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你丟失的快遞去哪了?淪為被明碼標價的無主“快遞盲盒”

創投圈大小事,你都能盡在掌握

騰訊創業 | ID:qqchuangye

“賣的話你可以講這是快遞公司的盲盒,但不能說是哪家快遞公司。如果查出來了,那絕對是違規。”

本文來源 “新京報”(ID:bjnews_xjb),騰訊創業經授權後轉載。

作者 / 趙翔 杜佳冰 吳曉旋

編輯 / 滑璿

“無人認領‘快遞盲盒’,十元一件,可抽出MP3、手機、手錶,快來挑選!”

網友“迷路人亮子”發布了一則視頻,時間顯示為2020年4月10日,定位地點為山東臨沂:地攤上,一名戴著眼鏡的中年男子大聲吆喝。他的身後掛著一條紅色橫幅,寫著“狂甩網購積壓包裹,有手機、手錶、充電寶……等百萬商品,全部物超所值!”

一名男子蹲在地上挑中了一個快件,給了10元錢。大概因為盒子裡的東西不值錢,他拆盒後搖搖頭,離開了。

網友“迷路人亮子”發布的視頻,一個男人在售賣快遞盲盒。圖片/視頻截圖

盲盒是指裝有未知物品的盒子,購買者拆盒後才能看見裡面是什麽。“快遞盲盒”則是賣家將無人認領的快件當做盲盒出售,近年來,這種生意在線下、線上悄然興起。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市面上的“快遞盲盒”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商家自己購買、包裝,偽造成“快遞盲盒”出售。另一類是快遞站點將已經理賠或長期無人認領的快件進行處理,並對外出售。

在北京、廣東東莞,記者暗訪了多家快遞公司,在能否出售問題快件的問題上,部分工作人員表示願與記者“長期合作”。“放這兒公司也不處理,你們想要就出(賣)給你們。”一名快遞站點負責人說。

1

線下、線上的“快遞盲盒”生意

19歲的劉真(化名)就買過所謂的“快遞盲盒”。

2019年5月,河北保定某鄉鎮廟會的攤位前停了一輛麵包車,車裡堆滿了用膠帶封好的快遞盒。車前還有一張小桌,除了快遞盒,還擺著三部蘋果手機。

攤主是一名中年男子,說盒子裡都是無主快件,可能拆出手機、手錶、充電寶等,桌上擺的三部手機就是從盲盒裡開出來的。劉真感覺很新鮮,花10元錢挑了一個分量比較重的盒子,拆開後發現是一個廉價煙灰缸。

2020年7月,山東煙台人王明明(化名)也在小區樓下見過售賣無主快件的攤位,攤上大概有幾十個快遞盒,10元一個。她看見一個年輕女孩拆出一瓶香奈兒香水小樣,自己也買了兩個,拆開後發現是一管牙膏、一個筆筒。

據王明明觀察,2017年左右,山東開始出現這種售賣無主快件的攤位,在縣城、鄉鎮、城鄉結合部最為常見,攤主多為中年男子。他們在同一個地方賣幾天就會轉移場地,“因為大家上當一次就不買第二次了。”

除了線下,多家線上交易平台同樣出售“快遞盲盒”。

7月19日,新京報記者在閑魚、轉轉、淘寶、拚多多等網站搜索“無主福袋”“福袋盲盒”等關鍵詞後,閑魚出現約50個賣家,轉轉、淘寶、拚多多上也有少量賣家。店鋪中的商品配圖多為散落在地面、快遞架、蛇皮袋裡的快件,也有少量配圖為卡通福袋、表情包、賣家自製照片等。

7月19日,一家淘寶店鋪的商品主頁上寫著出售“快遞盲盒”。圖片/網頁截圖

這些盲盒的價格從0.05元到670元不等,一般情況下,3元以下的買家自付郵費,3元以上的賣家包郵。許多賣家打出“物超所值”之類的廣告語。一名賣家稱,“福袋中的物品價值可能達到幾百元、甚至幾千元,前幾天有人抽中了華為手機,今天早上有人抽中了蘋果11pro。”

