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醫生眼中的心臟復甦搶救,原來如此無奈…..

大多數人都曾經在電視上看到過醫生搶救病人的場景:

醫生們通過心肺復甦術,也就是CPR,將命懸一線的病人從死亡的邊緣拯救回來。

反應迅速,判斷準確,爭分奪秒地與死神搏鬥,最後妙手回春。

然而,醫院裡真正的CPR流程可能並沒有那麼激動人心。

最近一位杜克大學醫學院的醫生,分享了他們眼裡的CPR急救日常——

人們對CPR簡單的想像背後,更為複雜、殘酷的真相:

看似有魔力的CPR,真的是有效的嗎?

是否所有的人在死亡前都應該接受CPR,只為獲得一份生的希望?

在生命最後一刻,到底是不顧一切走完最後的搶救流程,

還是放棄搶救,用更有儀式感的方式讓病人與世界道別?

「我已經記不清自己在醫院目睹過的每一次死亡。

但是,眼睜睜地看著病人的生命消逝,作為醫院例行CPR的參與者,那種被推到一邊的孤獨感是難以忘懷的。」

「CPR一般會在心臟停止跳動的時候開始實施。

而心臟停止跳動,則是將人推向死亡的最後一塊多米諾骨牌。」

「導致人心臟停止跳動的原因,有無數種。

但人們對心臟停止跳動的反應卻基本上是一致的:

按下Code Blue,立刻進行心肺復甦術。」

「那些第一時間出現在急救現場的人,

會努力地搶救病人,與死神爭奪患者的生命:

開始胸外心臟按壓,插入靜脈注射管,檢查心跳頻率,

一般情況下還會給病人的氣管插入一根管子,幫助其呼吸...

CPR,就是讓一片混亂變得有秩序的鼓點。」

「負責搶救的臨床醫生會給出明確而冷靜的指令,指導搶救的過程:

1毫克腎上腺素;檢查一下脈搏;檢查一下血壓...

在電影裡、電視裡,這個過程可能伴隨著醫生之間相互爭執、咒罵,

但實際情況是,現實中的搶救非常的冷靜客觀:醫生很少會帶入個人情感。

因為搶救室裡,醫生們與他們緊握的拳頭、努力按壓的手掌下的人,是完全陌生的。」

「搶救本身也可能帶來創傷:

在醫生按壓下,病人的肋骨可能會斷,身上可能會淤青。

並且,在血液停止流動的那個關鍵時刻,患者的腦細胞、其他器官都會開始衰竭。

瀕死的患者可能是無意識的,對這一切也許不會有感覺。

但對愛他們的人來說,這其中的殘忍有時候真的不忍直視。」

「電視裡的搶救,要麼就是病人奇蹟般地被迅速救回來了,要麼就是太晚了病人很快就死了。

但在現實生活中,CPR可能會持續很久,從幾分鐘到幾個小時都有可能。

整個過程會一直持續到起效果,或者有足夠的證據表明絕對不會有效果了才停。

不管CPR到底持續多久,那段時間都感覺像是一輩子那麼漫長。

每個人都專註於自己的那個部分工作,

「當CPR起作用後,接下來的繁重的護理和恢復工作就交給重症監護室的人了。

當CPR沒有作用後,結束的方式可能會特別地突兀、冷酷:

醫生和護士都會靜靜地迅速離開,繼續去救其他還活著的人。」

「然後,患者身上的各種管子、線,會就那樣留在病人身上,

繼續纏著這個我們已經救不了了的人身上。

除非親眼所見,你可能無法想像這個搶救慣例中最後幾分鐘那種毫無人性的冷靜。」

「CPR被引入醫療系統以來的60年裡,它已經成為我們對待每一個死亡的默認處理方法。

它原本是被用來在急救支持到達前,為之後的搶救爭取寶貴時間的:

