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職擴招百萬激起千層浪,引發中職教育“蝴蝶效應”

高職擴招百萬,一石激起千層浪,這浪潮很快便撲向我國1萬餘所中職學校。

與普通高中教育以學歷教育為重點不同,中等職業教育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在完成初高中基礎教育內容的同時,要培養出各行業所需的技術能手。2007年,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做好高等學校各類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確規定,高校對口招收中職畢業生計劃不超過當年應屆中職畢業生5%的比例安排。可以說這一規定,限定了中職生的升學比例,也更明確了中職教育的就業導向。

今年5月公布的《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提出,取消高職招收中職畢業生比例限制,允許符合高考報名條件的往屆中職畢業生參加高職院校單獨考試招生。這意味著,中職生的升學大門被完全打開。

這會對中職教育產生怎麽樣的“蝴蝶效應”?如果大部分中職生選擇繼續升學,那以就業為主的辦學導向與辦學實際是否衝突?若中職教育轉變為升學為主,是否和普通高中的辦學功能、培養目標上出現重疊,進而“普高化”——這也成為業內關注和爭論的焦點。

就此,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和中職學校校長。

高職擴招將拉升中職吸引力?

據教育部統計,2018年全國中等職業教育(含技工學校,技工學校數據由2017年數據替代)共有學校1.03萬所,比上年減少331所;招生559.41萬人,比上年下降3.95%;在校生1551.84萬人,比上年下降2.55%。

中職教育規模“滑坡”並不是偶然現象。記者注意到,2012~2018年間,中職一直存在“雙減少”現象,即全國中職在校生總體規模持續減少,中職學校數和校均規模持續減少。

究其原因,吉林省職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於志晶分析,近10年來,普通初中在校生總體規模呈快速下降狀態,但普高在校生規模則呈相對穩定,換句話說,初中生源的“負增長”主要由中職“承接”了。此外,在適齡人口遞減背景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呈持續上升態勢,並對高中階段教育形成強大的拉動效應。但這種拉動效應在中職升學率較低的情況下,主要傳導給了普通高中,從而對中職規模發展形成了某種“抑製”效應。

“在‘少子化’的趨勢下,人們願意也有能力將更多的資源用於家庭成員特別是孩子的教育投資,教育投資由過去的義務型轉變為自主型多元型,並且對教育的預期也更高。”於志晶表示,從高中階段教育升入大學的普職兩條主要通道中,普通高中高考的錄取比率不斷提高,相當一部分地區已經達到90%以上,而中職升入高職的比例為35%左右、升入本科高校的比例僅為5%,所以,更多的學生在初中畢業後傾向進入升學機會更大的普通高中。

而此次高職擴招,取消了高職招收中職畢業生比例限制,且允許符合高考報名條件的往屆中職畢業生參加高職院校單獨考試招生。對此,河南駐馬店農業學校校長王新華認為,中職學校的招生將會有新突破。

王新華表示,以前由於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升入高職的計劃非常少,學校每年升學的比例不會超過20%。高職擴招以後,中職學校會在招生宣傳、新生入學教育等方面會大力宣傳國家的擴招政策,這對市縣級職業學校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招生規模穩步擴大,因為學生升學的願望可以得到滿足。尤其“對那些文化課成績不理想又渴望讀大學的學生和家長來講,選擇通過中職升入高職院校深造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高職擴招有可能改變社會對中職教育,乃至職業教育的看法。”在河南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副處長史文生看來,以往由於中職學生直接就業,社會及企業對職業教育的看法是以中職教育為主。高職擴招以後,中職畢業生大部分升入高職,社會和企業對職業教育的看法將主要放在高職上。而高職教育的培養質量較高,社會認可度較高,從而將使得整個職業教育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得到提升。

中職教育必將走向以升學為主?

