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至心皈依:信仰上,我們一定要很堅定

講授 | 宗宙法師

“至心皈依”,要發這種決定的信心。我們皈依的對境是什麽?是三寶。我們能皈依的人,發起了一種決定的信解,信解這個皈依境有救護的功能,然後信自己相續中所造的惡業能感惡趣的苦。由這兩個心作為因,產生的果就是害怕了,要皈依佛,求救。從生起的角度來講,這兩者是因果關係,害怕惡趣的心和知道三寶能救護的心,是皈依的因。從了解的角度看,就是我們為什麽要皈依,你去了解的時候就知道,因為我們有惡趣的苦,還因為三寶能救我們,這樣了解之後,所以我們知道要皈依。生起皈依的因和了解的因,是不一樣的。在我們古文裡,這個“因”有兩種意思[ 生起因和了解因],這兩種意思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解釋。我們先要了解,了解以後就可以去串習,當我們的這種心真正發起來,達到這個程度的時候,就可以生起至心皈依。

如果我們有這樣的心態,那它的反面,就是不至心的皈依。像有的人對於算命、占卜的話很相信。昨天還有一位居士對我說,他經常要去算算卦、抽抽簽之類的,因為他對前途感到迷茫、沒有把握、擔心,他的方法就是去算一算、求一求。如果算到一卦,說“今年是你的本命年,你要倒霉了,趕快乾點什麽”,那他就很著急、很擔心,“不得了,今年我要防備一些什麽”,然後就趕快去做那些算卦的要他做的那些事情。本來,佛經裡說,大家要好好放生;師父也跟大家說,要好好放生。多次說了,我們可能偶爾也去做一下。而一旦這個算卦的說,“你今年必須放生,一百零八個。”他馬上,第二天就去放。這就是信得深和不深的區別。如果我們相信的對境是這個算卦的,原因是看到他的這種功德——算得準,覺得我們的命運被他算準了,所以就覺得不聽他的不行,不聽他的話,馬上壞事、倒霉事就會跟著來了。這就是對於那一邊有這樣的信心。

而對於三寶這一邊,如果你有了至心的皈依,以這樣的心態去皈依,就不會偏向到三寶以外的這些對境去求救。當你求救的時候,你很明確,唯有三寶是你的皈投處。然後你所采取的加行,也是隨順於正法的。如果你要脫離惡趣的苦,那所用的一定是下士道的方便——明業果、知取捨,還有四力對治。如果你要脫離輪回,那所用的一定是內道的——四諦,了解四諦、了解無常。如果你要成佛,那所用的還是內道的——修六度。有了至心皈依,才會有什麽?才會得到救護功能在你身上的顯現,所以說要至心皈依。這個心是一個果,它的因是什麽?就是要去了解它的因果關係、了解三寶這個對境的功德。這樣,通過不斷的了解,首先是聽聞,比如三寶有這樣這樣的功德,然後去思惟。聽聞時的了解,是由他力而產生的,然後要通過自力思惟,思惟以後才能產生定解。產生了決定的信解,就沒有人能夠引轉。即使別人用詭辯,或者是什麽因明大師、一切的外道都來勸你不要皈依,都無法把你引轉。

這裡我們要知道,達到合量的至心皈依,這種信解和我們現在的心態還是有區別的。比如現在很多人,沒有去了解三寶的這些功德,也沒有了解很多的道理,憑著宿世的善根,或者善知識的教授,覺得三寶就是自己的皈投處,“我心裡就這麽想”,然後就發誓,“我就是皈依三寶,絕不皈依天魔外道”。這樣的皈依,叫承許皈依。你憑著這種執持力,堅持這種想法,這也是很好、很殊勝的。雖然這是一種情感型的,“我就是皈依三寶,不管你怎麽說,我不理你”。有了這個作為基礎,再不斷地上升,比如如理思惟,然後修持。通過不斷的修持,達到一種什麽境界呢?就是你的心成就皈依境的功德。要生起這種心態,通過什麽?除了剛才說的聽聞、思惟,還要積集資糧、消除業障。而最初的那個心是很寶貴的,就是我們一開始要承許,這樣就得到皈依了。

有人說,有的老太太什麽都沒學,什麽都不懂,皈依都搞不清楚,她根本就不是佛教徒。這也是不對的,不能這麽說。只要她有了這樣的承諾、發誓,就可以得到皈依。我們自己也不要妄自菲薄。首先,我們能思惟,要向前走。從信仰上來講,我們一定要很堅定,這是我們宿世的善根。不要說“為什麽要皈依,我要仔細地去分析那個道理,我沒搞懂,就不皈依”,這樣的話,可能還沒搞懂就去世了,來不及皈依了。

——節選自宗宙法師《藥師經》講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