一名售賣“無主福袋”的閑魚賣家告訴新京報記者,自己出售的是無主快件,由一名在河北石家莊經營菜鳥驛站的朋友供貨。因為一個月只能拿到5-20件,所以不能批量發貨。至於30元包郵的價格,賣家稱其中10元為運費,另外20元由供貨的朋友與自己均分,各拿10元。

7月17日,新京報記者在閑魚購買了10元、25元兩件“快遞盲盒”。兩名賣家均表示,盲盒是從快遞站收購的或由快遞站代理發貨。

記者收貨後發現,兩個盲盒外包裝嶄新,盒外均只有一張面單。其中10元的盲盒發自浙江義烏,盒子裡是一條笑臉手鏈、一條魚尾項鏈;25元的盲盒發自江蘇揚州,是一件化纖材質的加大碼男士西裝,吊牌上未顯示價格。

新京報記者從10元“快遞盲盒”內拆出的笑臉手鏈、魚尾項鏈。實習生 吳曉旋 攝

2

難以長期保存的問題快件

7月18日至22日,新京報記者暗訪多家快遞公司、快遞站點發現,倉庫內確實存在問題快件。它們大致分為兩類:要麽是打不通收寄件人電話或長期無人來取的快件;要麽是快件外包裝破損或運單破損,無法聯繫到收寄件人,或收寄件人因為破損拒絕簽收。

“如果買家聯繫不上,賣家又不願意承擔退回運費,它就很可能積壓下來變成問題快件。”廣東省東莞市的一名中通快遞工作人員說,這樣的問題快件數量很大。

7月18日,新京報記者來到某快遞公司位於北京市通州區的一家站點。在一個鐵皮倉柯瑞,有一間幾平方米的辦公室,窗戶上貼著“問題部”三個字。辦公室內的桌上、地上散落著大大小小的快遞盒,一直延伸到門外的倉庫貨架上。記者粗略估算,大約有幾百個。

7月18日,肖實辦公室外堆放的問題快件。

實習生 杜佳冰 攝

問題部負責人肖實(化名)說,這些快件都是“問題件”,其中的物品包括食品、日用品、衣物、數位產品等,“凡是能快遞的東西這裡都有”。肖實桌上擺了一部手機,他說是剛從一個問題快件中拆出來的。記者腳邊放著一個破損的箱子,四顆被踩爛的李子從縫裡露了出來。

依據圓通快遞北京某站點問題件負責人馬可(化名)的經驗,問題快件中偶爾會有數位產品、家電等,但主要是低價值的衣物、食物、洗護用品、日用品等,“不會超過十幾二十塊錢”。因為如果是貴重物品,收寄件人多會及時查看物流信息,一旦出現問題會及時跟進,所以較少丟失。

對於問題快件的處理流程,肖實稱會由問題部統一拆包、拍照、登記,並在電腦系統裡存檔管理。“如果有收件人丟了快件,可以到這裡查找,找到了就還給人家;找不到,確認丟失,公司就會照價賠償。”肖實說,有人接受理賠後丟失件又找到了,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人不會再要原來的快件,只能堆在問題部。

多名快遞從業人員表示,問題快件中,由快遞公司或派件員個人理賠的情況較多,真正無人認領的情況偏少。“我們這裡每個月理賠問題件的費用就要一萬多元。”馬可說。

在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劉俊海看來,快遞公司或派件員理賠過的快件歸理賠人所有,只要保護好原收寄件人隱私,理賠人可以自行處理。與之相對,如果無法投遞且無法寄回的快件沒有理賠,就屬於法律意義上的無主快件。

依據國家郵政局2014年《無法投遞又無法退回快件管理規定》(下稱《無主快件管理規定》),對於無主快件,快遞企業應當安排專門的場地保管,保管期限自登記之日起不少於一年。