讓一顆跌跌撞撞的心重新回到正軌,又或者處理如溺水這樣的突發事件。

正確、及時地進行CPR,的確已經拯救過無數人的生命。」

「但是,CPR有效、關鍵時候能救命,並不意味著應該被用在每個人身上。

CPR不能讓因為器官衰竭、癌症、癡獃等問題造成的死亡停止,更不能起死回生。

在上述這樣的情況下,CPR真的是一點作用都沒有。」

「儘管作用有限,CPR還是在大眾的想像中變成了宛若有魔力的治療手段。

有一個研究發現,影視作品裡有三分之二接受CPR的患者,最終都被救回了一命:

病人活過來,甚至還能完好無損地離開急救室。

但很少有電視作品會描繪CPR之後的狼藉:

即使是CPR成功了,也可能會有斷掉的骨頭、失敗的恢復過程,甚至是腦損傷等。

「當外行人被問到,他們眼中CPR成功的概率是多少時,大多數人會猜75%。

在現實生活中情況並非如此。

CPR是能夠救人,但對絕大多數接受CPR的人來說,這就是他們人生中最後的經歷。

「大概只有五分之一的人,在接受了CPR後能活下來。

對年齡較大的患者來說,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在接受了CPR後能活過一年。」

「對於很多重症晚期患者來說,CPR成功的概率更低。

比如像是由癌症、器官衰竭引起的瀕死狀態,實施CPR成功的概率只有不到2%。」

「但是,就算是在CPR基本上不起作用的一些情況下,

它還是會被我們看做一個國際通用的最後的搶救手段,成一種醫療技術強大的象徵。

醫生們的心情,大概就是:

『就算大概率沒用,我們至少也要試一試吧,畢竟這是我們能夠採取的最後一個措施。』

所以說,CPR在醫療機構的地位簡直就是神聖的。

就算是對病人有傷害,或者根本沒有用,也會被試一試。

「然而,在醫生群體裡,也有人在背後叫CPR為「Show Codes」:

表演性質大過於治療性質。

這種背地裡的說法,其實很不尊重那種必須做出生死抉擇的人的痛苦。

但它也暗示了CPR的辛酸之處:

不管醫療手段有沒有用,人們在面對死亡的時候,總是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挽留生命。

就算這種挽留有時候非常殘忍,也要緊握著它,就像是緊握一份希望。」

「我們的搶救措施的確是非常現代的,

但人類為了抓住生的希望而想出來的種種措施,卻不是什麼新鮮事。

人們在面對死亡的時候,總是會想出一些儀式,企圖從中獲得希望。

因為人只要還有最後一口氣,就意味著還與愛人、與傳統、與自然、與習俗有連接。

社會意義上的死亡儀式,不僅僅定義了什麼是死亡,也定義了什麼是活著。」

「伴隨著一種世界性的對醫療科技的『迷信』,

現在,我們死亡的最後儀式,變成了與一堆機器相連接、通過一堆數據來定義死亡的過程。

我們被藥物包裹著垂死的心跳,對著呼吸管的空穴,默默說出人生中最後的話語。」

「但是,這個潮流正在改變。

最近這些年,我們也在反覆思考醫院裡這種機械制度的弊端。

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選擇在面臨無可挽回的死亡時,跳過醫院裡這種戲劇化的搶救,

在家裡度過人生中最後的時光。」

「就算那些最終決定在醫院裡迎接死亡的人,也開始會衡量CPR成功的概率。

考慮在生命最後的階段,到底是這個概率重要,還是體面平靜地離開重要。

有時候,人們會放棄搶救,選擇用最後的時光與家人道別,安排身後事,尋求內心信仰的安寧,或者追求內心最後的激情。」

「醫護人員們也意識到,有時候治療可能會成為患者們人生裡的最後一個舉動。

我們也在想辦法,讓醫院處理死亡的機械化流程裡,保有一點人性。」

「現在的改進建議裡,包括一些讓病人走得更有尊嚴的儀式:

比如,允許家屬在實施CPR的時候陪伴在現場;

讓家屬有機會在上呼吸機前,和病人再說一句話;

