重的不只是文物,更是一種文化,一種人生智慧。大多數器物的收藏來源於生活,凝萃生活器用之美,又復歸於生活。此類器物尤以茶事中不可或缺的紫砂壺為顯見。

千百年來,表徵著東方文化基因的茶與壺,也隨著華人的遷徙在世界各地華夏民族所到之處開枝散葉。有如今日台灣茶事之鼎盛,其飲茶習俗,實可溯源自清代東南沿海的移民將茶俗帶入台灣。這種以小壺、小杯為主要代表的「工夫茶」幾經轉化,迄今為止,小壺飲茶之俗早已深深融入台灣百姓日常生活之中。而茶業更是台灣最早外銷創匯的產業。清末時期由於國際市場需求甚大,茶葉的平均出口值約佔台灣全部出口值的45%左右。1945年前,台灣茶葉分別有包種茶、紅茶、綠茶……,均供外銷為主。1950年初期茶業漸趨蕭條。1960-1970年代茶業因國際局勢紛亂而外銷受挫。但台灣經濟總體開始起步,人民生活水準慢慢提高,民間飲茶風氣尚處於低迷時期,據統計,此時期台灣人每年茶葉人均消費量只有0.27公斤,遠低於日本的每人每年1.035公斤,和英國的每人每年5公斤以上。有鑒於茶葉外銷趨緩,政府採取擴大內需政策因應,媒體和各種協會組織也極力推倡國人飲茶,並多次舉辦優良茶比賽、製茶比賽和展售會,藉以提升茶葉價值。茶農勇於精進技術,奪得名次的茶葉也往往售價不菲,深受消費者的肯定、喜愛與追捧,在此種良性循環下,台灣的飲茶風氣迅速普及。隨著茶葉逐漸由外銷轉為內銷,過去以外銷為主的紅茶、綠茶盛況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投合本地消費者喜好的、香味濃厚的半發酵茶(烏龍茶、包種茶),中高價位的茶品漸成為消費主流。因此,如何選用優良茶具泡出好茶也逐漸成為茶民的共同課題。

1981年開幕的台北紫藤廬茶藝館

飲茶風氣逐漸流行,新型態的茶藝館也開始紛紛出現,但因為早期所謂的「茶店仔」多帶有特種行業色彩,所以政府未予明確規範。經過文化人士的爭取,直到1983年底當局才認可茶藝館為新行業。一方面,1980年代大量茶藝館的設立,讓台灣飲茶文化脫胎換骨,成為台灣文化之重要風景。另一方面,民間茶行、茶藝團體也紛紛成立,並舉辦許多茶藝活動與茶文化交流,進而奠定了台灣茶藝文化蓬勃發展的基石,影響甚至擴及東南亞等周邊地區。

茶養壺,壺養茶;砂養人,人養砂。隨著飲茶文化的流行,紫砂的收藏便隨之興起。此廿年間台灣這股紫砂收藏熱潮,所反映的不只是對古董文物的喜愛,更因為紫砂壺的宜茶性如實體現於茶事茶席的始終。紫砂壺有利於體現半發酵青茶的色香味,最能詮釋頒布灣茶葉的茶湯特色,因此對於港台茶人來講,紫砂壺雖然來自遙遠的宜興,但在港台茶藝茶道文化中,更因其不容忽視的地位和功能而受到眾多藏家雅士追捧。

1970-990年代出產的部分紫砂商品壺樣式

本期的「博物天下」欄目我們邀請到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的藝術碩士,長期致力於宜興紫砂壺收藏及茶藝文化研究的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教授、2010上海世博會台灣館茶藝指導老師、台北故宮博物院「品茗空間」專題講師黃怡嘉女士,與大家聊聊1970-1990這二十年間港台宜興紫砂壺收藏的軼事。

本文作者(左)與黃怡嘉女士

東方文化:1970-1990年代可以說是形塑台灣飲茶文化的一大轉捩點。早期台灣飲茶文化在繼承了中國閩南茶文化後,在1975年經由官方大力推廣,奠定了當代台灣飲茶的基石。而茶藝文化的啟蒙和普及,主要由茶藝館的興起與紫砂壺的收藏熱潮引領,使得台灣茶藝文化在1980-1990年代達到鼎盛,並與文化、精神內涵結合形成了獨特的「台灣茶藝」。黃老師,作為研究茶文化和紫砂壺收藏三十餘年的台灣藏家學者,您認為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段時間宜興紫砂在港台的收藏熱潮呢?