新京報記者暗訪的多家快遞站點表示,處理問題快件時,不會特意區分是否已經理賠;而且出於場地有限、物品不易保管等原因,多數站點只會對問題快件保存一兩個月。

7月22日,某快遞站點的貨架上堆放著拒收快件、問題快件等。實習生 杜佳冰 攝

比如肖實所在的站點,問題部只有幾平方米,問題快件卻越積越多,尤其是“6·18”“雙十一”等促銷活動後。現在倉柯瑞的問題快件“不止幾百件”,公司並不負責處理。

為此,肖實不得不自行處理部分快件:生鮮食品,放壞了就扔掉;日用品,能用的用一些,實在沒用的也要扔掉。“上個月,一個快件裡拆出一個大音箱,把經理叫過來一看,說車間正好缺個音箱,就拿去放音樂了。”

馬可所在的站點,是唯一表示會把未理賠的無主快件保存一年的站點。“我們總部定的追訴期是一年,快件寄送一年內發生問題需要賠償,所以要等追訴期滿才能處理。”馬可說,一年後,“上面不會再來要,就都扔了。”

3

多家快遞公司對外出售問題快件

依據《無主快件管理規定》,無主快件一年保管期滿後,信件以外的快件可由快遞企業開拆處理;其中可變賣的物品,可交相關部門收購變賣,扣除快遞公司處理費用後,收入統一上繳國庫。

在新京報記者採訪的多名快遞從業人員中,有兩名公關部人員表示知道上述規定;其他多數受訪者未提及這項規定,也不知道“相關部門”是哪個部門。但多名快遞從業人員稱,他們會出售問題快件並將變賣所得交給公司,沒人提到上繳國庫。

為此,自8月4日起,新京報記者多次致電國家郵政管理局政策法規司,希望了解與此規定相關的具體情況。該司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回應需與市場監管司商榷,截至發稿未作回應。

7月18日,新京報記者向肖實提出回收部分問題快件做盲盒生意,肖實表示可以代表公司與記者長期“合作”,還可以簽合約。“賣的話你可以講這是快遞公司的盲盒,但不能說是哪家快遞公司。如果查出來了,那絕對是違規。”肖實稱,具體合作事宜還要請示領導,不過“應該沒啥問題,就是走個流程”。

7月22日,百世快遞北京某分部負責人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可以批量出售已做理賠的快件和一個月內無人查找的無主快件,但隻出售快遞盒中的物品,不出售原包裝。這名負責人說,每個月,站點會有不到100件問題快件,“如果再有我可以記下來,多的話通知你們來收。”

關於問題快件的回收價格,肖實稱,因為做過拆包登記,所以會以電商平台上商品價格的50%出售。

7月18日,肖實辦公桌上的問題快件。

實習生 杜佳冰 攝

但在閑魚,多名自稱與快遞公司合作的賣家表示,不論盒內商品價值多少,統一定價批量出售無主快件。

7月17日,一名閑魚賣家告訴新京報記者,在北京市東城區的一些快遞站,他可以花500元買到100多個無主快件,有時甚至可以買到200個。“發快遞時可以讓快遞員代發或者和快遞公司合作。如果寄件量夠多,發一個快遞大概3塊錢。”這名賣家稱,他花500元收購的無主快件全部賣出後,可以賺到1000元左右。

另一閑魚賣家表示,自己與快遞站長期合作,以每件13元的價格拿貨。快遞站還能幫忙直接發貨。“無需囤貨,無需快遞費,零成本便可賺錢。”

7月19日,一名閑魚賣家與新京報記者的微信聊天記錄。圖片/網頁截圖

此外,多名快遞從業人員提示,如果購買無主快件是為了再次銷售,一定要處理原快遞盒面單上的收件人信息。肖實說,收件人姓名、電話、住址等一定要保密,最好遮住或塗掉,否則會被罰款甚至承擔刑事責任。

兩名在閑魚出售無主快件的賣家也表示,出售時會把原快遞盒扔掉,重新打包後再寄出。“快遞站的人會把面單上的信息撕掉,然後才賣給我們。”一名閑魚賣家說。

據北京日報報導,記者曾從一名網絡商家處購買10個無主快件,每個快件上都能清晰看到原快件收件人的姓名、地址、電話等信息。

7月18日,一名閑魚賣家告訴新京報記者,不會處理原快遞盒外的面單。“在原有基礎上直接包一個快遞袋就行了,一個個處理太麻煩。”