又或者,是在搶救失敗病人死亡後,多維持一會兒沉默,以示尊重...」

「CPR永遠都是非常關鍵的一個醫療手段,

並且今後也一定還會有各種研究繼續提高CPR成功概率。

但與此同時,醫生和病人們都需要找到一個合理運用CPR的方法,

別讓我們的醫療技術,掩蓋了該有的人性....」

「我見過太多的死亡,最終意識到沒有人能真正知道,當病人面對死亡時到底會選擇什麼。

但是我總是會問自己,當我的最後一刻來臨時,

如果有選擇,我會怎樣去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或許,CPR的作用的確在電視作品中被誇大,其嚴肅的一面也在這個過程中被掩蓋了。

人們對生命的執著,有時候會讓我們忽略掉了生命本身珍貴的原因。

是通過各種痛苦的手段,換回來的人生苟延殘喘的幾秒鐘、幾分鐘,

還是放棄那份渺茫的希望,把握住人生最後的時刻的體面和平靜,

或許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會是一個難以抉擇的問題。

而這位杜克大學的醫生的故事,或許能夠讓我們提前意識到:

將來的某一天,我們也終將面對這樣的狀況。

當抉擇的時刻來臨時,我們到底想要用什麼樣的方式,和這個世界道別...

Ref:

拉基聯萌:我想起一個護士朋友說的了,做心肺復甦的時候把老年人的肋骨按斷了(老年人骨質疏鬆很容易骨折),然後搶救過來怪他們弄疼了她。。。

失聰聽眾:姥爺去世的時候,媽媽跟我說,如果有一天她也快不行了,就不要救她,讓她安安穩穩的自己度過去就行。但是作為女兒,我做不到。我一直覺得哪怕只有一絲希望,我也想保住你,因為沒有你。我就沒有家了啊。

叫阿綠好了:我媽媽患上癌症後最後她和我說真到那一天就不用搶救了因為她不想難受 難道我要看著她難受嗎 雖然我們都知道只要有希望誰都想試一試 但這也是很絕望後才會說出口的話 到後來媽媽離世 當時也沒有採取搶救 就眼睜睜看著她離開了 看到文章後心裡確實五味雜陳 今天是媽媽生日 祝媽媽生日快樂??

筱妮子的貓:作為一個icu護士,cpr真的是作為大部分病人臨終的一個「儀式」,也有很多搶救成功的人 我們也非常的高興,但是那些癌症,器官衰竭的病人,這些就真的是一場儀式。這類病人之前也有意識障礙,我們不知道他真實的選擇,更多的時候我們遵循的是監護人的選擇,很多時候我們生也不能選擇,死亦不能。

鹿小咒:我們搶救一個病人做了一個多小時的CPR,三個人輪流按壓,病人肋骨被按斷也是沒辦法的事搶救了一個多小時,最後身體冰冷發黑才停止搶救宣布死亡之後幫病人穿壽衣老師嘴裡一直說我們儘力了。是說給病人聽也是安慰自己

再來一碗王大可:突然想起來早些看到的一篇文章 很多病人在最後的時候很想掀走被子 拔掉呼吸器 甚至起身說話 但是被家人以對病情不好拒絕了 其實那是他們最後的自由啊

香染錦繡:姥爺病危的時候沒在旁邊,突然的那種,等我去的時候已經上了呼吸機,我媽剛交好搶救費,醫生開始CPR,我覺得就是象徵性的,按壓大概五分鐘或者十分鐘(那會的確沒空看時間),他說再按下去肋骨就要斷了,病人情況你們也知道,再繼續下去沒什麼意義

風間翎亂:很多時候患者已經感覺到自己時日無多,寧願平靜的死去也不願飽受病痛折磨的活著。但是對家人來說,放棄任何一絲挽救患者生命的可能性都是極大的痛苦。這種矛盾每天都在醫院裡發生,永遠無解。

-防走失指南-

微信又改版啦,

好多小夥伴說找不到事兒君了

怎麼辦呢?

看下圖,教你三秒最快找到事兒君~

播放GIF

…………………………

事兒君有品,

專為大家準備英國的各種值得推薦的好產品~

每一罐奶粉都是英國本土

新鮮品質,只為讓您無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