黃怡嘉:初探彼時港台茶事中的紫砂壺概況,經梳理對照後,從歷史發展脈絡和趨勢背景條件來講,我認為宜興紫砂壺在港台興盛的內外因素可歸納為以下六點:一、工夫茶俗的文化血緣。二、台灣經濟起飛與茶葉外銷受挫,拓展內銷市場。三、茶業改良茶農積極提升茶葉品質,並舉辦茶葉競賽。四、茶藝館的盛行與茶藝活動熱絡。五、茶文化出版的深化與廣化。六、紫砂展覽與宜興工藝師來台,帶動了紫砂壺的收藏熱潮。

早期的工夫茶:紹安泡

眾所周知,台灣是由移民組成的社會,清代大量閩粵移民進入台灣,除了引進茶樹,也將當地所盛行的「工夫茶」,以及獨特的茶具觀念帶入。台灣史學家連橫(1878-1936)在《雅堂文集?茗談》裡說:「台人品茶,與漳、泉、潮相同……。茗必武夷,壺必孟臣,杯必若深,三者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其《劍花室詩集》也說:「若深小盞孟臣壺,更有哥盤仔細鋪。破得工夫來瀹茗,一杯風味勝醍醐。」台灣的飲茶文化可以說是工夫茶文化的延伸。早先傳入的工夫茶在地化後,轉化出更為簡易隨興的「老人茶」,遍及各個角落,不論是公園、廟口,或是「老人茶館」,早成為常民生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相對精緻講究的小壺茶法,則成為社會中高階層休閑、社交的重要模式,而茶藝館正是醞釀、推廣精緻飲茶文化的最佳場所。有趣的是,這時期傳統工夫茶又被稱為「懶神茶」,因為這些講究閒情逸緻的人通常經濟寬裕又愛「展風神」,即炫技驕人。

歷代紫砂瑰寶(1995年)

產自江蘇宜興的紫砂壺在明代晚期便以「世間茶具稱為首」著稱於世,數百年來都是茶具的主角。尤其工夫茶俗,更是標榜以紫砂壺沖泡,才能「發真茶之色香味」。恰恰台灣生產優質茶葉,紫砂壺的這種宜茶性特別適合烏龍茶,能突顯各區茶葉獨特的氣韻,即我們平時所說的山頭氣與茶葉的品種香,因此紫砂壺十分自然地融入台灣百姓茶桌上,公認為最佳茶具。

東方文化:這是台灣的部分,那麼香港的狀況呢?

黃怡嘉:近代宜興紫砂壺能輸入台灣,香港佔了重要的媒介地位。原本台灣的紫砂收藏早有醞釀,但因屬於「匪貨」,愛好者十分隱晦。1979年底,香港羅桂祥博士首次訪問宜興紫砂工藝廠,並下單訂壺,此舉開啟了宜興紫砂面向廣大的港台市場。1981年9月宜興紫砂工藝廠顧景舟、高海庚、徐秀棠和南京博物院宋伯胤,應香港市政府邀請,赴港參加「第六屆亞洲藝術節」,舉辦「宜興紫砂陶藝展」、專題講座、工藝示範表演,引起港、台各茶界人士對宜興紫砂茗壺的高度關注。而後羅桂祥更將自己幾十年深藏珍愛的476件各類陶瓷茶具捐獻給香港市政局,成立「香港茶具文物館」。

當代紫砂群英(1997年)

1980年代正逢台灣經濟起飛,加上盛產優質烏龍茶,茶道及茶藝品茗風氣興盛,帶動了兩岸三地的紫砂壺市場。但由於當時兩岸政治因素的限制,宜興紫砂廠的海外市場便委由香港四大公司(錦鋒、英泰、雙魚、海洋)經銷,台灣的業者需經由港商才能購買紫砂壺回台轉銷。1985年香港錦鋒公司舉辦「宜興陶瓷展」,並出版《壺錦》一書,其時台灣紫砂收藏市場蔚然成形,許多壺商跨海來到香港搶購紫砂壺轉銷台灣收藏家;此後,香港年年舉辦茶壺展並出版展覽專刊,較知名的專刊有《壺藝瑰寶》《紫砂春華》《壺錦十周年》等等,這些活動與出版品皆為壺藝家提供很好的舞台與宣傳。

1987年,台灣宣布對大陸旅遊解禁,自此台灣壺商可以直接到宜興紫砂工藝廠訂製採買紫砂壺,後又逢台灣股票上萬點的推波助瀾下,讓收藏紫砂壺的風氣更盛。此時的宜興紫砂廠也是新秀輩出,名家作品價格隨之水漲船高。根據後來的統計,1986至1995年為宜興紫砂產值及貿易值最高峰期,而且幾乎都是輸入台灣。

1983年6月,國立故宮博物院邀請美國學者謝瑞華舉辦「談宜興紫砂」演講,這是外地專家第一次到台灣介紹宜興紫砂壺藝。同年11月,香港葉榮枝應台北陸羽茶藝中心之邀,與台灣壺藝界舉行座談「宜興紫砂製壺諸問題」,這是台灣首次了解宜興製壺的資料。

1984年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古代茶具特展」,此為台灣第一次紫砂展覽。此後多次展覽如「中國雅趣品錄?宜興茶具」「故宮名壺郵票暨茗壺特展」「宜興陶瓷藝術作品展示會」「歷代紫砂瑰寶展」「當代紫砂精品展」皆為引領紫砂壺風潮的重要展覽。1989年、1991年郵政總局兩度發行茶壺郵票,當時的紫砂壺收藏熱潮可見一斑。