劉俊海對此表示,出售問題快件時如果不處理原收寄件人信息,屬於侵犯個人隱私;嚴重的話,還可能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4

問題快件的內部拍賣會

除了對外出售問題快件,也有快遞公司會對內銷售。

7月21日,中通快遞北京某轉運中心員工李明(化名)告訴新京報記者,天津、河北、山東等周邊地區的問題快件都會拉到這裡,“基本上一個月一次,每次都有一兩輛半掛(卡車)。”

李明說,這些問題快件都是經過理賠或無人認領的,在員工宿舍區卸貨後,會由公司監察部統一管理並對內售賣。

李明有時也會買幾件自用,多是些手紙、洗潔精、洗衣液之類的物品,“好東西都被前面的保安、卸車的挑走了”。東西比外面便宜,李明最近一次買了十幾瓶洗衣液,只要七八十塊。他說因為都是些不太值錢的東西,一般不會有人拿出去賣。

申通快遞北京某轉運中心員工郭禾(化名)沒買過這類問題快件,但他說公司會不定期舉行問題快件拍賣會。

郭禾說,拍賣會只有內部員工才能參加,公司有專人負責拍賣管理、物品定價和收款入账。參與拍賣的問題快件分兩類,一類是快遞盒有破損的,會把包裝拆開,隻出售盒內物品;一類是快遞盒完好的,會帶著包裝一起賣,員工要靠盒子外的面單判斷裡面裝了什麽。一般來說,參與拍賣的都是衣物、日用品等,“看著不值錢”,定價也不高。

7月22日,順豐快遞北京某站點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前幾年,公司總部舉辦過一次無主快件拍賣會,所有快件都會拆箱,明碼標價出售,“還賣過電視機”。

8月7日,新京報記者先後致電中通快遞、申通快遞、百世快遞、順豐快遞的公關部門,詢問上述問題快件的對外、對內銷售行為。截至發稿,百世快遞、順豐快遞均表示知曉國家郵政管理局的相關規定,但未對問題快件交易行為作出回應;中通快遞、申通快遞未做回應。

5

賣家購買、包裝商品

冒充“快遞盲盒”

雖然有人出售問題快件,但並非所有“快遞盲盒”都來自快遞公司。

劉真說,自己在廟會攤位上買的“快遞盲盒”一點都不像無主快件,盒子嶄新,外面也沒有面單。

王明明也觀察了小區樓下的“快遞盲盒”攤位,幾十個嶄新的快遞盒外貼著面單,“收貨人大部分重名,收貨地址都在山東臨沂”。事後回想,她認為老闆很可能是在騙人。

對此,一些在網上售賣“快遞盲盒”的賣家表示,無主快件只是一種行銷方式、一個噱頭,盒子裡的商品實際是自己購買、包裝、發貨的。

7月19日,一名山東青島淘寶賣家的商品頁面寫著“全新快遞盲盒福袋無拆封”,商品月銷量1706件,有516人收藏。“詳情”頁的8張配圖中,有的是物流倉庫,有的是整齊擺放著快遞盒的小型快遞網點。圖片裡,貨架邊的工作人員穿著工服,面單信息和工服上的公司名稱做了模糊處理。

新京報記者聯繫這名賣家時,店鋪彈出自動回復“自家包裝,正規渠道採購,並非別人丟失遺棄的快件”。此後,人工客服再次確認店內商品不是無主快件,只是有些用舊快遞盒包裝。

7月19日,一名閑魚賣家與新京報記者的聊天記錄。圖片/網頁截圖

同日,一名售賣“無主福袋”的閑魚賣家稱,店內商品都是自己買來的,只是打了無主快件的旗號。為保證盲盒的驚喜感,他會購買、包裝價值不同的商品,“有同價值的,有差價大一點的,也有極個別超值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