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多汗未必因為身體虛

免費關注。

夏季氣象熱,出汗多,這是人體在體溫中樞自動調節下散發多餘熱量的正常現象。然而,有的人白天稍微動彈一下就全身冒汗,有的人常是半夜醒來發覺汗濕睡衣,有的人就是呆在空調房內仍流汗不止,這些都是異常出汗的表現,如果不及時治療,就可能加重病情。

這些部位出汗需注意

播放GIF

那麼怎樣才算異常出汗呢,有一個基本的判斷標準,比如,同等條件下,和你一起吃飯的人無汗,而你卻滿頭大汗,就說明有可能出汗異常,如果坐著不動都大汗淋漓,那無疑也是異常出汗了。

簡單地說,如果不是因為運動、穿衣厚或炎熱而導致出汗,或稍微運動就會大汗淋漓,就意味著人體可能出現了異常情況,應當引起重視。

1 頭部出汗異常——胃火旺

頭部是諸陽之會,陽氣本應該是最足的,其固攝力也應最強。一旦頭上出汗而全身無汗或少汗,或者經常出汗,就意味著陽氣有些虛弱。另外,這還和胃火旺有一定關係。

提示:對於代謝旺盛的兒童來說,頭部出汗較多也是正常現象。

建議:睡眠充足,多吃溫補食物,如大棗、牛肉、山藥、蜂蜜、茯苓。每天也可沖泡枸杞茶飲用。

2 鼻子出汗異常——肺氣不足

如果平時鼻子總出汗,說明肺氣不足,需要調理補氣。西醫認為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現,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議:每天用雙手敲打雙腿,並按壓雙腿的左右兩側,因為這是人體肺經分布的部位,通過敲打刺激,可起到調理肺經的作用。

3 頸部出汗異常——內分泌失調

頸部汗腺不太多,若常出汗,可能與內分泌不調有關,也和體內濕熱有一定關係,由於濕性黏滯,導致體內氣機不暢,往往表現為上半身或頸部以上出汗。

建議:平時調節內分泌主要從飲食、運動上入手,必要時輔以藥物治療。多吃高蛋白類的食物,多喝水。

4 腋下出汗異常——汗腺過大

因為腋下分布大量汗腺,所以較易出汗。若汗液分泌過分旺盛,且氣味很大,就可能說明日常飲食的味道過重,吃了太多蔥、蒜、洋蔥等食品。

建議:若診斷為汗腺過大,可以去醫院做簡便有效的雷射治療。另外,飲食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

5 胸口出汗異常——脾胃失和

如果胸口常出汗,中醫認為這是脾胃失和的表現,說明體內的血液循環很慢,氧氣運輸不順暢。

建議:不要過度焦慮,少吃油膩、生冷食物,平時用黃芪、大棗泡水喝,可以緩解癥狀,可通過適當的運動,如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等,緩解壓力,調節心情。

6 手腳心出汗異常——血虛

若情緒緊張、激動或害怕,手心或腳心就容易出汗,中醫認為這是脾失運化、脾胃濕熱、血虛的表現。

建議:每天餐後按揉腹部,先順時針揉30圈,再逆時針揉30圈。另外,要控制食量,避免生冷食物,以七八分飽為好。

這些出汗方式,警示身體問題

1 自汗不斷——氣虛

所謂「自汗」就是不怎麼活動,額頭上的汗珠也會滴答往下掉,在肥胖的人群中特別多見。中醫認為,這倒不是因為胖人怕熱,而是因為氣虛!

肥胖人群因為身體氣虛,肌表腠理不固,而致汗液肆意外泄,最根本的方法是補氣。

補氣茶飲

黃芪浮小麥大棗茶:用黃芪20克,大棗5枚,浮小麥30克,每日煎一大碗,就像喝茶一樣,渴了就喝幾口,補虛止汗的效果很好。

除了黃芪補氣之外,浮小麥味甘、性涼,也具有除虛熱、止虛汗的功效。大棗味甘、性溫,補虛益氣、養血安神。

2 睡著時盜汗——陰虛

有些人平時不愛出汗,但是一睡覺就易出汗。這類人往往是晚上睡覺時,特別是睡著後猛出汗,有時甚至一夜要汗濕兩三件睡衣。

這種情況叫做「盜汗」,以陰虛火旺的人最為多見。這類人常常晚上睡不好,還有口乾舌燥、喉嚨乾痛、聲音嘶啞、大便乾結等癥狀。

養生粥

百合粥:先準備乾百合30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與粳米同入砂鍋內,煮至米爛粥稠,加入適量冰糖即成。

百合有理脾健胃、利濕消積的作用。粳米養陰生津、除煩止渴、健牌胃、補中氣、固腸止瀉。用粳米煮米粥時,浮在鍋面上的濃稠液體(俗稱米湯、粥油),可以補虛。

中藥治療法

  • 自汗——不因活動、氣象、食物、藥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者,為自汗,多為氣虛表現。可用玉屏風散加味:生黃芪、煆龍骨、煆牡蠣、浮小麥各30克,炒白朮、防風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 如果患者汗多易感冒,又十分怕冷,風一吹就打寒戰,則屬陽虛,宜補氣溫陽。藥用桂枝東加味:生黃芪、浮小麥各30克,桂枝、白芍、當歸身各15克,麻黃根、炙甘草各10克、生薑5片、大棗7枚,水煎服。

  • 盜汗——睡中出汗,醒後即止者為盜汗,多因陰陽平衡失調、陰虛火旺、肌表不固,致使汗液外泄所致。治宜滋陰降火,藥用當歸六黃東加減:當歸、生地、熟地各15克,黃柏、知母各10克,生黃芪、鮮蘆根各30克,水煎服。

  • 胸窩出汗——又稱「心汗」,多為心氣衰弱所致,可用生脈散加減:人蔘、麥冬各10克,五味子5克,水煎服。

  • 手腳多汗——多因脾胃功能失調引起,若伴有口乾舌燥、心煩不安、舌紅少苔等癥狀,屬於虛熱症,可用增液湯(玄參30克,麥冬、細生地各24克)加減;若伴有口臭口苦、便秘、尿黃濁、舌苔厚膩等脾胃濕熱癥狀,可用三仁湯(杏仁、飛滑石、提通草、白蔻仁、竹葉、厚樸、生薏仁、半夏)加黃芩、萊菔子、淡竹葉等。

  • 偏汗——左側或右側,上半身或下半身出汗,多屬營衛不調,氣血不和,宜益氣養營,用十全大補東加減:人蔘、肉桂、川芎、熟地黃、茯苓、白朮、黃芪、當歸、白芍、炙甘草。老人出偏汗可能為中風先兆,應及早防治。

  • 絕汗——多見於病情危重的心衰病人,虛汗淋漓不止,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脈微弱,時有時無,是陽氣將絕之象,可應急服參附湯:人蔘、附子(炮)、青黛各15克,水煎服。

  • 汗出惡寒脈浮——桂枝湯

  • 常自汗出——桂枝湯

  • 時汗出——桂枝湯並先其服用喝水出汗

  • 漏汗——桂枝加附子

  • 陽明病發多汗——白虎湯

  • 續自汗出身無大熱切喘——麻杏石甘湯

  • 手足濈然汗出——大便實故也

  • 汗出+項背強嘰嘰——桂枝加葛根湯

  • 惡寒+項背強幾幾——葛根湯

  • 頭汗出齊頸而還——有濕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