東方文化:其實宜興工藝師真正來台是在此之後的事情,所以在之前那些年香港的轉運站作用幾近壟斷啊。

黃怡嘉:是的。直到1993年10月,顧景舟大師等11人應邀來台舉辦「宜興陶瓷藝術作品展示會」,並作技藝示範和學術交流。顧大師在台北發表「紫砂陶史概論」講演,會場聽眾反應熱烈。最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台灣發生百年大震,兩岸合作舉辦為期三天的義賣會,共有蔣蓉、汪寅仙、徐漢棠、徐秀棠、譚泉海、何道洪、周桂珍等數十位名家,及台灣各重要收藏家、業者共同捐贈名家名作近三百件,舉辦一場「有壺同享?有難同當——兩岸紫砂茗壺賑災義賣會」,成為了兩岸紫砂交流史上的感人佳話。

1999年,有壺同享?有難同當—兩岸紫砂茗壺賑災義賣會。

東方文化:好一個「有壺同享?有難同當」啊!真是一壺系兩岸,患難見同心。從體量上來講,除了收藏當代紫砂工藝師的名家作品之外,紫砂壺也有很多其他門類,台灣的藏家對於紫砂的收藏是如何分類的呢?

黃怡嘉:自1980年代起,香港或東南亞就有難以計數的紫砂壺輸入台灣,不論古壺或名家壺、商品壺都有各自的愛好者,各級收藏家的藏壺數量少則數十,多者數百或上千件。紫砂收藏界所收藏的茶壺大致分:明清老壺、名家壺、廠壺、早期壺與港罐。我們逐一來說:

明清老壺

台灣受到工夫茶俗推崇古舊茶具的影響,經濟能力佳者大多喜用明清老壺泡茶,早自1960年代就有紫砂古壺低調流入台灣。宜興紫砂歷史悠久,明清文人吟詠不斷,更受帝王青睞入貢清宮,加上陶工體系健全,名家輩出,上好佳器貴如拱璧。有別於其他茶器的是,部分宜興古壺因為文人參與設計和裝飾,顯得文采粲然,被收藏雅士視為藝術品保留至今。正所謂「字依壺傳,壺因字貴」,成為歷史名作。此外,清代工夫茶區最重視的宜興朱泥壺,也有相當數量輾轉來台。它們絕大多數為出土物,原本土沁斑駁的外表,在壺友精心泡養下,總能煥發昔日光采。

名家壺

除了古壺收藏之外,當代宜興名師如朱可心、王寅春、顧景舟、蔣蓉、徐秀棠、汪寅仙、何道洪等百位陶人,收藏愛好者都能琅琅上口,如數家珍。這些當代名家的作品,既有依循老壺形製者,也有開創新樣者,藏家各取所好。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形製或容量不一定適合品茗,收藏者的動機是基於對工藝與造型的喜好,以及收藏帶來的情趣,並非單純從宜茶性考量。此一時期,宜興紫砂名家巔峰精品,極多數量都蘊藏在台灣,可以說基本上完整紀錄了當代紫砂陶藝創作最繁茂的一頁。

顧景舟 大石瓢壺1948年創製

王寅春款 六方抽角壺1980年代 台北私人收藏

蔣蓉 五頭荷花茶具1995年台北私人收藏

廠壺、早期壺與港罐

儘管台灣茶友十分喜愛宜興紫砂壺,並有大量收藏的嗜好,但並非人人都有能力收藏古壺或名家壺,因此進入台灣數量最多的是價格低廉的宜興商品壺,俗稱「廠壺」「早期壺」,最保守的估計,入台數量絕不低於數百萬把。

早期輸入台灣的中低檔商品壺,因法令尚未開放進口,多是經非正式管道進入台灣市場。有段時間因為海關查察嚴格,若乾紫砂壺底部的「中國宜興」印款甚至需在境外予以磨除才能入境。由此可見台灣紫砂市場之熱絡,直至1992年台灣開放紫砂壺進口,才改變了港商壟斷的局面。

東方文化:真是脈絡清晰一應俱全。如此精細詳實的梳理研究,也難怪台灣在紫砂研究出版學術整理方面也是首屈一指。

黃怡嘉:的確。台灣的紫砂陶藝出版品遠盛於其他華人地區,紫砂出版品的蓬勃,扮演著推廣與深化的耕耘者。1980-2000年之間,陸續出現了《茶與藝術》《壺中天地》《茶與壺》《天地方圓》以及《紫玉金砂》等專業雜誌。甚至有專門出版紫砂與茶藝的專業出版社「唐人工藝」(成立於1989年),為宜興紫砂壺的收藏與深化,提供了重要的文化養分。歷來出版的數十本紫砂專冊或雜誌,琳琅滿目,由於這些出版品,不只介紹紫砂的工藝、人文,也探討了茶文化的歷史、器具的挑選與使用、茶藝活動的設計,對茶產業、紫砂壺市場皆具有推波助瀾的貢獻,使得台灣茶藝文化更加普及並趨於精緻化。

唐人工藝(1991年)

東方文化:感謝您的介紹。茶文化博大精深,茶器具五花八門,期待下次與您繼續深入探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