當然,高職擴招的影響遠不於此。史文生認為,此前中職教育並不更多地鼓勵中職畢業生升學,而且在一些方面限制了中職學生繼續升學。而此次高職擴招取消了比例限制,可以讓更多中職畢業生繼續升學,讓中職學生成功成才的可能性大為增加。

在史文生看來,這也是學生、家長和社會發展的需求。隨著社會和產業發展,中職畢業生直接就業面臨一些新問題,一方面我國產業轉型,未來的產業發展需要更多的高技術技能人才,中職畢業生所掌握的技術技能已經不能很好地適應產業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興起與發展,基礎性的技能崗位逐步被機器人所取代,中職畢業生的適應性就業崗位將會越來越少。

“教育普及的層次隨著經濟發展會越來越高,從義務教育到高中段教育再走向普及高等教育,以前十四五歲就工作了,現在社會並不需要童工。另外家長也不急於讓孩子賺錢,更希望孩子在學校多學幾年,企業也更需要心智成熟、技能熟練的員工。”浙江衢州中等專業學校校長余雨生認為,中職教育發展到一定時期,必將走向以升學為主。

史文生告訴記者,在現實的情況中,目前中職畢業生的升學比例已經達到40%以上,個別地方達到60%以上。“中職教育內部比較一致的觀點是,中職畢業生繼續升學深造,是為了更好地就業。大部分的地方,把中職升學人數作為就業的人數來進行統計,這樣才有了中職就業率連年保持在96%以上。”

在余雨生看來,技工學院也在走升學路線,目前的技工學校大多在辦技師學院,生源自產自銷,而擴大中職升學也必然成為發展趨勢,並且“有一些技術技能人才‘宜早培養’‘宜長期培養’‘宜貫通培養’,如幼兒教師、護理,以中職為起點貫通培養更加符合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

對此,史文生也有同感。“文化知識需要積累,技術技能也需要積累,從技術技能人才成長的路徑來看,中職學生比普高學生在技能基礎方面有優勢。高職擴招給中職生技術積累提供了好的上升通道,更有利於他們經過高職學習後成為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他認為,中職生進入高職乃至應用型本科深造學習,可更好地學到新技術、新工藝、新規範,有利於更多地成為高技術技能人才,乃至成為大國工匠。

升學與就業是否衝突?

那在這種背景之下,高職擴招也促使我們對中等職業教育的定位進行新思考。

正如史文生所關注的,一方面如果中職教育繼續以就業為導向,那麽大部分中職學生並沒有就業,而是繼續升學了。我們將如何面對中職教育的辦學導向與辦學實際的不對應?另一方面,中職教育從以就業為主轉變成為以升學為主,和普通高中的辦學功能、培養目標上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重疊。我們將如何處理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的結構性關係?

在信陽航空職業學院理事長劉品生看來,從本質上,這個問題可歸結為中職教育的基礎性與職業性的關係問題,或者說是適應性與針對性的關係問題,“這個問題不能籠而統之地回答,而是要區別對待。以就業為導向本身沒有問題,區別在於直接就業,還是分階段的間接就業”。

“高質量就業有賴於更高質量升學,高質量升學能夠促進高質量就業。從中職人才培養目標來看,中職學校要努力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使之獲得更好的職業前景,中職宗旨就是服務發展,促進就業,而不是直接就業。但是,實現高質量升學是高質量就業競爭的主要指標之一。”余雨生認為,高質量升學和高質量就業可以統一於核心素養的培育。也就是說,能否實現高質量升學和高質量就業,主要看學生有沒有具備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王新華則一針見血地指出,就業依然是目前職業教育的辦學方向,“升學也是為了更好地就業,我們中等職業學校要做的就是深化教學改革,適應政策,調整教學計劃”。他認為,接下來中等職業學校要更加重視內涵建設和教學質量的提高,為學生升學打基礎,為高職高專選拔人才打基礎。同時要更加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和養成教育,盡快完成中等專業學校畢業生與普通高中畢業生在知識、文化等方面的相互融合提前對接。

“中職與高職之間‘高架橋’的搭建也會讓中職與高職在人才培養方面交流更多,聯繫更加密切,進而促使中職學校更加注重教育教學改革,努力實現中高職技能培養和理論教學的無縫對接。”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中等職業學校校長陳有鈞表示。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孫慶玲 梁國勝 來源:中國青年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